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物扔得彻底,人生才会尽兴

 不倒翁的哀伤 2016-05-29

我似乎从小就是一个念旧的人。

每年到开学的日子,新的课本发下来,旧的课本就会被自己码得整整齐齐,连同用过的作业本和考试卷,一起被放置进废弃的一个塑料柜里。随着年级渐长,书本及各种学习材料累积越多,柜子很快满了。

每次都是妈妈在客厅喊,收废品的下午要来,你柜子里的东西要不要整理一些出来,要不你看新发下来的课本你要放到哪里去?

我的卧室很小,除了一张床,一个书桌,还有装满旧书的柜子,床底下也不可避免用来放置已经无法装下的书籍。

这种不愿舍弃的累积到了高中阶段达到了无法再往里填充的顶峰。高三毕业时,才发现平时课本和材料都堆放在课桌上,没有预料到原来将它们搬回家后,整个床铺都是满的。

不得已,收拾出了那些较为空白的练习册,练习卷,作业本,以及一些自然、思想品德、卫生、数学等之后可能再也不会回看的,于我而言情感寡淡的书籍。

我回想起这个阶段,常常是惊讶的。在我还是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时,我就开始捍卫起了每一学年涂抹在书本里的字字句句,觉得这些说不定再将来的某一天回看都是美好的回忆。

似乎很小,我就在做着总有一天等我白发苍苍,坐在床头,回顾年少时期的梦。而这梦里的一切到那时候我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全部记得,所以每个阶段每个可能性的载体我都不会错过。

这种对于旧物的积累癖,从课本,日记,一直到男生送的礼物,纸条,笔友的信,以及初恋的情书。

初中之前的我,个子小小的,是女同学喜欢围着一起玩的小女孩,他们都无一不喜爱无忧无虑的人。他们一直认为我是那样的孩子。

可转身背离他们,我觉得自己心事越来越重,越来越不快乐。我去找班主任倾诉,班主任眼皮都没抬,边批着考卷,边笑着说,为什么好好的快乐公主不当,却要忧忧愁愁,那不是你啊。

然后其他几个老师以及旧日熟识的同学都是如出一辙。他们觉得你的忧愁明明就是自寻烦恼,你也说不出具体不开心的缘由,旁人无法理解,而自己找不到答案。

所以连同安慰也就变成极为轻飘飘的打发。进而陷入越来越觉得没有人理解自己,而自己也显得更加心事重重的状态。

那时每日回到家里,坐在书桌前,一转身就能看到上学期,甚至上上学期的课本,其中有几处某个同学借去后的涂鸦,随手打开来,就能浅浅回味上一小段。

已经锁上的抽屉里,保存着初一年开始第一个男生写的告白信,以及那些骑着自行车追着你硬要给你送伞的痞子男,那个学习极差的男生,总是坐在走廊上,远远看到你的身影就让身边的同学喊着你的名字,然后冲上去递给你情书。

情书的内容通常都不高明,从哪个明信片上摘抄下来的文字,落款最后都是“永远喜欢你的某某”。

你看都不看,揉了揉,揉完却也揣进兜里带回家,然后锁进了抽屉。在每个温习课文的空档,你又会无意间拉出来,抽出其中的一张,看得又苦恼又生气,却也因此有了更加细微的感受变化,比如对于爱情的想象和向往。

我曾经做过的,最为仪式感而且在旁人看起来完全不可理解的事,便是在某个阳光极好的周末午后,将那个自己讨厌的男生所写的所有书信,通通放在车篮子里,然后气势绝然地骑着车前往镇上唯一的一条大溪流。

途中还碰到了同班的女生,她问我去哪里,我说去丢掉不想要的东西。她看看我,再看看篮子里的信,脸上的表情写满了纳闷。

然后那个下午,我就在那条溪流边,一边撕着信,一边放入水中随波逐流。那个画面至今想来,矫情至极,像极了黛玉葬花,也只有怀春的少女能干的事,而关键是,我所怀的与所要丢弃的书信毫无关联。

记得很清楚,那天丢完,骑车回家的路上,夕阳极好,我忽然觉得有件事情被自己放下了,身心感觉轻盈起来。

在我还没有清晰意识到自己很大一部分的苦恼来源于将很重要的一部分时间花费在回望上,我已经蹉跎在了高中战场。

在那里碰到了自己喜欢,而对方也喜欢自己的男生。

在那个阶段,初中时候那种隐隐约约的心事重重到了这里忽然就演变成了巨大无比的石块。每天就像压在胸口,沉重得喘不过气来。

很多从初中开始就是同班同学的好友,会私下跟我说,我好像变得多愁善感了。有些同学甚至觉得我好像很阴沉,心里装满了别人看不懂的事,看不透,猜不着,厚重得让人不敢亲近。

那时候的书包里,除了每日的所需的材料,还有就是会有专门的隔间装着喜欢的男生写的书信。

书信越来越多,装到高中毕业,装到我们到了不同的大学,经历不同的生活。

我后来才知道,我一直无法放下,是因为我一直随身带着,我每时每刻都没有忘记,因为那些字句都刻在脑海,而且还有迹可循。

这些书信的一部分,在高中毕业的某一天,丢了。那段日子,也是我们若即若离的一段时间,我跟疯了一般,四处寻找。我明明记得它们就装在我书包的暗格里,拉了拉链,怎么就会不翼而飞?

