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管理者,都明白这三个'不等于'!

 北书房2014 2016-05-27
号外


来源:包·恩和巴图品牌战略(ID:baoenhebatu-g)

作者:包·恩和巴图

不少企业,尤其民营企业选拔优秀管理者的时候,通常采用无记名投票,选出所谓的“优秀管理者”。结果,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上不去,反而那些“老好人”、“马屁精”很容易会上榜。


这是一个非常有有趣的现象,也是我们值得深思的现象。


不过,这个现象引发我一个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管理者才是真正优秀的管理者?


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想到四个字“德才兼备”。但是,我觉得这四个字不足以真正识别和定义“优秀管理者”。


后来,我不断思考,终于找到了答案。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关心公司战略,系统思考、尊重专业的管理者;是一个捍卫公司文化,身体力行,敢于得罪人的管理者;是一个带领团队、激励员工,高效完成任务的管理者。


回顾中国历史,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算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唐朝的魏征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元朝的莫华黎也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那么,一个管理者要想成为优秀的管理者,该知道什么?该做些什么?我认为,至少必须要明白以下三大“不等于”,并明确知道自己的重任在什么地方。


1、公司≠工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司和工地都是打工赚钱的地方,都可以实现按劳分配,也可以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人们多干活。


然而,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工地能够打造出世界级品牌来,原因就在于工地与公司相比,就像植物人和正常人的区别,少了一个灵魂。


正因为这样,工地不可能有使命和愿景,也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工地永远是工地,工人们干完活儿拿上钱就走人,当工人们走开的那一瞬间,工地也就变成了荒地。


然而,我们仔细观察很多中国企业却会发现:多数企业的员工都把公司当成了工地,只图在这里赚钱,没有人关心公司的未来与死活。


没有人关心公司战略,没有人关心企业死活,所有人都在这里只是打工赚钱,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你的公司一旦倒下,立刻跳槽,马上走人。大家想想,这样的企业从何谈起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呢?从何谈起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呢?又凭什么打造世界级品牌呢?


因此,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明白这种危机的存在,帮助老板解决至少一个大问题:如何打造一个让坏人变好、让好人更优秀的企业运营系统。


这就需要研究战略,研究机制,研究员工的需求,通过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目标,就像诸葛亮的治国方略,战略制胜,机制制胜,而不是用强压的方式让不愿喝水的牛喝水。


如果这个系统建好,它最大的回报就是:当你的公司出现危机事件的时候,你的员工不至于马上走人。


2、团队≠团伙

从名字上来看,大家很容易发现“团队”和“团伙”的区别。至少“团队”这个词听起来更有正能量。


然而,问题是在企业里,那些部门的员工都能够达到“团队”的标准吗?我看未必。


其实,在很多中国企业,所谓的“部门”,其实就是一个“团伙”,一个“山头”,大家都高举“规章制度”的旗帜,实际上是保护各自的利益,根本达不到“团队”的水平。


当一个企业,内部沟通比外部沟通还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家企业正在向“团伙化”扭曲。


那么,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发现这种扭曲的时候,该怎么行动?


我想,最正确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成为企业文化的捍卫者,协助老板搭建一个良性的文化氛围。


我们很多企业,墙上挂的“文化”很多,但真正走进员工心灵深处的“文化”太少。这是老板的责任,也是管理者的责任。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成为这项工程的推进者,践行者,甚至敢于向“团伙”亮剑。唐朝的谏臣魏征就是这样的管理者,虽然平时老是发牢骚,让李世民很反感,但在关键时刻却知道捍卫什么、摧毁什么。


打造利益共同体的前提一定是意志共同体,只有团队里的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所有人都站在“利他”的角度做事,一个企业才会有真正的希望和生命力。


3、工作≠交换

在很多人的脑子里,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越是基层员工,越这么想。


难道“工作”仅仅是被这样定义的吗?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


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一个教育:“劳动是光荣的”。然而,我相信多数人都没有真正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为什么劳动是光荣的?


我认为,人只有通过劳动,认识真正的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取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而且,价值越大,回报就越大。当你劳动的价值足以改变世界的时候,反过来全世界都会感激你,爱戴你。


大家是否还能回忆到当乔布斯去世的时候?当时,全世界的“乔粉”对他的惋惜和祭奠,远远超过了一个国家总统的葬礼。这说明什么?这就说明,劳动是光荣的。


因此,工作绝对不是利益的交换,而是一个人发挥潜能、自我超越,受人尊敬、流芳百世的最佳途径。


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懂得“工作”的真正含义,并以自己的切身行动影响和带领团队成员,更好地完成任务。


职场上有三大危险:无功受禄,避重就轻,居功自傲。这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注意的禁忌。我们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吃闲饭;也不能遇到问题,躲着走;更不能做出一点成绩,就想邀功。


莫华黎,是成吉思汗的得力干将,是从奴隶变成将军的一个帅才。成吉思汗最欣赏他的地方就在于他就算立了天大的功,也不会去邀功,更不会用这个功劳去争取一个更高的位置。


作为管理者,只有去掉内心的私心杂念,实实在在关心公司,迎难而上,不等不靠,创造价值,才是正道。也只有这样,在职场上找到事业的高峰和人生的幸福,实现自我,造福他人。


扩展阅读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其实任何管理者只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并且避免错误的做法,都可以做得更好。这些准则整理如下:


1.我是不能完整无误的理解,我的员工为我工作是种什么样感觉。不理解不是坏事,只要认识到自己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不是一知半解的以为能理解。


2. 我以及我的员工的成功,总的来说,依靠的是对现下及现实的掌握,而不是魔法,风水或是什么天才的思想和技术。


3. 有野心,有明确的目标是很重要,但总是考虑这些是无益的。我要令我的员工每天都能取得一点进步,而这小小的胜利,才是我应该追求的。


4. 我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部分,是不断打破过于自信与信心不足之间的那微妙的平衡。


5. 我的任务是成为一道屏障,保护我的员工远离外部的侵扰,令他们分心的事物,要避免他们做出各种蠢事,还要避免将自己做的各种蠢事归咎于他们。


6. 我致力于获取足够的自信以在员工中树立领导地位,但我也要足够谦虚,认识到自己其实经常犯错误。


7. 我要做到在谈生意时当自己是对的,而在倾听时当自己是错的——并且让自己的员工也做同样的事。


8. 对我的领导能力,以及对我的公司来说,最好的测试题之一是:“当员工犯了错误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9. 变革对每一个团队和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的工作是鼓励我的员工去开发和尝试各种新的想法。但我的工作同样也包括帮助他们放弃那些馊主意,以及大部分的好主意。


10. 坏事情比好事情更具影响力。排除负面因素比肯定正面因素更重要。


11. 如何做事和做什么事一样重要。但知道什么时候做,比任何事都重要。


12. 因为我挥舞着凌驾于他人之上权利,所以我很可能会堕落成一条没有感情的鞭子,而不去理解权利的真谛。

——作者: Robert I. Sutt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