谢之光先生早年从事年画创作,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的月份牌年画家。谢之光以仕女为主要题材的月份牌绘画,不同于一般的擦笔敷彩偏甜的画法,而是以水彩加线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他的淡雅透逸的风致。 (图为谢之光为“南洋”、“福昌”两家烟厂设计的月份牌广告) 谢之光曾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期从事卷烟月份牌广告画创作,名声之大可谓响彻上海广告界;他“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近现代艺术家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不断的实践创作,使其审美意趣得以增强,绘画技巧不断提升,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他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启了月份牌画的笔墨范式,也拓展出了全新的艺术语言。 之光先生有很好的素描基础和色彩素养,加上他在艺术上的卓见胆识,决定了他创作不同画种和形式时都不落俗套,而各呈风采。当他转入中国水墨画创作之后,更突出了自己的艺术气质与个性特征。 之光先生少时先后师从周慕桥、张聿光习人物画和西画,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度从事舞台布景和商业广告画,名噪一时。30年代初期他开始接触中国画,早年喜爱任颐画风,并广为吸取众长,自青藤、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至钱瘦铁诸家,对他都深有影响。 从谢之光的花鸟、走兽、山水等系列画作中,尚能见到这些前辈艺术的精神与痕迹。之光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艺术的造诣,同时又是一位敢想敢闯的创造型的艺术家。在中国画画坛上,谢之光是一位闪烁异彩的大手笔,由于他在中西绘画上都有坚实的根基,从中国传统文人画领域中,他勇于开拓新路和突破难题,从表现技法和形式中,他不拘故常和成规,而能变化出新。
谢之光 《叫爷爷识字》(上海中国画院藏) 之光先生于70岁后,创作则以大写意山水、花鸟为重点,艺术上更是昂扬投入,而进入他的高峰期,家人说他作起画来“如疯如狂”。充满着情与力。他每见古书画精品或当着熟人面作画时,往往要激动地高声说:“凶!凶……!”作为助兴和感叹,自然地流露着这位艺术家的赤子之心。 晚年谢之光艺术上更豪放,表现力更自由自在,大写的笔姿、墨韵、彩味确是达到“凶”的力度。有知友戏说:“之光落笔就像人来疯。”这也有如古人对艺术表现的特殊境界之描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毛诗序》) 之光老人的画幅中正是活生生地跃动着作者的真情和童趣。为求特殊效果,他作画时随兴所至而不择手段,他可以随手利用指头、手掌或是纸团、竹筷或是将水墨倾泼纸上等等,以增情趣。谢老厚重拙朴之画风自有天真自然的味道。 之光老人的写意水墨,自出新意,他善于处理浓淡枯湿、虚实变化冷热色的关系。焦墨、宿墨与淋漓水晕、淡彩的结合尤为巧妙,尤其是晚期的许多山水画作,更是饶有异趣,是画家丘壑成于胸中,而悟发于笔墨的结晶,凝重与空灵兼具,显出前人所没有的境地。 ![]() 谢之光(右二)与唐云、程十发、朱梅村、王个簃等画师一同创作合作画 谢之光作品欣赏 ![]() 谢之光《校外辅导员》上海中国画院藏 ![]() 谢之光《大庆人》上海中国画院藏 ![]() 谢之光《春满豫园》上海中国画院藏 ![]() 谢之光《水到渠成》上海中国画院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