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青年中医的连载——中医之路(3)

 xyf4345 2016-05-28

      上篇讲到,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这片热烈的土壤中,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建筑医药等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医学理论基础也在不断研讨中逐步完善,大家平地而坐,各抒已见,《黄帝内经》中的大部分内容,大约便是这样汇集得来。


     《内经》之成书,非一时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广泛认为是战国时期的产物,一部分出于汉代,是中医学早期具有总结性的代表作,奠定了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其博大的内容和重大的意义,我就不再赘述,我们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内经》,那就是《内经》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从文风文体来看:

    《内经》托以黄帝之名冠书,这样的方式,可谓屡见不鲜,且不必说文王演《周易》、仲尼作《春秋》之谈,把创作权归于古代名人,非古代学者功力不够,学问不精,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崇古意识作怪。诸子百家为了把自己的学说和主张说成真理,都力图将自己的学说“古化”。为了使自己的理论为人接受,都不遗余力将其来源和根据“古化”。儒家极力美化尧舜,道家极力推崇轩辕,似乎越古越有威力,成为一种时尚,且后学者对此深信不疑。

 

翻开《黄帝内经》,书中多借黄帝与雷公、岐伯等人的交谈阐述观点,这样的文风也颇有时代特色,春秋战国时期,除去三代流传,经孔子删定的《诗经》、屈原的《离骚》等少数作品外,极少专门写景,风花雪月的内容更是几乎没有,诸子的不朽文章,不仅内容务实,从文体而言,除去语录体外,如《内经》这样的问答式特别流行,不管主客之间,还是师徒之间,一问一答,问题集中,观点针锋相对,哪怕是自己假设的问题,也是树立了一个靶子,不论回答还是批驳,有的放矢。

 

再从内容含义来看:

《内经》中关于脏腑许许多多的论述,有着惊人的准确性,如食管与肠的长度比据《内经》为1:35,现代解剖测量结果为1:37。《素问》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这一认识比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早1000多年。《难经》云:“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肝独有两叶”“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等等。


 这不得不承认其背后浑厚的解剖学成就,畜牧业发达,无数次的屠宰动物观察动物内脏,在对比中产生了一些质朴的认识,战争与刑罚,也必然有助于对人体的了解。


关于早期的解剖,再来看看《史记》中的几段话,太史公对上古神医俞跗的描述:“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这一描述虽不足为凭,但观其解剖程序,自外而内,一层一节,分明有序。《灵枢》也有类似的记录:“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在《内经》整体观的耀眼光环下,解剖知识藏在《内经》中,显得默默无闻,但着眼于此,就会明白,正是由于当时缺乏科学全面的认知手段,所以只能在本性的驱使下,必然去靠思辨来推测表象与内在本质间的联系,去编织现象间的联系之网。


可想在无数个日夜中,先贤们将这个时代所属的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引进医学领域,并在一定解剖、病理、医药经验的支撑下,将这些理论与医学结合,并能达到入微的境地,细致的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和诊疗原则。在这种朴素思辨观下产生的中医学理论,也天然的孕育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思想,使后世的医家,即使在科技欠发达的漫长岁月里,也能够克服许多局限性、片面性。

  

讲完了政治课,下面总算可以讲故事了!


首先,在职业医生出现之前,于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医学分科,在《周礼·天官》篇中记载,周代有医师、食医、疾医和疡医等。其中,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是主持卫生行政的官员;食医“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等”是君王的营养保健员;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是现代内科医生的角色;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等”分工治疗外伤科疾病。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医师”的出现,但周礼作为战国时人追记西周所作,且关于“医师”无事例记载,所以我(嗯,就是我)认为,西周时期,虽然出现了医疗公务员,但“医生”作为独立谋生的职业,当是出现在春秋时期。


职业医生的出现,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医学家开始以研究总结医疗经验为毕生的专职,他们细致观察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总结解剖知识、药物知识,坚定地同巫医鬼神决裂,并揉合百家争鸣中各家的先进思想,用以概括医学理论,发展医学理论。可以说,职业医生的出现,使得祖国医学正式迈上了快速发展的科学道路。


