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读绘本?看别人列书单不如学会怎么选书!

 牛妈彭小蹦 2020-06-17


今天和大家聊一个上周就预告给大家的话题——如何选绘本。作为一个具有学霸精神(其实从没当过学霸)的我,唯一能说得出口的就是,我爱读书!

爱读书所以会抓住一切缝隙的时间看书,比如出门背着可以随身带书的包包,在送孩子上兴趣班时、孩子们睡了后、奶娃哄娃……一切有条件的时候。

我们家每个房间都有读书的角落,随时可以为孩子们读书,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至今已为孩子们读了千来本绘本(但量不是重点)

为孩子们创作绘本是牛妈努力的方向,但愿在时机成熟时为孩子们带来福利!

今天是一篇纯文字的干货,希望大家耐心的慢慢读完。

篇一律的书单?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看完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助你认识“为何要读书”,了解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如何选书,总之,从今天开始,希望我们对读书少一些焦虑多一份美好。

1

究竟为何要读绘本?这对选书、读书都很重要

不是说孩子很难记住五岁之前的事吗,书读了也未必记得住,那为什么要给孩子读书?教孩子识字、读拼音,算算术不是更好?

1、感受快乐,种下幸福的种子

我们的确很少记得五岁之前的事情,但是绘本不是用来学习知识,它和我们倡导的母乳一样,不仅仅为了营养!

父母给孩子读绘本时用到的丰富语言、看到的那些美丽画面,让孩子感受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一切都会长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她可能不被清晰的表述出来,却成为了孩子身体的一部分!


(图为mini11个月时,和爸爸一起读她最爱的书《噗噗噗》)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吉姆.崔利斯(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

2、语言启蒙 

在上周,牛妈很详细的介绍了孩子是如何学会语言的(戳这里,可阅读),其中提到,做什么之前都唠唠叨叨的妈妈,更容易让孩子学会语言。而绘本正是增加了妈妈们唠叨的工具,这种“唠叨”有画面感、有整体感。

3、  绘本是父母和孩子更了解彼此的桥梁

绘本能让父母再次融入到孩子的世界,找回已经遗忘的童趣和童真,举个栗子:在昨天推荐的《开心的日常生活历险记》里,描述的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小事,而这些事,很多时候,容易被成人忽略,觉得“毫不起眼,没什么好说的”。直到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才发现,原来这就是孩子们的世界。

与此同时,孩子也在借助绘本向父母表达,一岁的孩子,每天都是吃喝拉撒睡,他们每天做的就是拉㞎、睡觉、吃饭和玩,这正是他们想要表达的!如果婴儿有朋友圈(戳这里可以看婴儿朋友圈),他们说的不就是这些吗?


(图为mini一岁1个月,自己在翻绘本,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这位童鞋,书倒了你造吗?)

“图画书应该是一座桥梁,让大人通过图画书向婴儿说话,或通过亲子间的交谈,让大人与孩子都感受到对方的爱。”

————日本松居直先生

4、每一次共读都是一次体会的过程,好的故事,能让原本的生活得到还原,让孩子找到情感的出口和入口

情绪分为感受、表达和控制三个方面,而孩子并不能天生就知道怎么去做。

先举个栗子:在一个托儿所,一个刚入园不久两岁的孩子。有一天摔了一跤,不管老师怎么安抚,他也没法平复心情,哇哇大哭!

直到后来,老师拿两个玩偶,一个自称那个孩子,一个称老师,首先是“孩子玩偶”摔跤了,然后和他一样哭了,这个时候“老师玩偶”过来安抚他,并找来电话,让“孩子玩偶”打电话给父母,并假装通电话。

就这么奇迹般的,孩子的情绪得到了彻底的安抚,转而平静的玩耍了。

神马情况?孩子是如何得到安抚的?其实,孩子并不是真的摔痛了,而是因为她还小,无法正确的面对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也就更不知道怎么控制情绪了。当老师还原整个事情,让孩子作为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的时候,她就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感受,并得到了有效的处理。

孩子如此,其实成年人也常常如此,旁观者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故事力,对每个人都很必要。(用别人的故事可以治愈你,一样的道理)


 

“在亲密依偎在一起阅读图画书时,大人和孩子一起迈入想象的空间。大人越过了自己与孩子相隔的岁月,越过了孩子与自己日常生活的界限,借助艺术的翅膀,给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现实感”。

——美国学者斯皮茨

2

如何选书?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站在琳琅满目的童书面前,是不是常常很发愁?

