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

 方略书院 2016-05-26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钱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杨绛《我们仨》)   



今日,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去世,享年105岁。

从今天起,我们真的只能怀念“我们仨”了。


与普通男人被称之为先生不同,能称为“先生”的女士都不是普通的,须有大学问、有风骨、是真正的读书人。


生平

        杨绛本名季康,江苏无锡人。1911 年 7 月 17 日生于北京。系出名

门,书香世家。她是杨荫杭的女儿,杨荫榆的侄女。杨荫杭和杨荫

榆兄妹是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由此可知,此女来头很大,非泛泛

之辈也。


杨绛先生虽是钱钟书的夫人,但并非依托在丈夫盛名之下的寻常妻子,自身的成就也丝毫不低。

作为作家,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作为翻译大家,还翻译了《唐吉可德》等巨作,并从2001年起,杨绛将个人稿费捐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到2014年已累计捐款一千多万元。



杨绛先生书法


先生的逝世,虽然和大家一样心情沉重。

但是也要将一本还未曾面世的书,介绍给大家。


《钱钟书传》,一本杨绛先生作序,刚出版未曾面世就被化浆的书


关于本书


杨绛先生作序


本书是目前最详尽的一部钱锺书传。1998年钱锺书仙逝,故人凋零不胜悲怀,身居海外的汤晏更加追念这位中国“当代第一鸿儒”。为了实现20年前:“我要为钱锺书立传”的私愿,汤晏决心为钱锺书写一部“可靠的生动的传记”。他以“取材严谨,行文简洁”为写作原则,文中所述均有事实根据和出处,注解之详细在传记中颇少见。注解和正文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部传记和其他作者的传记相比,“略他人之所详,详他人之所略”,匡正了一些事实的错误和讹传。


本书不是讨论钱锺书的创作或学术成就的专著,它简略地记录了一代才子钱锺书的一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锺书过目不忘的记忆,淹贯中西古今的博学,滔滔不绝的口才,浓郁的机趣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是一部'哲理性的传记'。书中令人捧腹之处,随时可见,在笑声中感叹才子的智慧,令常人望尘莫及。



本书试读


——第四章  青年讲师(1933—1935) |   



       杨绛 10 岁时,她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危在旦夕,杨绛遐想,如有不测,一家八口何以维生,照她猜想如有亲戚出来照顾,她说:“我读几年书,也许可以做个小学教员。不然,我大概只好去做女工,无锡多的是工厂。”[24]幸好,吉人天相,她父亲起死回生,而杨绛循当时有钱人家子女读书的老路——由小学、中学、大学而留学,终于在中国文坛上大放异彩。不然的话,中国文坛就少了一员大将。


       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曾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当时鲁迅在北京女师大国文系兼任讲师。1925 年女师大学潮后杨荫榆即辞职回苏州,从此她的三姑母就成为鲁迅笔下最喜欢“瞄准”(即骂人,鲁迅喜用军事名词)的三个对象之一(其他两个即陈西滢及章士钊。因章当时是教育总长,女师大事件后,将鲁迅在教育部的佥事职免去了)。杨荫榆生于 1884 年,曾留学日本及美国,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1938 年 1 月在苏州被日军杀害。


       杨家强府无弱兵,一门风雅。杨绛的两个姊妹也是才女。杨绛的大姊杨寿康(专攻法文)曾译过法国布厄瑞(P. Bourget)的《死亡的意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 年)。小妹杨必,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英文系毕业,后担任复旦大学英国文学副教授。她是钱锺书在震旦教书时的学生,故钱锺书不仅是她的姊夫,且是她的老师。杨必如有英文上的问题都问钱锺书。钱则不以姊夫的身份而是以老师的身份为她指点。杨必曾译过《剥削世家》及《名利场》。这两本书就是钱锺书建议她译的。杨必都很快译完,译笔自然流畅,书出后,颇得好评。在“文革”时被红卫兵整得死去活来,因不堪凌辱,最后自杀身亡。



        杨绛初晤钱锺书于清华园,那是 1932 年春天。是年上海“一·二八”之役,苏州东吴大学停课,一部分学生到北平各大学借读,杨绛借读于清华大学,因而结识这位清华才子[29]。杨绛在隔了半个世纪后回忆说:“我初识锺书的时候,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一点也不‘翩翩’。”[30]当 1933 年秋,杨绛考取清华外文研究所,钱锺书已自清华毕业,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


       也许有人认为这位清华才子竟如此简朴,据清华校友回忆:其实清华师生都朴素得很,平时多穿蓝布大褂,冬天则穿棉袍,不但学生如此,教授也如此,如陈寅恪、俞平伯和教英文的叶公超也都是经年一袭青衫或长袍。当时同学都知道叶公超不但英文好,中文也好,大家开玩笑说,等到哪一天叶老师改教国文时,他也许就改穿西装了吧(见《清华校友通讯》,新 67 期,第 55 及 61 页)。


       可是杨绛初到清华觉得清华女生很洋气,但她很快就适应了。清华本来不收女生,罗家伦来做校长始招收女生(包括插班生)约三十余人,此后历年均有增加,但几年下来仍是男多女少。女生住古月堂(当时男生戏称为“胡堂”),据 1929 级校友孙碧奇回忆,女生来了,“于是清华园内天下大乱,男生改变生活方式,闲来无事,


      ‘胡堂走走’,即往女生宿舍古月堂访友之谓,每于夕阳西下,俪影双双徘徊于西园道上。而粥少僧多,互相角逐竞争剧烈,事态多端,谣诼纷纭。时我级已近毕业之期,强弩之末,力不及远。我等老大哥们只好礼让后期的青年才俊,鞠躬下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