由相信巫祝桑田到相信春秋时名医医缓,这是公元前576年晋景公观念的转变,《左传》记载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晋景公病笃,召桑田巫求治,桑田巫占卜后对景公说:“卦上讲,您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子了”。景公听了自然很是不爽,因秦国多良医,秦晋又有姻亲,便派人到秦国求助,秦伯派出了医缓为景公诊病,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景公又做了个梦,梦到自己的病变成了两个杯盏大的小人,其中一个小人对另外一个说:“医缓赫赫有名,他如果来了,我们是不是要被消灭了?”另一个小人说:“别怕,我们一起藏在肓之上,膏之下,那里针药不能及,能把咱爷们怎么样?”两个小人言罢携手一跃,跳入景公胸腹中。待医缓到来后,便为景公诊病,一番检查后,对景公说:“您的病没有办法医治了,病在膏肓,攻之不可,药之不至,不可为也!”景公听后不禁感叹:“真乃良医也!”还重重赏赐了医缓。这便是成语“病入膏肓”的由来。


《左传》还记载了医和的故事,晋平公染疾,求助于秦,秦国这次又派出了以医和为首的国际医疗救援队,医和诊毕,对晋平公说:“因为纵欲过度,您得了蛊病”。晋平公反问:“那就不能再近女色了?”医和回答道:“天地有阴、阳、风、雨、晦、明六种情况,自然界有四时、节气之分,任何一种情况过度都会令气候时常,令人体生病。人的欲望也是同理,您既不节制欲念,生活又不规律,能不生病吗?”


现在看来,虽然不能说医和、医缓关于疾病的论述多么的完善,但就当时而言,他们的理论在与巫术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医和对于晋平公蛊病的分析中,明确排除了鬼神治病,强调了不节制女色,不规律生活的危害,阐述了致病的内因、外因及其偏盛偏衰的影响,初步构建了中医的病因学说,打破了病因的唯心论。


职业医生的出现,使巫术和医学明确分立,这是一项伟大的变革,完成这一变革依靠的绝不仅仅只是秦国的医和、医缓,必然有着许许多多的医和、医缓同心同德为此呼号的斗争过程。同时期的名医扁鹊,也提出著名的“六不治”原则,其一便是“信巫不信医”者不治。在《黄帝内经》中:“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是说与那些迷信鬼神的人,是没有办法同他们探讨高深的医学道理的。这些坚定的意志和态度,说明这个时代的医学家们,已坚决的同鬼神治病的谬论和唯心迷信的观念决裂了,中医学在医和、医缓、扁鹊、《内经》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鬼神观念统治医坛的情形。


说起医和、医缓、扁鹊这些神医,小伙伴们马上来了兴趣:挖掘机技术哪家强?额,开个玩笑,神医技术哪家强?其实这个问题不但没有答案,问题本身也没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呢?


历史上的神医那是不绝如缕,如神医扁鹊,众所周知,喝了上池之水后,双目拥有了透视功能,一眼可以望穿五脏六腑,问诊切脉不过是摆个pose;医圣仲景,看了病人一眼,就断言其二十年后眉落半年而死;药王孙思邈的传奇是给长孙皇后悬丝诊脉;钱乙用一滩黄泥巴治好了皇太子等等,这些故事有的被正儿八经的记在史书里,更多的是在坊间被添油加醋的渲染一番。


古代的神医传说还有些“真善美”的调调,当今的“神医”大都变了味,还五花八门:大师王林凭借一些变蛇的下三滥把戏,最终竟能骗到卫生部长去找他看病。纺织工人张悟本凭借“绿豆茄子”登上央视的讲坛。医盲刘有生把各种癌症的病因统统归为“生气”,只要患者忏悔,病就好了。


这样的“神医”、“高人”许许多多,传到了你的耳朵里,那个个都是起死回生,不打针不吃药轻松搞定各种“疑难杂症”的世外高人。偏偏,居然,竟然,可气的是,他们大都打着“中医”的旗号去招摇撞骗,我去你奶奶个腿儿。


如今看来,中医中药正在被市场慢慢烙上“神”的印记,中医市场也正在被过度消费,有人叫嚣,有人炒作。这时常令我回想起当汉文帝询问淳于意:“诊病决生死,能全无失乎?”淳于意答道:“时时失之,臣意不能全也。” 天地赠与我们生老病死的无常,然而,世间却并没有那么多的神医神药。所以,“朋友,拎拎清好伐~”!


敲黑板,现在,“神医神药”存在的土壤十分丰厚肥沃,但所有真正懂得中医、热爱中医,而又有起码的历史常识和科学精神的人,都不能容忍如此破坏中医学的形象,损毁中医学的声誉!



下次更新(暂定每周5),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