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印润版液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转载)

 宽宽r700 2016-05-29

 胶印是利用油、水相斥的规律,在同一平面印版上构成图文及空白部分,对印版既提供油墨,又提供润版液,通过版面图文有选择地亲油斥水,空白部分有选择地亲水斥油来进行印刷,所以润版液在胶印中的地位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下面就简单说说影响润版液稳定性的因素及印刷中使用不当产生的问题。
  我们常说的胶印中要用到水,这水并不是我们平时的自来水,它是有很多成分构成的化学溶液,传统意义上的胶印和润版液是共存的,润版液的要求是酸性的低表面张力的液体,它在胶印中的作用中主要是,保护空白部分不被油墨沾脏、修复受到磨损的版面、清除空白部分的油脏、降低印刷机的温度等,且这些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指水中含有钙盐和镁盐的程度,水的硬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如将水中的盐类折算成CaCO3CaO,以CaCO3CaO的含量为标准;水的总硬度现常用mol/L表示,即每升水含氧化钙的摩尔数或消耗EDTA的摩尔数。润版液中的钙镁离子主要来源于水,除此以外,纸张涂层和油墨也会带入一些金属离子。
  2.pH
  pH值是溶液或物质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润版液pH值对油墨转移的影响很大,是控制润版液的重要指标。现今所用PS版的版基多为金属铝或锌,金属铝和锌是较为活泼的两性金属,它们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所以润版液的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与版基发生化学反应,这样它不仅不能修补印版磨损的亲水层,反而会加剧印版的磨损,因此,润版液只有保持适当的pH值,才能具有良好的洁版、去污和不感脂能力。印刷过程中油墨的乳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油墨转移所需要的。但是过度乳化就会造成油墨墨丝过短,影响油墨转移质量,而润版液的pH值过高和过低都会加剧油墨乳化,影响生产。润版液pH值不当还会影响水辊及橡皮布使用寿命,腐蚀机器。

3.表面张力
  从分子间吸引力来看,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缺少一部分能产生吸引作用的分子,从而出现了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吸引力即表面张力。润版液要在印版空白部分铺展润湿,就要满足:
  S=γSG-γLS-γLG≥0
  式中,S为铺展系数,γSG为印版空白部分过剩自由能,γLS为润版液与印版间的界面张力,γLG为润版液表面张力。
  由上式可知,γSG越大,γLSγLG越小,润版液的铺展润湿性能越好。因此,采用表面张力小的润版液,可用较少量的润版液实现水墨平衡。但润版液表面张力并非越小越好,应能与油墨表面张力相平衡,避免两者互相浸润,加剧油墨乳化。润版液表面张力一般控制在(4.05.0×10-2N/m以下。由于水的表面张力高达7.2×10-2N/m,因此需在润版液中加入酒精或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改善润湿性能。
  4.电导率 
  水中可溶性盐类大多以水合离子存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阴阳离子以相反方向移动而传递电荷,产生导电现象,其导电能力的强弱用电导率表示。测量溶液电导率的方法通常是测量插入溶液两极间的电阻。电导率与离子浓度、迁移率和温度有关,电导率与离子数量成正比。纯水的电导率接近0。润版液因含有酸、盐等电解质,各种离子的浓度及稀释用水的硬度都会影响润版液的电导率。润版液原液的浓度可直接反映在润版液的电导率上,对于相同浓度的润版液原液,用不同硬度的水稀释,由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不同,将直接影响润版液的电导率。

  5.油墨乳化
  乳化是水被分散到另一种与之不相容液体中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可能生成O/W型乳状液,也有可能生成W/O型乳状液。O/W型乳状液对胶印印刷品的质量及胶印生产的正常进行危害极大,它会使印刷品空白部分起脏,发生水冲现象;使墨辊脱墨,油墨无法传递。所以,在印刷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种乳化现象发生。而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不仅利于胶印油墨传递,而且油墨黏度略有下降,能改善油墨的流动性,有利于油墨向纸张转移。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润版液的浓度对印刷质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添加不足或是过量都会引起印刷质量的问题,如果添加不足,则:不利于水墨平衡;机器启动慢;存在有机微生物污染的威胁;增加金属件锈蚀的危险(除锈剂不足)等。如果添加过量,则:不利于水墨平衡;油墨乳化过度;乳化过剩所生威胁;水辊粘裹油墨;油墨反馈到水斗液中;使墨辊上的油墨黏度降低;增加对纸张涂层的消溶;增加橡皮布上堆积的油墨;降低pH值;增加腐蚀威胁(酸性较强)。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