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有九子

 谦榕 2016-05-26
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杨慎的《升庵集》、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本文主要以年份偏老并已经被后人整理成书的《中国吉祥图说》来了解具体是哪九子。


  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老二睚眦(yá zì)

  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


  性格好斗,平生嗜杀,动不动就刺刀见红,作为“优秀打手”,垄断了钢刀上的环、柄以及吞口。人们笃信, 有这家伙护佑,必能在沙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老三嘲风(cháo fēng)

  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这个酷似野兽的家伙是个“满街腿儿”,有个非常古怪的爱好,喜欢登高爬险,满世界张望。

  这类“特殊人才”,也可派上大用场,他被古代建筑师相中,安排到宏伟殿堂的飞檐上。

  皇宫寺院飞檐上的走兽,就是嘲风,不仅象征吉祥和威严,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神气力量。

  老四蒲牢(pú láo)

  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其遗像。


  他长得最像父亲,身体盘绕,意气风发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旦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老五狻猊(suān ní)

  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


  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

  老六赑屃(bìxì)

  又叫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足是其遗像。


  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老七狴犴(bì'àn)

  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


  又名“宪章”,形似猛虎。狴犴天生就是“大法官”的材料,他仗义执言,明辨是非,眼睛里不揉沙子,谁也甭想跟他拉关系、套近乎。再加上它正义凛然的亲民外表,谁都对他敬畏三分。

  难怪监狱门楣和公堂的“肃静牌”、 “回避牌”上,处处都有他虎视眈眈的眼睛——公生明,廉生威呀!

  老八负屃(fù xì)

  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遗像。


  他长得也很像父亲,负屃则迷恋诗词歌赋、文章书法,他是兄弟九个当中的 “秀才”。

  既然和文学艺术亲近,负屃便甘愿化做优美、典雅的图案去衬托世间的文学精品。他往往盘绕在木刻、石碑两侧,成为装点锦绣文章的图腾。


  龙子中的“老疙瘩”。他是一种鱼形的龙。《太平御览》中说:“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所谓“鱼虬”,就是螭吻的“曾用名”。

  螭吻水性极好,且有镇邪避火的功效。佛教,将他安插在雨神宝座下,据说,可以灭火。民间将他作为“吞脊兽”,安在屋脊两头,以期消灾灭火。

  另外,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饕餮、貔貅、犼、麒麟也被认为是龙子,但常规的龙之九子说法中并不将其包含在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