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秀山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秀山老杨 2016-05-27
秀山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重庆市秀山自治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xs.cq.gov.cn 2015年11月20日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秀山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碰撞之后产生的新型产业。它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吸引城市游客到农村休闲娱乐,以此达到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笔者通过对我县清溪龙凤花海、梅江兴隆坳、大溪酉水等休闲农业项目的实地调研,就我县发展休闲农业提一些初浅建议。

一、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向往宁静的村野,清新的空气,淳朴的民风,渴望在幽静的田园生活中找回在忙碌中丢失的自己。休闲农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应运而生。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将秀山在内的渝东南地区划为生态保护发展区,要求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和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这一战略的提出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观念高度吻合。

发展休闲农业对我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休闲农业将农业从单纯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向转变,将一、二、三产业通过农产品加工、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等融合起来,有效克服农业本身的单一性,促进农业从单纯的生产性功能向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转移。

其次,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了传统种植养殖业、餐饮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能够延伸产业链条。一方面,为先富起来的农民提供了新的投资途径,带动了区域性经济发展,致富了一方农民;另一方面,也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促进农民就地就业,有效拓展农民增收途径和空间。

再次,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休闲农业能够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环境清洁、空气新鲜、能够贴近大自然风貌环境。休闲农业的繁荣发展,不但能保存原有的山林、绿树、田园等农业植被,也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为区域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第四,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休闲农业联结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能够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同时,通过旅客将先进的城市文明、文化理念等向农村渗透,能够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形成城乡互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我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一)说成绩。

近年来,我县抢抓机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鼓励和引导城市资本、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业主和种植养殖大户,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涌现出清溪龙凤花海、钟灵凯堡茶叶、梅江兴隆坳农业园、里仁莲藕基地、大溪酉水河景区、孝溪蓝莓基地等一批休闲农业基地。特别是促进农业与旅游有机融合,农业的产业面得到延伸,逐步从传统的只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向现代的既满足人们生存需要又满足人们发展需要扩展。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乡村旅游景点30余个、农家乐110余家、旅游接待户530余户。总体来看,以休闲农业延伸出来的乡村旅游景点、农家乐、旅游接待户占了绝大数。值得一提的是,金银花景观入选2014年中国美丽田园,花灯寨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我县休闲农业发展迈出可喜步伐。

(二)找差距。

一是科学规划不落实,产业发展杂乱无序。由于我县尚未编制《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休闲农业发展往往各自为阵、无序开发、随意性大,一些项目业主出于商机和市场价值的追求,在项目尚未论证或者论证不成熟的情况下就草率上马。在此情况下,要么由于大家一哄而上,出现项目雷同,导致竞争力下滑;要么由于企业实力不足,前期依靠政府扶持勉强维持,后期资金短缺,后续配套跟进不足。通过调查走访,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农业园区均未编制项目发展具体规划,由于投资大、见效慢,往往处于“边经营边规划边建设”的模式;而小规模项目,则功能单一,基础设施不健全、不配套,不能满足游客多样性的消费需求。

二是项目定位不准确,产品开发缺乏特色。休闲农业的产品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工具,产品打造应具有自身特色,其具象化表现主要是休闲农庄和农家乐。但是,目前我县休闲农庄和农家乐对相邻农业资源、观光资源和生态资源纯粹开发较多,而对“农作体验、旅游度假、文化传承”等参与体验性的项目和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较少,缺乏乡土文化特色,也没有对具有土家族苗族特色的传统饮食、服饰及手工艺品、花灯歌舞、风俗习惯等乡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未能形成自己特有的乡土氛围。绝大多数休闲农庄和农家乐仍停留在传统的“垂钓(赏花)、打牌、吃饭”三部曲,失去了休闲农业所具有的独特吸引力。

