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钟离绝遐之万语 2016-05-28

【附】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摘要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說文解字 篆體字) (六書通 篆體字) (金文)甲骨文密码【甲骨密码】【其他解读】付,表示交出。附,金文=(付,交出)+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


(說文解字 篆體字)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六書通 篆體字)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金文)

甲骨文,象形文字,金文,篆文,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密码


【甲骨密码】

【其他解读】
付,表示交出。附,金文=(付,交出)+(臣,低首为奴),表示割地称臣。造字本义:割让土地,作为属国向强国称臣。篆文将金文的(臣,臣服)改成 (阜,石阶山路,代表江山版图),强调割让土地。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附,附婁,小土山也。从阜,付聲。《春秋傳》曰:"附婁無松栢。"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附,附婁,小土山。字形采用"左耳旁"(阜),"付"是声旁。《春秋传》上说:"小土山上没有松栢之类的参天大树。"
 

文言文名句摘抄


①动词:割让土地,归依强国。 (附庸      /      怀敌附远) 
              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 . 王制》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史记 . 魏公子列传》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汉 . 贾谊《论积贮疏》 
              齐人勿附于秦。------宋 . 苏洵《六国论》
②动词:顺从,跟随,应和,从属,依从。 附和 附会           附丽 附着          附属 附庸          /          依附 
              如涂涂附。------《诗 . 小雅 . 角弓》 
              是故涂不附。------《考工记 . 轮人》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
③形容词:顺带的,从属的。      附近         附笔 附件 附则 附睾         附小’ 附中’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 杜甫《石壕吏》
④副词:顺带地,从属地。      附白 附录 附注 附带 附加 附设 
              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马中锡《中山狼传》
 

        

【陶】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2016-05-28   来源:甲骨密码   评论:0 点击:2 【繁體版】

摘要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說文解字 篆體字)(金文) 甲骨文密码【甲骨密码】【其他解读】陶,金文=(阜,山地)+(两个 "人 ",代替很多工人)+(两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


(說文解字 篆體字)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金文)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密码


【甲骨密码】

【其他解读】
陶,金文=(阜,山地)+(两个"人",代替很多工人)+(两个"土",代表大量黏土),表示很多工人在泥池中踩踏黏土。有的金文省去"土",在"人"的上方加指事点,表示踩踏时溅起泥浆。篆文=(阜,山地)+(人)+(缶,用杵棒特殊器具制作圆形的陶器),突出制瓷主题。造字本义:许多烧瓷匠人在山中的泥池中踩拌黏土以便制作瓷器。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陶,再成丘也,在濟陰。从阜,匋聲。《夏書》曰:"東至于陶丘。"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陶唐氏。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陶,第二次堆成的土丘,位在济河北面。字形采用"左耳旁"(阜),"匋"是声旁。《夏书》上说:"……(某地)东抵于陶丘。" 陶丘有尧城,说明尧帝曾经居住在陶丘,因此尧帝也号称"陶唐氏"。    
 

文言文名句摘抄


①动词:踩拌黏土,烧制瓷器。   陶冶 陶铸           陶工 陶人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陶,作瓦器也。------《玉篇》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 . 仲冬纪》 
              陶子河滨。------《吕氏春秋 . 慎人》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治。------《孟子 . 滕文公上》 
              万室之国,一人陶。------《孟子 . 告子下》 
              譬若陶人之埏埴。------《淮南子 . 精神》 
              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②名词:用黏土烧制成的瓷器。    陶瓷 陶器 陶罐 陶管 陶瓦 陶塑 陶俑 陶土         陶醉        /        彩陶 
              器用陶匏。------《礼记 . 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 . 仲冬纪》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治。------《孟子 . 滕文公上》
③动词:用浓厚的良好气氛感染、影响。     陶化 陶育       /       熏陶      乐陶陶 
              共陶暮春时。------《文选 . 谢灵运 . 酬从弟惠连》 
              何以称这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乐陶陶 
              延师择友,陶成佳士。------范景文《贺王甥申之首入泮宫序》 
              似这雪,农夫每喜年丰乐乐陶陶,争如俺,神仙每玩瑶华散袒逍遥。------元 . 朱有炖《十长生》 


【田,畀】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2016-05-28   来源:甲骨密码   评论:0 点击:3 【繁體版】

摘要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田:(金文 ) (甲骨文)畀:(金文) 甲骨文密码【甲骨密码】田:田園。【其他解读】田,甲骨文在一大片垄亩上画出方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

田:
(金文 )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畀:
(金文)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密码


