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情绪急救箱面前,一切情绪都是浮云(上篇)

 轮回的花期 2016-05-27
如果你出现了被拒绝的感受,如果你出现了孤独的感觉,如果你有了丧失或者创伤的感受,如果你出现了内疚的感觉,如果你经常为过去的事烦心,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如果你认为自己很自卑,你会怎么做呢?
 
也许你会像我一样,强迫自己用理智把它们关在一个“小匣子”里面,不去看它们也不去听它们,然后用自制力来让自己努力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你以为,这样你就可以不受到它们的影响。
 
然而,它们会一直潜伏在你的潜意识里面,一旦外界出现相应的刺激,它们就会像条件反射一样出现在你的意识层面,汹涌而至,铺天盖地,你在情绪的迷雾中,苦苦的挣扎着。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独自疗伤,因为这个世界要求我们“坚强”“理性”“独立”。然而,这并不是闯出情绪迷雾的有效出路。
 
拒绝、孤独、丧失与创伤、内疚、反刍、失败、自卑的这些情绪,就像毒药一样,会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蚕食你,让你在情绪的阴影下,逐渐失去积极应对的能量。
 
如果有情绪急救箱,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针对每一种情绪,采用合适的药方和补救措施,让每一份情绪都能找到可以流动的窗口,从而把自己从负面的情绪中解救出来。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情绪急救箱,帮助大家在人生路上,不再因为情绪的阻碍而走得艰难跋涉。
首先,我们来触碰一下“拒绝”,它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
 
设想一下,当你提出一个好的想法,被老板拒绝;当你提出一个好的建议,被同事拒绝;一群朋友在一起,你想要发表观点但被拒绝;当你想和家人或朋友待在一块儿,却被他们拒绝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拒绝“会让人变得不理性,会让你的自我评价度降低,会让你觉得没有归属感。那么,怎么样减少拒绝所带来的伤害呢?

有三个方法:
 
1、 和“自我批判”进行争辩。
 
比如说,当你的朋友们去参加聚会而没有邀请你的时候,你很可能会产生这种“被拒绝”的感受,你会认为“他们不邀请我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跟我在一块”。
 
这时候,你就要和“自我批判”进行争辩,你要说“他们没有邀请我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我在聚会上能够起到的作用和价值。”
 
当你失恋的时候,你的感觉可能是“他觉得我不够好”,这个时候,你要自我保护,你要和“自我批判”争辩说:“他离开我是因为我们之间不合适。”
 
2、 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恢复自我价值。
 
你身上一定具备一些特别的优势或者亮点,无论它是什么。
 
也许它不会让你的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但是它可能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只有你知道,当你谈到它或者当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会散发出“光芒”。
 

找到它,看着它,感谢它,欣赏它,谢谢它让你走到了今天,并且还能持续向前。


3、 逐渐恢复你迷失的自我


拿出一张白纸,写出“我的特质和价值”,一条一条的写出来,然后再针对每一条,问问自己:


被拒绝之后,我的这个价值还在不在?


为什么他们看不到我的这个价值?


如果别人能看到我的这些价值,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


我要如何让他们看到我的特质和价值?


当你能针对每一条,都写出一段文字的时候,这个治愈的效果就会出现。因为写字的方法可以让自己变得理性,回归自我。

第二种会对你造成伤害的情绪是“孤独”。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觉到孤独?你知道孤独会带来什么负面效应吗?你知道孤独是会被传染的么?
 
和孤独的人待在一起,你也会容易变得孤独。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不断的蔓延着,侵袭着。
 
那么,如何摆脱孤独的困扰呢?
 
1、 以客观的眼光看世界
 
现在还记得,高中时有一位同学就是一个孤独症患者,她总是独来独往。
 
有一次放学之后,我发现忘了东西,又折回教室去拿。一进门就听见嘤嘤的哭声,看见她一个人蹲在教室后面哭泣。我拿着抽纸过去,想要安慰她。可是不管我和她说什么,她都一言不发。
 
当我告诉她说“我是真的关心你,不想看到你这么难过“的时候,她冷笑着说“别骗人了,不会有人真正的关心我的。”
 
我估计她有点饿了,就下楼买了面包和牛奶上来给她。她先推辞了一下,而后在我的坚持下拿着了。但她却说:“你并不是真的关心我,你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证明你的善良而已。”
 
孤独者通常会对整个世界会有负面的评价,会倾向于给世界上的其他人蒙上灰色的阴影。
 
什么是推理阶梯?这个世界上大量的烦恼都是我们推理出来的,而不是事实。

你推理出来了一个事情,就让自己产生了情绪,这时候你就容易感到孤独。
 
所以,如果你感觉到孤独的话,不管你的头脑中出现任何想法,都请你问问自己:“我现在的这个想法是客观的吗?是符合事实的吗?
 