三是行业监管不到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2011年,国家农业部发布了《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但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更没有相应的法规制度和行业准则来约束。由此带来的项目开发审批程序不规范甚至无审批、无规划项目乱入、经营过程缺乏指导和监督等弊端,使行业内滋生出如经营管理粗放、随意性强、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不达标等不良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制约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四是政策扶持不配套,科技支撑力量不足。休闲农业发展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很多风险。企业发展投入资金大,经济效益见效慢。农户投资对收益不明确,怕担风险,规模小,少有作为。我县乃至重庆市没有出台对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各乡镇(街道)的休闲农业发展全靠整合各部门资金。政策扶持的缺乏,导致休闲农业发展举步维艰。此外,虽然近年来农业部门对各项农业产业的种植、管理、增产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指导,培养了大批年轻有为的农业产业带头人,但针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却几乎为零。这使得我县目前的休闲农业发展,更多的仍旧是偏向于农业产业发展。

(三)看潜力。

一是生态气候怡人。我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山地和丘陵占比达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8%;江河支流众多,分布乌江、沅江两大水系,有梅江河、溶溪河、平江河和洪安河干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年平均降水量为1341.1毫米,气温适宜,降水充沛,日照优良,光、热、水同季,各种气象要素匹配较佳,发展休闲农业条件极佳。

二是资源优势明显。我县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种类齐全,以金银花、茶叶、高端猕猴桃、油茶、柑橘、蔬菜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基地达50万亩,森林资源150余万亩。民俗文化深厚独特,秀山花灯是中国花灯鼻祖,黄杨扁担唱遍大江南北,洪安古镇是沈从文名著《边城》原型地,以及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土苗文化、书法文化汇聚于此。

三是交通条件优越。我县地处渝鄂湘黔结合部,渝怀铁路纵贯县境南北,经渝湘高速距黔江武陵山机场、铜仁凤凰机场、凤凰古城各120公里4小时可到重庆主城或湖南长沙;经张花高速距张家界180公里;在建秀松高速。国道319线和326线在县城交汇,1小时秀山全面实现。交通结构和布局体系能够满足游客休闲出游需求,发展休闲农业优势明显。

四是客源市场广阔。休闲农业还不足以吸引远途游客,往往作为附带资源联动开发而发展起来,需要依托附近著名景区。我县周边200公里范围内聚集张家界、梵净山、凤凰城和桃花源等成熟景区,一旦打开上述地区的客源市场,将形成较为稳定的客源。加之我县已提出建设旅游城市,一批重大项目蓄势待出,从这个角度讲,我县发展休闲农业客源市场广阔。

三、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及建议

发展休闲农业不是“阳春白雪”,但也不是“下里巴人”。当前,我县要围绕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要求,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目标,抓住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精准施策,推动我县休闲农业提档升级。

(一)抓住三个关键,提升休闲农业建设品质。

一是科学制定规划。当务之急,应根据我县区位环境、民俗文化、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情况,依托已有的农业产业基础,全面评估休闲农业,与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等相结合,编制《秀山县休闲农业总体规划》,对全县休闲农业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合理布局,科学划定功能分区,明确每个区域发展重点,对我县的休闲农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给各乡镇(街道)发展休闲农业提出指导性意见,保证休闲农业发展的前瞻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个性化。

二是规范建设标准。休闲农业在我县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已有一些初具规模的休闲农业基地,但大多数还停留在农业产业层面。一方面,要加快休闲农业管理制度建设,制定《休闲农业建设标准》,将休闲农业的项目审批、可行性论证和日常监督管理纳入主要工作,启动全县休闲农业资源普查,对已有的休闲农业产业和农家乐等进行摸底,新建休闲农业项目一律实行“规划先行,标准建设”。其次,按照《重庆市农家乐等级评定与划分》,对现有的农业庄园和农家乐进行全面督查,积极申报农家乐星级评定,提高经营和服务水平,增强接待能力。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质,健康的食品是休闲农业最大的吸引力。调查发现,我县部分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环保意识淡薄,垃圾、污水处理设备落后,甚至没有相关设施。因此,发展休闲农业要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协调好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要划分休闲农业发展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优先开发区,杜绝过度开发和粗放经营。要加强对休闲农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守住青山绿水。要鼓励企业运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和清洁能源。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三个结合,延伸休闲农业产业链条。