1、愉悦是第一标准

虽然读绘本有这么多好处,但必须抛弃一切功力的想法,对读绘本来说,愉悦是整个过程最重要的标准,这一切今天看似没用,却能奠定一生阅读的基础。

那怎样的书孩子喜欢呢?这个没有完全绝对的标准,必须结合孩子的特点,成长的背景,年龄段……大致来讲:

第一、  书内容贴近生活、内容有吸引力、画风符合孩童审美特点的书。

例如荷兰作家布鲁纳的作品《米菲》,画风简单,没有太多背景,且基本是正面脸,一些生活日常,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第二、  整个阅读的感受很有趣

比如书的设计很好玩,例如我之前推荐的《猜猜我是谁》洞洞书系列,通过躲猫猫增强书的互动感;



比如经典的《好饿的毛毛虫》,一条好饿的毛毛虫穿过书页


第三、  符合孩子年龄段当下兴趣爱好的书,比如到了四五岁的孩子,对科普类的书产生兴趣。

例如小潘潘在四岁多很爱的一本《可爱的身体》(日本作家七尾纯和小林雅子作品)


第四、  能激发想象力的书

比如我给大家推荐过的《噼里啪啦》、比利时作家西纳顿的作品《超级想象力》、莫 威廉斯的《小猪小象》《别让鸽子开巴士》,还有我家哥哥超级爱的大卫·威斯纳藉《三只小猪》……用超级想象力给孩子们编制了一个丰富、充满想象的世界!


(图为大卫·威斯纳藉《三只小猪》

2、要不要有内涵?

书可以很有内涵,但不是必须有的!

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选书,也不要在每一个故事讲完后,和孩子讨论出大道理,破坏读书的愉悦感。孩子如果喜欢,自然就会和你多沟通,多交流,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法国作者顾旦《乔比的生活故事》这套书


多年前第一次读的时候,我真的很不明白,孩子为何爱,因为在我看来,什么也没讲啊!可是这就是低龄孩子最爱的书之一,画风简单,明了,色彩鲜艳,并且包含简单的情节,从一岁到三岁的孩子都爱。

一本书,不同人(你和孩子)不同时间,读起来都会有不同感受,例如《活了一百万年的猫》,这本书很少有孩子能看懂,第一次给我儿子讲的时候,他觉得非常好玩!直到现在,他能讲出更多不同的感受,所以反反复复去读经典之作是很有必要的。

德国作者达妮拉·库洛特《搬过来,搬过去》

讲的是一个关于婚姻的大道理,孩子肯定没法懂,但是他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得乐趣,并隐约的感受到和他人相处的感受。

3、那种幻想派天马行空的书,意义在哪里?

表面上看天马行空,但一本好书并非是只有想象而没有逻辑!虽然形式上看起来不着边际,但也并不是毫无章法。

汤米温格尔的《月亮先生》

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住在天上的月亮先生看到地球上的人们快乐多彩的生活,非常羡慕,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抓着彗星的尾巴来到了地球,于是,开始了一次曲折的冒险,这个过程中,月亮先生学会了接纳别人,也学会了接纳自己。

 
(图为埃尔维杜莱的《点点点》)真的佩服作者超强的想象力!

这种影响其实是不具体的,孩子说不出所以然,并不能像我们一样可以写一个读书PPT分享读书感悟,对孩子来说,所有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一点一滴的,所谓教养,正是如此。

4、要符合审美观,提升孩子审美品质的书

不要买这种毫无画面美感的书:

 

曾经有个妈妈跟我说,因为他从小生活在北方,几乎很少看到水和船,更别说莲花了,但是一到夏天,能听到各种鸟鸣声,昆虫的叫声,这些都在儿时的记忆力,非常深刻。

一本好书既能完美的呈现现实中的世界,又能让你充满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

 

3

各年龄段的孩子,如何选书?

1、一岁的宝宝绘本怎么选?

半岁之后的宝宝,就可以开始给他读绘本。

这个年龄段主要是通过互动建立事物和语言的联系,因此很多父母会买一些认知画和书,教孩子识别东西。这么做当然也是可以的,但仅仅做这些,就太局限了。

这个过程其实和喂母乳是一样一样的,满足的不仅仅是营养的需要,更多的是精神满足!

①  让孩子感受到丰富的语言而带来的心灵美感;

②  让母亲与孩子心灵有交流;

③  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信赖、安全和爱护!

所以,这个时候,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书,有美感的书,都可以给孩子读,重点是交流而非内容。

比如,在一岁之前,mini最爱的书《噗噗噗》,日本松居直先生的作品

 

这本书并没限定给几岁孩子看,坦白说,一开始我完全看不懂。几乎没有字,只有噗、啪、啊呜、轰……图形构造简单。


Mini在10个月就表现出对这本书的偏爱,那会因为还不会讲话,他爸爸好几次换了其它书,她都摇头摆手的急了,我猜她在找这本书,给她就立马破涕为笑。直到一岁之后,自己还常常翻来读,一边翻一边说噗噗噗,口水四溅啊。

当然如果一定要推荐的话,布鲁纳的《米菲》,佐佐木洋子的小熊系列这类图形简单、没有复杂背景、颜色鲜明的书,往往容易得到孩子的青睐。

(图为 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插图)

(图为 佐佐木洋子的《小熊绘本》插图)

例如《蹦》这本书


很简单,就一个字,孩子一听就哈哈大笑。

2、两岁的孩子怎么选?

