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漳美文】故乡的河

 不能割舍的爱 2016-05-26



一直以来,关于这条河的故事,是父亲记忆中最为自豪的人生章节。他自以为是开凿这条大河的功臣之一。一生都与土地为伴的父亲认为,这是他几十年人生一路走来唯一值得夸耀的功绩。


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候父亲还年轻,年轻的父亲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起,加入了挖河的队伍。他们分村包段,分组作业,不分白天夜晚地赶工期。为了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挖土方的任务,担着担子的父亲常常一路小跑地运土,回来时箩筐是空的,他就趁机边走边打个盹,一天天下来,繁重的劳动后,人们只能倒在泥泞的河床上小睡一会,冲锋号一响,他们就爬起来接着干活。成千上万的挖河人从河底到河岸,来来回回上上下下,是父亲记忆里最为壮阔的画面。看着渐渐开阔的河道,父亲以及所有的挖河人脸上绽放了花一样美的笑容。我只能从想像里,体味着当年父辈们热闹的劳动场景。


在父亲的眼里,现在的年轻人太缺乏当年的艰苦创业精神,不务实,怕吃苦,甚至爱慕虚荣。那条河,那段父亲经历的辉煌时代,正好成为教育子女的榜样。以至于后来许多年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这几个孩子一旦有谁遇到困难的时候,父亲会说,要拿出挖河的精神来,这点困难算啥。


父辈们创造了大河,也受益于大河。多年来,有了大河,我们那一片村庄的农田土肥苗壮,旱涝保收。


随着人们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年轻人相继外出打工,一些土地闲置,曾经丰饶的大河两岸,开始荒芜。河道渐渐变窄,河里的淤泥越积越厚。河水从之前的汹涌澎湃,瘦成了一条溪流。


几年前,再回故乡,那条大河几乎干涸,与大河一同老去的父亲却多次徒步河边,望着远去的大河,像没看护好庄稼的稻草人一样,弓腰驼背,黯然神伤。

他一遍遍回忆遍洒青春汗水的年代,他万分感慨那些热血当歌的年轻人们,喊着号子,肩背手扛的伙伴们,一个一个,竟都慢慢苍老,有的已经深埋在大河两岸。言辞中,父亲当年的骄傲已荡然无存。他不明白,上一辈人挥汗如雨付出青春的宏大工程,竟然在几十年光阴里,不知不觉地失去了意义,他一贯坚守的信念,也在黑发变白间悄然陷落。


这几年,三次中风,走路不便的父亲很少走出村庄,更无法徒步抵达承载他梦想的大河。从他口中,再也听不到想当年的故事。不知道是他已经忘却,还是他不愿意再提及。他更喜欢陪着小孙子看漫长的动画片,或者跌跌撞撞地钻进鸡窝里掏鸡蛋,然后双手举过头顶,像是自己生的一样献给我的母亲。


就在上周,我开车回故乡,妹妹从高速口接到我。在她的引领下,我走上了一条开满鲜花的路,那是一条从城里到我的村庄的捷径。开过一座桥时,才发现我们行走的路是一条大河的河堤。妹妹告诉我说,这就是父亲常说的那条大河,现在已经重新开发,河里打了24眼井不停地抽水循环,再过几天,我们从城里回家,就可以坐船了。


看着平整的路面向着远处延伸,河岸的鲜花丛中蝴蝶飞舞,两旁的路灯,垂柳,凉亭里悠然垂钓的人,还有正在侍弄花草的园丁……我想到了父亲。


父辈们亲手开凿的大河,在沉寂经年后,已然苏醒并重新焕发青春,人们在这里休闲,娱乐,赏花观景。两边的村庄也因此得以开发,充满活力。道路通达,经济复苏,人们离现代文明越来越近。可是谁又能记起,这条大河最原始的模样。那些初始的挖掘者们流下的汗水,以及深嵌河底的足迹,将永远被今天的繁花似锦所掩埋。


大河重生了,父亲却老了。


那天,我开车拉着父亲来到大河堤岸上,父亲吃惊地看着他曾亲手挖出的大河说,和我梦见的大河一样,就是这样的。他有些羞涩地伸出手来,抚摸着岸边的绿柳,口中喃喃着,我们那时候,怎么没有想到种柳啊!这河堤成了公路,能通城里了,真好。


父亲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大河说,我在这个地方包的土方,一挖就是三年。这河,早先是我们挖的,今天,它终于又活了……


听着这些熟悉的话语,看着挺直腰板的父亲,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晶莹的泪花。


我的父亲!我故乡的河!




作者简介:孔庆先,邯郸著名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