一是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调查发现,我县休闲农业项目多为观光园、采摘园、垂钓园等农家乐,经营模式单一,而蔬菜瓜果采摘、活鱼垂钓等项目受季节影响较大,存在“旺季过旺,淡季过淡”的现象。清溪龙凤花海、川河盖杜鹃花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逐渐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将旅游与休闲农业有机结合,可以丰富景区观光资源,提升景区配套服务。针对主营业务单一现状,一方面要在稳定支柱项目的前提下,配套完善休闲垂钓、温泉疗养、农耕体验、田园采摘、民俗体验等休闲活动。另一方面更要谋划淡季旅游替代产品,让旅游四季有看的、有玩的,如垫江乐天花谷,通过品种轮换做到四季有花可赏,值得借鉴。这方面,清溪龙凤花海可把“春赏菜花、夏探古寨、秋观稻浪、冬品花灯”落到实处。

二是与民俗文化相结合。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代人的休闲也不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从最初追崇特、新、奇、异等刺激,越来越追求对文化的探索。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是地域旅游文化的根,而有了这个根,休闲农业才能开花结果,经久不衰。因此,我县应大力发展民俗型休闲农业,充分依托水体、田野、森林等涉农资源和秀山花灯、民歌、薅草锣鼓、秀山竹编等人文资源,重点挖掘本地传统村落、少数民族村寨和民俗民情,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融入乡土民俗活动,强化主题文化景观建设,营造浓厚的乡土气息氛围。同时,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办好特色文化节会活动,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功能。

三是与农村电商相结合。今年以来,我县顺势而为,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号工程”,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结合也大有可为。当前,要抢抓“互联网+”机遇,推进“互联网+农业”计划,扩大休闲经营规模、提升休闲农业经济效益。一方面,要通过电商营销宣传,鼓励农庄经营业主搭建电商平台,查询到关于休闲农业的专业信息,壮大消费群体。另一方面,要构建电商销售渠道,通过电商销售特产,休闲农业经营业主可以通过农村电商平台,把土鸡蛋、山珍菌类等基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畅通农产品进城之路,培养一批忠实的消费群体,从而带动线下顾客流量的增加,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三)强化三大保障,优化休闲农业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制定我县休闲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建立扶持奖励机制,对一些带动力强,经营特色明显、运作规范的龙头企业可给予扶持和奖励。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协调金融机构适当扩大休闲农业担保物范围,满足休闲农业企业的融资需求。财政农发资金每年明确一部分用于制定规划,培训经营服务人员,技术培训推广和产品营销等。在资金的使用上,既要防止撒胡椒面,又要纠正大水漫灌,做到精准扶持,让真正有前途的休闲农业项目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是合理解决用地问题。调查发现,目前我县休闲农业用地来源基本采用土地流转形式,但土地流转方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签有流转合同的占极少数,由此引发的土地纠纷层出不穷。因此,要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利益链接机制,土地流转应充分考虑土地差价、地区价差等综合因素,以当年谷物市场价格计算租金,保障群众利益。此外,在项目建设加工厂房、办公配套设施方面,可考虑给予一定用地指标给予扶持,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规范执法带来的问题。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我县休闲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经营理念,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相关部门要把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纳入扶贫、旅游、农业、就业等各种政策性培训范畴,开展职业道德、旅游知识、服务技能、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接待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指导建立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管理、引导、监督和服务的职能,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避免行业间恶性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客源信息相关服务等,促进休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宋农镇干部)

 

 

主送: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纪委,法院,检察院,人武部。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1112印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