2、 主动和别人交流
 
孤独者通常会刻意的拒绝和别人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比如在聚会上,当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聊天时,你可能在一旁低着头玩手机。你以为别人不和你玩耍,实际上是你一开始就把自己隔离起来了。
 
这种过度保护自己所导致的社交机会下降,会让孤独的人变得更加孤独。
 
当你发现自己有这种行为的时候,你要及时提醒自己,让自己类似这样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少。
 
还有一个办法是,你可以主动的跟其他人建立链接。你可以制定一个计划,设定每周和朋友见见面或者认识一些新的朋友,这样你就能很快的走出孤独。
第三种伤害是“创伤”和“丧失”。“丧失”往往代表的是亲人的去世或爱人的离开,“创伤”往往是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精神上的创伤,比如遭遇地震、被抢劫、遭受暴力袭击等等。
 
“创伤”和“丧失”可能会让你的正常生活被打断。

每个人在经历过创伤之后都会有“第一次”:失恋后的第一次独自旅行,创业失败后的第一次重新找工作,遭遇暴力后的第一次走出家门……

每一个“第一次”都会提醒你,以前是这样,但现在不是了。
 
我有一个朋友,当她第一次失恋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敢去电影院,不敢去旅行,不敢去KYV唱歌,这些都是她曾经和男朋友经常一起做的事情。失恋之后的她觉得,每一次做这样的事情,都是在提醒她,你已经失去你们之间的爱情了。
 
 “创伤”和“丧失”还有可能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你的身份被改变或者信念被切断。
 
“创伤”和“丧失”,在我们的生活中,迟早都会出现,那么,如何去面对它们呢?
 
1、 找到同类
 
现在有一些俱乐部,比如“车祸俱乐部”,参加这个俱乐部的人都是曾经遭遇过车祸,并且在车祸中失去一些东西的人,比如失去了手或腿,他们会在一起交流和倾诉,他们会相互安慰相互鼓励,他们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 找出这个“创伤”和“丧失”和意义
 
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特别的意义。
 
有一个70岁的老人,他的老伴儿突然去世了,他觉得以后的人生都没有任何意义了。有位心理学家就问他说:“你老伴儿比你先走这件事情,对你来说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吗?”他摇摇头说:“没有意义。”
 
这位心理学家说:“那你能不能设想一下,假如你比她先走,会怎么样?”那位老人说:“她一定会很难过,可能比我现在还要难过。”
 
“那么这就是这件事情的意义。这件事情带来的意义就是,你让她减少了经受你这种痛苦的感受。“
 
多么温暖的意义!
 
你首先得把你已经失去或已经受到创伤的这个事情纳入到你现在的价值观体系中来,你得接纳它,承认它就是你生命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等你的心灵已经恢复平静的时候,你再去想,这件事情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我在受到创伤的时候,最经常跟自己说的话就是:“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才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加坚韧与丰富。”
第四个非常有害的情绪,是内疚。轻度的内疚也许会让我们从自我反思中获得动力,但内疚如果加重,就会变成我们心灵上的毒药。
 
据统计,一个人每天平均有2个小时的轻度内疚,一周平均有3.5个小时的重度内疚。重度内疚有三种类型:
 
1、 未解决的内疚。比如你曾经做过一件事情,亏欠了谁,如果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话,这件事情会给你造成长久的内疚的情绪。
 
2、 幸存者内疚。一些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的人,尤其是亲人为了救自己而没有活下来的,就很容易产生幸存者内疚:为什么走的是他而不是我?这种内疚很难解决。
 
3、 分离内疚。这种内疚常常出现在女人身上,当女人出差时间长或工作很繁忙的时候,她们就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有可能孩子本身没有明显的感受,但是妈妈会放大这种感受。
 
内疚的人会倾向于自我谴责,会导致“祥林嫂”现象。而且,这个谴责还会阻碍你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那如何摆脱内疚的情绪呢?
 
1、 学会有效的道歉
 
“对不起“三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这三个字,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道歉的作用。有时候你的道歉不能得到别人的原谅,是因为你的道歉不够专业。
 
什么样的道歉才算是专业的道歉呢?
 
第一,  要表示遗憾:我对我所造成的伤害感到遗憾;

第二,  要明确的说出“对不起”三个字;

第三,  请求对方的原谅:我希望能够得到你的谅解;

第四,  要肯定对方的感受:我知道你受了伤,我知道你很难过;

第五,  提供补偿:那么,我能不能做一些事情来补偿你?
 
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道歉。
 
如果你需要道歉的对象已经不在了,或者你已经找不到他了,你可以进行一个仪式,比如把你想要对他说的话写在一封信上,然后放在漂流瓶里面随风飘走。

它飘走的同时,你就在内心,跟自己过去的内疚感做一个告别。
 
2、 承担责任后的自我原谅
 
如果你做的这个事情是对自己的伤害或损失,当你没有办法道歉的时候,你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自我原谅。
 
自我原谅不是自我放纵,自我原谅的第一步是承担责任,先明确你打算做些什么事情来弥补或者改进,然后再做自我原谅。
 
自我原谅的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说,我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和做法,之前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现在我打算翻过这一页,重新来过一种和以前不一样的生活。
 
很多人都会为自己的拖延行为感到内疚。不过,心理学已经证明,当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拖延行为进行原谅的时候,他后期的拖延行为会变少;而如果一个人总是内疚的跟自己说“我怎么又拖延了”“我怎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拖延呢”的时候,他的拖延更容易继续。
 
要谅解自己,才能走出内疚带来的负面影响。
还有三种可能会给你带来伤害的情绪,分别是“反刍”“失败的感觉”“自卑”。

那么,如何拨开这三种情绪的迷雾呢?如果用情绪急救箱让这三种情绪像浮云一样飘走呢?

我们下期接着聊这个话题??
 
袁敏茜

格诺威(中国)性格魔方中心合作讲师,ACI注册国际高级职业培训师认证,DISC认证培训师,DISC认证咨询师,《环球人力资源智库》原创作家。
微信号:yuanminqian003.
 
醒职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