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消失的老手艺 | 这是一个好帖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6-05-27

好多陪伴我们生活过的老手艺,因为各种快消费的出现,而从历史舞台上悄悄退下。
在充斥着塑料与大批量生产的如今,你是否也会惆怅着想起,那些带着温度的手艺。

磨剪刀
“嚓、嚓、嚓......“”磨剪刀,铲菜刀咯~“随着一声声吆喝,各自忙碌的家庭主妇们就会纷纷找出钝刀,寻声而出。


爆米花师傅
小时候在街边看到爆米花师傅,就会一路小跑回家喊上大人。
而最让孩子们欣喜的,就是“炮弹”声,随着“砰”地一声巨响,就会迎来扑面而来的香味。孩子们会一拥而上,师傅也并不生气,只笑呵呵的看着。
那时候,挑着担子,一头放着鼓风箱,一头放着个巨大的黑葫芦的师傅在小朋友眼中就是个受欢迎的魔术师。


糖人
小学的时候,学校外面总会定期出现个画糖人,还有个圆盘,上面画着各种图案,一块钱转一次,转出什么,师傅就会画出什么。
现在好像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景点、民俗展上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了。可能现在跟孩子提起画糖,他们已经没有了我们当初拥有的记忆了。


修表师傅
小门面里的修表师傅,一定有着比发丝还要细的心思,才能让凝住的时间重新走动起来。修表店里仿佛总特别安静,他们静静的见证了时间的游走。


篾匠
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几乎被淘汰,已然走出了我们的生活。现在篾制品多已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而这将一根完整的竹子摆弄成各种各样篾制品的手艺,也渐渐消失。


剃头担子
“剃头担子——一头热”,这就有些俏皮的俚语就来自剃头匠的担子,一根扁担,一头放着工具箱,一头是火炉子,上面还搁着个黄铜盆。
而渐渐的,剃头匠的走街串户渐渐被霓虹灯炫目的美发厅所取代。


弹匠
一把专制的弓,一个娴熟的弹匠,就能将棉花弹活,丝丝缕缕拢成棉被形状。铺上底线压实,点缀花草。以前女儿出嫁,家里通常会为其新弹几床棉被。
而如今,现代机械工具的出现,品种繁多、色彩斑斓的各种各样类型被子让人们目不暇接,弹棉被,也渐渐被遗忘。


修锅匠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经常可以看到修锅匠挑着担子,游走在大街小巷的身影。
而如今,这门古老的行当,随着日渐完善的炼钢即使,渐行渐远。


裁缝
旧时缝制服装,大多是个体独自将量体、裁剪、缝纫、熨烫、试样等各项工序。原来当时做身新衣全都是量身定制啊。
而现在,改裤脚成了商场的便民活动,街头巷尾,再也看不到这样的裁缝铺了。


称匠
电子秤的汹涌来袭,使老式秤迅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斤斤计较”的这门制称手艺,不知是否能够流传下来。


箍桶匠、泥瓦匠、铁匠、锔瓷、吹糖人、捏面人、皮影戏......
这些匠人,他们并不是艺术家,为了做出好的作品,他们用一生去磨练自己的技术。
用一生,讲了一个关于人情、坚守和宿命的故事。

这些手艺,从古至今,一代代延续下来。而如今,这个环断了。


以上内容来自阿基米德FM《手艺》@吴玉芳85201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