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报关程序将迎巨变!上海下月起先行试点

 houliao 2016-05-29


文章转载自搜狐公众平台入驻媒体上海观察

上海首次承办国际报关协会同盟(IFCBA)两年一次的国际会议。会上,海关总署透露,正在全力实施《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预期在2020年完成改革。今年6月起,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将率先在上海启动试点

 

着力打造国际贸易中心的上海5月18日“双喜临门”。首先,时隔10年,国际报关协会同盟(IFCBA)两年一次的国际会议再次“花落”中国,这是上海首次承办如此高规格的国际报关行业盛会。

 

在会议的“新政策”主题演讲中,海关总署政法司司长陈旭东送来另一喜:今年6月起,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将率先在上海启动试点,为中国海关力争在2020年实现一体化通关管理的愿景“打前站”。



归类、审价等可以放行后再做


会上传出消息,目前中国海关正在全力实施《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预期在2020年完成改革,届时货物通关将更加便捷、高效,贸易安全程度也将大大提高。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具体而言,主要由“两中心、三制度”构成。据陈旭东透露,两个中心分别是风险防控中心、税收征管中心,三个制度分别是创新报关审核、税收征管的管理模式,以及创新协同监管制度。 

据介绍,改革前,企业要先进行申报,再归类、审价、原产地审核,经查验后才能放行,然而归类、审价和原产地审核等事宜往往费时费力,加长了通关的周期。其实,通过对风险等要素的审核,对于一些诚信的企业,上述事宜可以在放行后进行。


据透露,此次改革明确的方向正是“一次申报、分步处置”。改革后,企业经过一次申报,先由口岸海关分析验证货物品名、数量、禁限等准入属性,排查准入风险后,企业自缴税款或凭担保先放行货物,放行前需现场验估的,可通过取样等手段存证后放行;放行后,再由属地海关分析验证货物归类、价格、原产地等税收属性,通过批量审核与验估、核查、稽查等,完成货物放行后的税收征管作业。

 


从“要我缴税”到“我要缴税”

 

创新报关审核管理模式的同时,税收征管方式也将进行改革。记者从内部人士处获悉,税收征管方式改革前,企业在报关后,由海关对企业申报的归类、价格、原产地分别采取依法“审核确定”、“审查确定”的方式,在“确定”上述要素后确定一个应缴税款并开具税单,企业凭海关确定的税款进行缴税作业。

 

改革后,海关的管理模式不再是逐票“确定”企业申报要素是否正确、准确,以及税款有多少,而是除企业报关以外,由企业自主按照法定规则申报归类、价格、原产地,按照法定规则计算应缴税款并自行办理支付、税单打印。

 

“就好像开车,原本走的是一条笔直的马路,遇到一个红灯(业务节点),就必须停下来,等待海关进行相应处置后,方可通过;而改革后,就好像开上了高速公路,只需要一口气办好报关报税,海关一下指令,就能通过‘卡口’,疾驰起来。”该人士表示。


 

全国报关百强45家在上海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选择在上海率先启动试点,上海显然成竹在胸。

 

“首先,上海作为中国对外贸易最大的口岸,拥有雄厚的报关产业基础。”中国报关协会会长刘文杰介绍说,截至2015年,上海共有81850个报关单位,占全国总数的9.94%;有报关企业1619个,占全国总数的14.53%。其中,全国进出口报关单数量排名前100位的报关单位,有45%在上海关区注册;业务量最大的10家报关单位,上海占了8席;全国约14%通过AEO高级认证的报关单位和企业均注册在上海关区。


数据来源:《中国报关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6年版)》制图:陈玺撼 左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