【甲骨密码】
田:田園。

【其他解读】

田,甲骨文在一大片垄亩上画出方格,表示阡(竖线代表纵向田埂)陌(横线代表横向田埂)纵横的无数井田。有的甲骨文像畸形的地亩。有的甲骨文将阡陌(无数的纵横田埂)简化为一纵一横。造字本义:阡陌纵横的农耕之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田,陳也。樹穀曰田。象四囗。十,阡陌之制也。凡田之屬皆从田。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田,纵横摆列。种谷子的地方叫"田"。象四个"囗"。字形中央的"十",表现的是阡陌纵横的格式。所有与田相关的字,都采用 "田"作边旁。    

 

文言文名句摘抄


①名词:阡陌纵横的农耕之地。 田畴 田地 田埂 田垄 田亩 田野     田头 田间           田赋 田契      田家 田舍     田园 田庄      田鸡 田螺 田鼠        田径      /     稻田 井田 农田 水田 梯田        肥田 耕田       良田 丹田       平田 下田 造田 种田         

              田,树谷曰田。------《说文》 
              田,种禾稼也。------《一切经音义》 
              已耕者曰田。------《释名 . 释地》
              后稷为田。------《管子》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诗 . 齐风 . 甫田》
              大田多稼。------《诗 . 大雅 . 大田》 
              田畴荒芜。------《国语 . 周语下》
              令民得田之。------《汉书 . 高帝纪上》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刘向 《说苑》
②名词:分块作业的天然气场地。   /       煤田 气田 盐田 油田
③动词:打猎。 (假借义,本义是"畋")   田猎  
              不敢盘于游田。------《书 . 无逸》
              叔于田。------《诗 . 郑风 . 大叔于田》
              宣子田于首山。------《左传 . 宣公二年》 
              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见丘。------《左传 . 庄公八年》 
              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韩非子 . 难一》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淮南子 . 本纪》  

【畴,疇】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2016-05-28   来源:甲骨密码   评论:0 点击:0 【繁體版】

摘要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說文解字 篆體字)(六書通 篆體字) (甲骨文)甲骨文密码【甲骨密码】【其他解读】畴,甲骨文以 "寿 "代 "畴 ",以时间的无限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


(說文解字 篆體字)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六書通 篆體字)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密码


【甲骨密码】

【其他解读】
畴,甲骨文以"寿" 代"畴",以时间的无限延伸,代替空间的无限延伸。有的甲骨文=(即"寿",表示无限延伸)+(田,庄稼地),造字本义:一道道连绵不尽的田垅。篆文将两款甲骨文字形相综合。有的篆文的"寿"加"老" 加"口"。"寿"有连绵不尽的意思,所以聚签为"筹"*  ;广田为"畴";大浪为"涛"*  ;大帐为"帱"。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疇,耕治之田也。从田,象耕屈之形。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畴,垦耕稼啬的田地。字形采用"田"作边旁,字形像农夫在田间躬耕的形态。
       

文言文名句摘抄


平畴         田畴         范畴

畴,耕地也。------《苍颉篇》
畴,耕治之田也。象耕屈之形。------《说文》
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礼记 . 檀弓》
感平生于畴日。------丘迟《与陈伯之书》
取我田畴而伍之。------《左传 . 襄公三十年》
田畴荒芜。------《国语 . 周语 》
修农圃之畴。------《汉书 . 萧望之传》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甫,痡,匍】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2016-05-28   来源:甲骨密码   评论:0 点击:0 【繁體版】

摘要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甫:(金文) (甲骨文 ) 痡:(說文解字 篆體字)匍:(金文) 甲骨文密码【甲骨密码】【其他解读】从甲骨文字形看 "苗 "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


甫:
(金文)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 )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痡:
(說文解字 篆體字)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匍:(金文)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密码


【甲骨密码】

【其他解读】
从甲骨文字形看"苗"是培植在田地里的成片的花草;"邦"是种植在地界上高大茂盛的草木;"甫"是培植在田地里的单株花草。有的甲骨文=(屮,植物)+(皿,陶盆),表示盆栽植物。造字本义:盆栽花草,观赏盆景。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以"用"(桶)代替"皿",表示以桶代陶,栽培花草。有的金文以"父"代"屮",表示男子从事盆栽工艺。篆文承续金文字形。至此,"甫"的"屮"形、"田"形完全消失。当"甫"的"盆栽花草"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囗"另造"圃"代替。古人尊称持斧伐木的力士为"父",尊称种植花草的智农为"甫"。   
--------------------------------------------------------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甫,男子美稱也。从用、父,父亦聲。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字形采用"用、父"会义,"父"也是声旁。  
 

文言文名句摘抄


①名词:盆栽花草,观赏盆景。 本义由"圃"代替
              东有甫草,驾言行狩。------《诗 . 小雅 . 车攻》
②副词:刚刚。    /      惊魂甫定 年甫二十
③名词:远古对有农艺的男子的美称。 该义项消失。
④名词:古代对有才艺的男子的美称。   /     神甫  台甫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所当。------《仪礼 . 士冠礼》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明 . 魏学洢《核舟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