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的糖人

 心然的原香 2020-06-18

儿时,一到过年,小街上的糖人摊子前就会非常热闹。

糖人,就是用麦芽糖掺进各种颜色捏的人。不,不仅仅是人,还有各种动物、各种植物,各种风物,只要能想象得到,只要能捏出来。如同有些地方的泥人艺术,说人,也不仅仅是人。

糖人,比泥人好。泥人不能吃,只能看。糖人,又能吃又能看。

传说,做糖人的祖师爷是刘伯温,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卖麦芽糖的老人救下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麦芽糖为了吸引孩子,刘伯温创造性地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小孩子争先购买。很多人闻讯后来找刘伯温学手艺,刘伯温一一教会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开来。

捏糖人的摊子不大,但很正经。存放麦芽糖的、放各种工具的、捏糖人的,展览糖人的,全都在小小的工作台上井然有序。甚至还留有一格小抽屉,专门放卖糖人的钱。

还有一样东西,我不能忘,就是迷你火炉,也藏在工作台里。天冷,麦芽糖得化开。小火炉里装着几块燃烧过的小木头,留有余温,用来融化麦芽糖。

想着这些细节的时候,我很纳闷,木头与火,那是不能见面的冤家。工作台里的小火炉,应是铁制。上面的小锅,那得多小啊。

师傅挑着担子,台子上插着各种颜色的糖人,随着摇晃的扁担起伏。走到热闹地方,他放下来,还没坐稳,瞬间就围满孩子。有时,也有大人。

先是看,有钱无钱的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师傅什么也不说,又是捏又是揉又是吹,一会儿功夫后,拿着金箍棒的孙悟空、挺着大肚子的猪八戒、拖着葫芦的老鼠、明晃晃的大刀、小鱼小虾等一一塑好,插在台面最高处。阳光的照射下,糖人流光溢彩,仿佛更甜了。

其中,最简单最便宜的是吹叫。一坨糖,捏成细小的圆柱形,穿几个孔,吹出的声音如鸟叫。

糖人师傅深谙孩子们的心理。一排糖人,每个孩子心里所想的都是那个最大最好最贵的糖人,而手上的钱却只能买一个吹叫。最多,买把大刀。

为了让孩子们不再犹豫,心服口服地接受大刀或者吹叫,他们绞尽脑汁地设计出了两种博彩游戏。工作台上,画着一个大圆盘,把这个圆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内画一个糖人。份,有宽有窄,孙悟空那样复杂的糖人,份儿就窄。大刀吹叫等简单的,份儿就宽些。还有空格。

转动圆盘上的箭头,箭头飞速旋转几圈后停下来,指着什么就是什么。拿着大刀或者吹叫,心里或许不甘,埋怨自己运气不好,但也愿赌服输。倘若得个老鼠拖葫芦,那心情,比如今中了八百万还激动。

如果转到空格,或者份儿与份儿之间的黑线,就什么也没有。不能让孩子太空落,师傅会拉开抽屉,挑出一坨糖,让孩子吹吹泡泡,尝尝甜味。

另一种游戏方法,叫做“过五关”。师傅手里拿着一个小铁皮筒,里面装着竹签,竹签上刻有一到九的点数。摇动竹签,抽取一支,假设是“一点”,艺人就说“一不来四”。你再抽一只,只要不是“四”,就算过了一关。每过一关,会有一个相应的糖人作为奖励。嫌不过瘾,再抽,若是“九”,艺人就说“九不来幺六”,即再抽的那支签与九加起来不能是五或五的倍数。如此这般,且每次都没有凑成五,就算过了五关。最后一关的糖人,通常是姜太公钓鱼等大件糖人作品。

有的孩子聪明,经常去看,发现了端倪。那个竹签,摩挲时间久了,表面的色泽会随着自身的纹理发生变化,形成了特色。一点的竹签什么样,四点的竹签什么样,七点的竹签什么样,他看在眼里,刻在心里。等有钱了,赶去过五关,内心里无数次历练,胸有成竹,走到最后一关,赢得了梦寐已久的“三怕”。

“三怕”,是三个糖人的组合,分别是青蛙、蜈蚣和蛇。青蛙怕蛇,蛇却怕蜈蚣,蜈蚣又怕青蛙,谓之“三怕”。即使发现了竹签的秘密,也不是每次能赢。过五关的成绩,凤毛麟角一般遗憾。通常情况下,玩转盘的多。

小赌也是赌,也就有了糖人摊子前很多大人围观的场景。大人们以为自己能干,扒开孩子,上前转一把,也一样是个吹叫。不服气,摆弄摆弄转盘后,埋怨师傅设了机关,不厚道。师傅笑笑,什么也不说。

当时小,我也觉得师傅使了手脚。长大后明白了,这是必然的。每个人都转孙悟空,师傅就不用吹糖人了。

糖人摊子前,有人转糖人,有人看热闹,有人瞟手艺。堂哥很聪明,他知道孙悟空猪八戒太难学会,就偷偷学做吹叫。反正吹叫便宜,卖的总是它,师傅总在捏。

屋后河坡上,有新鲜劲道的黄泥巴,堂哥在那里和伙伴们比赛做吹叫。照老艺人的做法,塑好形后,抠出发音孔和吹气孔,再用柳枝穿洞。这个细节很重要,粗细、角度和深浅,直接影响吹叫的发声。掌握了诀窍,堂哥做的吹叫每次得第一。

糖人吹叫是甜蜜的,泥吹叫是苦涩的。时隔多年,堂哥说,玩的就是那个兴致。

做糖人的师傅,有时在小街上摆,有时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走街串巷有风险。一次,李师傅来到一个村,放下担子,捏好糖人。围观的孩子很多,手上都只有买吹叫的钱,却目不转睛地盯着猪八戒背媳妇。有调皮捣蛋的,忍不住了,推搡起来,想浑水摸鱼。李师傅见势不妙,挑起担子转移。没想到这些孩子却不依不饶,捡起砖头瓦块,追赶李师傅。

孩子们年纪小,不懂得师傅的艰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小小一个摊子,看起来是一坨糖信手掂来的几个玩物,却需要艺术家的天赋、时间的历练和努力的付出。

一晃经年,我已多年没有见过故乡的糖塑艺术。听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糖塑艺术登上了杂志走进了电视。听说,它一直存在着,春节唱戏的时候,还有老艺人挑着担子赶戏场为孩子们捏糖人。随随便便,孩子们就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的那个糖人。容易的同时,也一并没有了难忘的记忆。

(说明:本文的抽竹签过五关游戏,我记不起来,细节来自于故乡人曾凡义老师的文章。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