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遇到钱钟书的幸与不幸

 育则维善余言 2016-05-26

杨绛先生走了,他们一家三口又可以团圆了,这真是一件喜事。还有什么比回到钱钟书身边更让杨绛高兴的呢?

杨绛与钱钟书最让人艳羡的是他们美满的家庭和婚姻。两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可说是齐头并进,互为知音,有人说他们是“天作之合”,这也是恰如其分的表达吧。夏志清曾说,“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界再没有一对像他俩这样才华高而作品精、晚年同享盛名的幸福夫妻了。”

无疑,杨绛遇到钱钟书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钱钟书曾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可匹敌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在钱钟书眼里,杨绛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有这八个字,杨绛夫复何求?

但“最才的女”与“最贤的妻”之间总有矛盾。成为钱钟书眼里“最贤的妻”,杨绛付出了很多。在生活中,钱钟书还像一个孩子,他除了给杨绛做了一辈子早餐,其他的家庭琐事都由杨绛来打理。钱钟书有时还会犯各种各样的小错误——如打翻了墨水瓶,弄坏了台灯,最后都由杨绛来收拾。

钱钟书的母亲曾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锺书痴人痴福。”钱母明察,为了让钱钟书专心致志的做学问,杨绛在生活上给了钱钟书无微不至的照顾。这要花费“才女”杨绛多少时间和精力呢?

而要知道,让“最才的女”发挥自己的才华也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可惜有得必然有舍,在成就自己方面,杨绛选择了站在钱钟书身后,默默的付出。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杨绛也写出了虽少但精的作品,文字才华展露无遗。

在20世纪40年代杨绛的才华就已显现,当时她曾写出《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多篇喜剧,获得业界好评。上世纪70年代末,杨绛翻译的《唐吉可德》成为邓小平送给西班牙国王的礼物,她也因此获得西班牙国王颁发的骑士勋章。八九十年代,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面世,让人们看到了作为作家的杨绛。1998年钱钟书过世后,年过90高龄的杨绛又写出长篇记传性散文《我们仨》,和长篇思想随笔《走到人生边上》,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写作才华。

业内人士认为,在戏剧、小说、散文领域,杨绛都有独树一帜的成就和贡献。可惜,她的作品太少了。要知道,这都是杨绛在围绕钱钟书转的间隙进行的文学创作,即使在钱钟书去世后的晚年,杨绛也将大量的精力花在了整理钱钟书的遗稿和笔记上。我们假设,如果杨绛像钱钟书一样将主要的精力花在创作上,是不是我们可以有幸读到更多杨绛的好作品呢?

从“最才的女”这方面来说,一直站在钱钟书身后的杨绛是不是没有将自己的才华尽情的发挥出来,这是我们的疑问。从这方面来说,杨绛或许又是不幸的。当然,一切假设都毫无意义,杨绛与钱钟书的旷世奇缘已经给我们的世界留下美好,杨绛依然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