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章硬笔行书临帖 第一节 硬笔行书临帖的方法

 曹记书斋 2016-05-26

http://www./ 书法爱网

第三章硬笔行书临帖 第一节 硬笔行书临帖的方法

  硬笔行书具有笔势简洁流畅,书写便捷易识的特点,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交流信息等方面不可缺少的实用字体。由于硬笔行书实用性强,同时又具有定的艺术性,所以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并希望能掌握它的写法。但要写好行书,首先必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临写,广泛地接受行书名帖的规范技巧与法度,吸取其成功的经验,这样你笔下的行书才会具有书法美的气息。

第三章硬笔行书临帖 第一节 硬笔行书临帖的方法

行书临写的方法要点:

(一)眼法

    即对法帖范字深入观察,细心审视。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过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说的足临帖之前应该专心,仔细深入地观察,所临之字力求与范字原迹形神逼肖,造就必须强调眼让。因为观察与模仿有着因果关系,只有学会“察精”——识别,发现潜藏于法帖字里行间的形形色色的规范与法度,才能保证“拟似”——将法帖范字的形与神重新“再现”于你所临的字迹中。

  那么,怎样的观察才算是深入的昵?我们说,面对一个范字,如果你能够看到整体外形,内部分配、笔势往来、线型规范这些方面,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这些不同层次的内涵,观察力才算深入,这种透视内涵的观察,与“走马现花”式的观察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心法

    即在反复的感受中加深对范字的理性认识,最终达到“顿悟”。深入的观察,定会带来种种感受.在反反复复的感受中.要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以期“悟”出一个“所以然’来。怎样的线条是有力感的,怎样的内部配制才会使结构严密,怎样的笔势往来才会让字势顺畅,怎样的整体外形才是生动优美的?只有对此旁迫不台,才能领悟到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法度美感.重领悟的“心法”.它所涉及的书法内涵是无限广泛而又近乎玄微的.我们有必要多读几本书法理论书,首先应熟知那些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如点画,线条,笔势,笔意、字形、字势.章社布局、韵昧、意境、风格等,然后探入下去去,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这些因素对于书法创作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总之.临写之前已是心有灵犀、融会嚣通,待刮下笔临书.意在笔先,便能方匣能方寸不乱,左右逢源。

(三)手法

    即笔底的表现力。你把对法帖范字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在你的手下尽可能充分析准确地表现出来。手法”是检验临写效果的唯一标志。试想,眼前龙飞凤阻舞,胸巾天花乱坠,一旦操笔却败笔百出,这样的临写还有什么意义呢?是故书法从来贵在“实战”。“童蒙固守一艺,白发而后能成”,书艺之进步,得靠“冻练三九,热练三伏”的苦战精神。临帖借以提高“手法”又何尝不是如此!

    眼 心 手三法,首重眼法。眼光尖锐,良莠判然,厘毫丝忽 【对联www.学习】,了然于目.这样.只要“手法”跟上来。临写自然会会出效果。而临写中出现指鹿为马写错别字,我行我索抄文章等弊端,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眼法”上。

(四)临写时宜从部首开始

  行书在比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写法熟悉和掌握搋这此部首的写法,就能了解行书的造型规律,收到举一反三之效。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的字数可以不一致,但它们所占空间必须保持一致。双行下的留白应多于上端字占的空间.让重心处于扇面的外上缘。这样,作品才显得空灵,不致闷搴。书写时,一般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最后落款钤印。

  章法不但要讲究形式,还要讲究文字内容,讲究韵味、风格.气势.意境,神采,这是书法作品的灵魂。章法根据目的的不同,内容的需要,应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平正,匀称、紧凑.变化是章法的基本要求,均衡、对称、反复韵律是章法的基本法则一布置恰当,协调统一,形质完美,是章法追求的目标,气势贯通,性情自然,神采风韵是章法追求的境界。若书写的内容不健康,不高雅,形式再好,也是不可取的一若缺乏神气,如泥塑术雕、死板呆滞,就降低了感人的力量。书法之所以成为争人喜爱的艺术,乃是文字内容与书写形式的完美结台,是书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历代书家对章法出了许多艺术要求:“书道之妙,神采为上”,“章法要变而贯”,“使静者复动”。“有意、有势、有力.此章法之妙”。