一岁之后,宝宝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提升,1岁到1岁半,这是孩子从接收信息阶段到表达阶段的过渡期,而2岁的宝宝已经有了很不错的语言能力。

这个阶段有三类书会受到孩子的喜欢:

①和生活贴近相关的绘本

如,前面提到的《乔比的生活故事》《开心的日常生活历险记》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小鸡球球成长系列》

 
(图为《小鸡球球》成长系列绘本)

②比如认知类图书 

《Where Is Baby’s Belly Button?》是mini的最爱

日本作家林明子的作品《小手手,出来了》

 

③另外一些儿歌,朗朗上口的古诗,比如之前推荐过的东方娃娃婴儿系列套装书里面的《拔呀拔呀拔萝卜》,mini很喜欢,说这几个字都是唱的。

 

 三岁以上孩子怎么选?

三岁以上的孩子的语言成熟,想象力丰富,性格呈现出一定特点了,这个阶段可读的书就越来越多了,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带任何功利,但凡能能给他带来力量的,愉悦的、能够吸引他有艺术美感的、能激发他探索欲望和兴趣的书,都可以看。

 

图为美国作者斯凯瑞的《忙忙碌碌镇》是哥哥小潘潘五岁的时候特喜爱的书

例如,有一段时间,哥哥小潘潘非常喜欢百科类的书,于是我就开始给他挑选各种科普类童书,甚至有一段时间他特别喜欢兵器,于是,我给他买了一本《武器百科》书,他因为着迷,从中学到了各种武器发展史,在他同学面前说的头头是道,并且因为这本书,他还不知不觉学会了很多生字,这就是兴趣带来的动力!

有一段时间,他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动不动说我跟谁不是好朋友了,于是我给他买了一套《弗洛格的成长故事》,还有《不一样的卡梅拉》从三岁到四岁,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讲一次,孩子对里面的每个人物都非常感兴趣。这些书我自己也是非常喜爱。

(图为《弗洛格的成长故事》


(图为《不一样的卡梅拉》)

从《忙忙碌碌小镇》感受缤纷的世界,在《不要让鸽子开巴士》里读到了幽默,在《和朋友们一起想办法》里激发了探索的欲望,和《小兔汤姆》一起成长,与《疯狂的校车》狂想,一起《在森林里》玩耍……感谢那些陪伴孩子成长的好书!

 

(玛莉·荷·艾斯的《在森林里》)

4

你的一些疑问

1、  孩子咬书怎么办

尽量选择大豆油墨印染、边角不会刮伤宝宝的书,但是书毕竟不是用来吃的,读书的时候给他一个磨牙饼或者咬咬乐试试看。

2、  孩子喜欢撕书怎么办?

我的观点是,两岁之前的孩子撕书,就给一些纸让他去撕吧,书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书。

但是两岁之后,如果孩子还是很喜欢撕书,就陪她一起玩,注意不要玩书,不要让他认为书是可以撕的,但是废旧的报纸是可以撕的。

一旦孩子撕书,坚决的说不可以,然后就拿走,换成报纸之类的。

三岁之后,可以很好的沟通了后,再去做引导。

3、  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坚持读,不勉强!减少环境的干扰,例如电视手机等。

4、  孩子只喜欢某本书,不肯接受其它书。

如果宝宝在一岁之前经常看某本书,他可能就会有偏爱某本书。

喜欢就读这本,没关系,多读几次会有不同收获,过些时间,孩子就会对新书表现出兴趣了,耐心陪伴就好。

5、布书和洗澡书,有没有必要选?

当然可以,不过这些其实是属于玩具范畴,半岁之前是可以选的,练习抓握能力,有些布书会发出一些滋滋响声,也可以给宝宝一些信息的刺激。但半岁之后就没必要选布书了,至今为止并没有发现哪款布书很好的融合了绘本的能力。

6、我很难把握孩子需求,也没时间去找书,怎么办?

那就简单粗暴,看名家之作,经典好书,(不是畅销榜哦),例如“国家安徒生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美国凯迪克奖”、“德国绘本大奖”、“日本图画书日本奖”,搜索这些奖项的获奖绘本。

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

亲子读书,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亲子,因此,愉悦最重要,读给孩子听而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东西,它是你和孩子之前心灵交互的过程,虽然我们看不见当下有何明显的变化,但这就是幸福的种子,是一生阅读的基础。

今天的文章篇幅不能再长了,有关如何读绘本有需要的话,今后再聊。今天文章的次条,给大家推荐了一个牛妈的好朋友,原新东方的一名老师,她可以在如何教大家读英文绘本上提出更好的指导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