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平凡、平淡与细微中凸显本真_滚动读报_文化频道_光明网

 罗子家教 2016-05-26
url:http://www./zkrb/html/2015-06/05/content_1684211.htm,id:0

如今,在人云亦云、生存状态相对狭窄、又略显浮躁的社会场景中,书法界也是慌不择路,闻风而动,时而焦虑,时而虚泛,时而喧腾。人们在观望、兴奋、乏力、无奈与反复中,有那么一部分人仍在水一方,苦心孤诣,孜孜以求,怀揣着心中的那份美好与虔诚,以一颗平常、淡然与敏感的心,坚守寂寞,固守本真,最终,以人生的另一道风景,俯拾艺术的美好和生活的安谧。

前不久,市书协编辑出版了一套《国展精英——李国印卷》。集中展示了国印先生近年来在书法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对魏碑艺术创作的操守,甚为显著,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在一般人的眼里,“李国印”这个名字是相对陌生的。业内只知道他在税务系统工作,平时喜欢吟诵染翰,几十年不离不弃,守望着自己的艺术天地,潜心读书,遍寻名贤,时有斩获。同时,又能时常把自己对于书法与诗歌的全新理解与感悟毫不保留地与身边的人分享,是周口文学艺术界当之无愧的耕耘者、实践者、传播者与弄潮者。

“以古人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国印先生以古为徒,效宗二王,师法唐宋诸家,于《李壁墓志》、《张猛龙》、《爨宝子》、《张迁碑》用功最勤,所得亦最多。真正悟到了魏碑古雅劲秀、清灵爽健、浑厚华滋、刚正饱满的真谛,成为周口书坛并不多见的魏体代表性书家之一。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书家与学者,学不是目的,关键是要化,要出,要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个人面目。他学古不泥古,他对书法的理解上升为对古人精神的吸纳,把个人的审美取向建立在去伪存真的现代创作范式上。什么好与坏,美与丑,雅与俗,在他眼里一目了然。尽管他笔下的魏碑影子较重,但细看时又觉与魏全然不同,字形之中,字行之间分明闪动着李国印自己的影子。

当年,国印先生在中国书协受训时,曾得到过李松先生的亲传,评曰:“在他独具个性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唐宋明清灵巧秀美的余韵和汉魏开张大气的淳古。”是的,他的极具现代审美风格的布局和看似不经意却又刻意为之的字形字法的枯湿交织,以及浓淡交错的墨法和奇逸多姿的笔势,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构成。这些,想必就是李国印书法艺术展示给人们的感人之处。在这一系列的酝酿、构思、制作的过程中完成了书法创作境界的飞跃,轻松自由地进入了雅静空灵的艺术空间。其实,对每一个艺术从业者来说,个人风格的形成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而且这种个人风格一旦确立,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国印先生是一位复合型书家,其本职工作似乎与书法相距较远。他在基层工作期间,肩负着领导和业务的双重担子。而在书法和诗歌创作领域,又有着开阔的视野和多方面的艺术创新能力,其艺术生活的经历基本上和当代书法热的兴起与发展同步。从这一点来看,我想国印先生应该是当代书法人中一个成功的缩影。我与李国印先生相识有年,从最初到现在,我认为他是一个很随和很善良很圆融的人,接触渐多,才感觉到他的书法、诗词、文章也是平实自然而尽显睿智和才华,一如其为人,这让我愈发对其为人为文深信不疑。我与国印先生的交往犹如君子之交,而又相忘于江湖。国印先生人缘好,游历广,儒雅博学,一些朋友提起他来,总是赞赏有加。

除此之外,国印先生好读书,结善缘,交益友。他的“品茗论道”正如其写字一样,能把瞬间的观感和顿悟化解到他的作品里,让作品绽放出少有的书卷气,升华出一种特殊的人文气息,并因此而定格了他作为文人书家的超然气质和风格特点。现在,国印先生仍沉浸书斋,殚精竭虑,吟哦不断,手书不辍,每每有精品力作参展于全国及省内外的书法大展中,其书法功力、艺术水准和学术含量,越来越为业内首肯。平日,他不断用诗的语言,追述着流走的时光,谱写着书法的辉煌篇章。以诗言志,以书铸情,互为渗透,相映成趣,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和不朽精神。

我很赞赏尼采的一句话:“在你立足的深处挖下去,就会有泉水涌出。”任何一种艺术,没有坚实的功底,没有心境的宁静,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是永远做不好的。国印先生的勤勉、勤奋与出彩,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同时也给了我们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激励。欣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能使人产生情绪上的愉悦,那种愉悦,蕴藏在心底,会持续好长一段时间。国印先生是一位朴实、憨厚、不大声张的书法家,但作品却生机盎然,奇诡多变,极富阳刚之气。他的书法修为不仅仅是艺术修为,而是一种情感修为,一种人格修为,给人一种感官的冲击和心灵的通透。这种感受,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超脱,让人感受着平和的力量,平淡的魅力。他的笔法技巧,不像目前现代书风那样充斥着矫揉造作、千奇百态的张扬,他在技法之中淡然地诠释着“苦学苦练、道外无物”的内功,从结体到布局,从起笔到收尾,没有一丝躁动的痕迹,墨韵气息很是典雅。巧与拙,聪与钝,通与隔,熟与生都坦然地洒落在自己的作品里,让每一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画面中透露出的骨力与骨气,甚至还有一颗不易察觉的与世无争的澄澈心灵。

今天,我不敢妄称李国印先生已经达到了如何如何的高度,但我可以自信地讲,他的书法已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高度,表现出了自我的朴实、高雅、善良、平和,写出了生命之花,令我钦佩。故撰此短文,谨祝国印先生艺术青春永驻!

[责任编辑:yfs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