  有意  即有意境,是贯穿全幅作品中的一种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这与书写的文宁内容密切相关。首先要选录或创作健康向上,含蓄有味,对人有启发教育鼓舞作用的文辞语句,然后再选用适当的字体和格式,使其协调统一。如《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的心旷神怡,高雅风度,《祭侄文稿》则表现出颜真卿的忠烈刚正,悲愤激情,作品便有了感人的魅力。欧体的庄重,颜体的雄强,柳体的刚正,赵体的妩媚,怀素 张旭的豪放,以及“纤纤乎如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如众星之列河汉”,。夏云奇峰”  “海涛澎湃”,  “白云舒卷”,‘江河奔流”、“壮士挥拳”.‘天女散花”等等都是意境的体现,有诗情画意,作品才能耐人寻味.高雅的意境,必须是高尚的修养,通过纯熟的技艺,自然的流露,决不是刻意做作出来的。

  有势  即有气势,有动势,“变而贯”“静者复动”。通过笔墨的挥洒,使点画之间呼应,字字之间相顾盼,行行之间相映带。整幅字要血脉贯通、筋络相连,神完气足,有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之感。贯气才使作品具有生命的活力。运动的气势.音乐的韵律舞蹈的节奏,产生神采。贯气即行气,此乃书法之生命。因此最忌上下不通气(成单独死字),前后不连贯

(成呆板死行).行草书尤忌死字死行。贯气的关键是:上笔启下笔,下笔承上笔。笔画直接相连者为形连,笔势呼应者为意连。做到上下俯仰、左右顾盼.前后承接,就会笔笔意不断、字字意相连,行行意照应,作品就有了势。

  有力  即有力度,刚劲有弹性。力度突出表现在笔画之中。古人所说的“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等即是形容书法线条的力度。线条的力度表现在恰到好处的粗细,长短,曲直、俯仰、向背、斜正的傲妙变化的形态中,表现出强烈的质感和立体感。

  力度的由来全在笔法,在恰当的提.按、扭.挫、转.折.陕、慢.行,驻的用笔中,笔法贵用锋,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折笔成方显刚,转笔成圆显劲.都能产生力感。熟练准确的中锋涩行是笔画圆实有力的根本。中锋涩笔如凿刻石,逆行力推,挣扎奋进,笔画痕迹显示遒劲。若平拖则乏力,若横扫则飘浮。

  在谋篇构图、安排布局时,要以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设法增强整体的艺术效果。要讲究参差均衡,对比调和,变化统,特别是通过对比,使大小,方圆、粗细、长短.仰俯、向背、曲直,斜正、轻重,徐疾、开拢、收纵、揖让,顾盼、燥湿、浓淡,刚柔、锐钝、雄秀,巧拙、疏密、虚实,分合,挂断,顺逆、隐现等对立矛盾因素统一于作品的整体之中,相辅相成,达到“合情调于纸上,穷变态于毫端”.作品才有深邃的意境,耐人寻味。

  章法形式与文章内容应注意协调统一。文字内容严肃的,宜用篆.隶,楷等稳重的字体和有行有列的形式,文字内容忧雅轻松的,宜有流美的行书字体和有行无刘的形式,文字内容豪放的,则宜用狂奔的草书(或雄强的楷书)和无行无列的形式,如同写一首歌曲,歌词和曲调必须协调统一。

相关章节列表:

  • 上一篇:第一章硬笔行书技法 第六节硬笔行书的结构法则 硬笔行书的结字形
  • 下一篇:第三章硬笔行书临帖 第二节 硬笔行书的传统章法幅式图录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