从那个暗格延伸到了家里的每个可能存在的角落,然后翻箱倒柜,找了将近半年之久。因为不相信它会丢失,只要有可能遗漏的角落就丝毫不放过,哪怕是突然想起,哪怕可能性只有百分一不到。

那种丢失的过程就像慢慢接受有一双手从你眼前挥别,而后慢慢后退,退到你再也看不见的远处,你再也触及不到,就像他再也不可能一如从前一样对于一个学不会放下的人,这种丢失也就像被人从脑海里徒然擦去了一大块记忆,空白是令人恐慌的。

可神奇的是,也是在那次的丢失里,我渐渐少了对旧物回味,除了唏嘘于一场粗心的过失,剩下的便是开始学着安慰自己,也许是时候从新开始了,那些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自己,也许不必再惋惜了。

就像那时的好友跟我说的,给心灵腾个房间。都满了,别人进不去,其实你自己也出不来,不是吗?

父母镇上的房子搬过一次家,那段时间我刚毕业找到了工作。无法抽开身,父母请人搬了家。

等他们收拾好,等我休假回家时,才发现我从小到大积累下来的旧时课本,从一年级到高中,那些有印象的考卷以及作业本,通通都被当成废品卖掉了。

而房间里那些旧时同学送的物件,水晶摆件,画框,沙漏,通通被帮忙搬家的大人挑走了,挑回去送给自家的小孩当玩具。

唯一剩下的是毕业前夕,从大学里打包回来的相对簇新的课本。

那天父母说,你的那些有用的书籍我们给你收拾起来了,在那个柜子里。我打开来看时,翻着那些除了印刷体外别无其他的书本,内心难过得无以复加。

那些更有用的书籍没有一本存在,在他们眼里泛黄的,甚至看起来还有些破烂不堪的书早已经是废品了。而他们不知道,它们于我而言才是更加重要的东西,是我曾经经历过的岁月,我或许已经遗忘的岁月,能够证明我真实活过的岁月,通通被他们论斤卖掉了。

多少个夜里,我的脑海里满是收破烂的三轮车,车夫手里的那杆秤,以及弯钩下摞得完好的书籍,一本本被他从手掌间一甩,甩在了堆积如山的破烂上,也许到了他的王国,它们就成了堆积在其间的一小撮再也分不清是什么东西的破烂玩意。

这个结果让我每每忆起就会无比心痛。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常常恐慌于自己终于是要成为一个没有回忆的人了,没了这些载体,就像经历过的岁月里被偷走了一些年。

那些我回望时,总觉得有很多故事,很多人,很多细节,还能供我深扒出一些感受的东西,通通都找不到了。

于是更加想珍视还留存在手边的一些昔日旧物,日记本,书信,书籍,旧时的衣物,旅行箱,围巾……在我意识到他们已经多到我无法一一历数时,他们几乎堆满了我每次住处的角落。

每一次搬家,就像要经历一场大浩劫,在我将物什一一打包整理后,将它们一一搬出,从前一天夜里,到第二天一早,东西一包包堆在楼下的时候,朋友常常是震惊的,他们通常会极为惊恐地问我,为什么你一个人能有一家子的东西?

进而他们会说,有些不用的根本可以扔掉啊。

我回头看了看行李包,认真地问,哪一件可以扔掉?

朋友们便会语塞。在他们眼里,那些根本不会再穿的衣物,不会再看的书籍,再也用不上的旅行箱,围巾,甚至是回望也毫无意义的书信就是丝毫没有再保留在身边的必要。除了徒增了每次搬家的负担,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了。

某日,跟好友聊天,说起某次帮我搬家的经历。他跟我说,有些东西你不丢弃的话,所背负的就会更多,看起来好像你需要从中有些灵感,可潜移默化中不也给你自己增添了无法迈过过去的障碍了吗?你一直背着他们负重前行,到头来除了把自己搞得阴郁和忧愁,其实正面的也没多少,不是吗?

与其要这样的记忆,不如将它们都暂时忘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

朋友的话,我自然没有在那个当下马上领受并立即去执行。

可旧时旧物旧人旧回忆,不是你想要保留,想要珍藏,想要回味,它们就能如你所愿完好留存的东西。它们中的一些也许在某次你不经意的瞬间被你丢失了,也许在搬家的过程里,在太多的箱子和行李包中,在混杂的情况下遗漏了,也许不小心留在某个角落,被潮湿腐蚀着,最后不是你主观丢弃了它,而是它们默默远离了你,回到它该回的地方去,只是不再待在你的角落。

想起这些,是因为周末回家时,先生Lee的父母又整理出了一大堆他少年时的旧物,而且绝大部分是衣物,随便拿出一件都是完好无损,而且被他们洗洗晒晒,晾出了新鲜的味道。他们将其一包包搬出来,让Lee带回自己家。

Lee脸色是为难的,那些衣物早已过时,也不见得会再拿出来使用。但老人是好心,而且一直简朴地生活着。他也便没说什么,将它们都带了回来。

回家时,听Lee跟我说,这里面的哪件是他在那年什么日子买的,其中的哪件是当时的限量版,以及某件是他当时的最爱。

过了一会,他问我,还有柜子可以屯放它们吗?

我说,你还穿吗?如果不穿了,要不捐出去吧,有公益组织长年在收这些旧衣物。

Lee回头踌躇了一会,摇摇头,回我说,以后再说吧,我还是先收起来。

这些旧衣物是Lee目前除了书籍外仅存的旧物,其他的如孩童时的玩具,早已被老人们一一打发送给亲戚家的孩子了。Lee某次说起他曾拥有的小汽车,那些在柜台前哭泣不走,死也要买的情绪,说起来语气都要停顿好几次。

所以他想留下这些,我便不再说什么,继而埋头看书了。

过后我在想,也许这就是旧物于每个人的意义吧,在它们还新鲜,自己还无法割舍下最后一丝情愫时,有个安置它们的地方,即便自己可能再也不会重新打开它们,但还残余不舍的那一刻,最后一次将它们收在还空余的角落也便是自己对它们尽最后一丝反馈了。

当你将它们放在了除非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去找寻的杂物间角落,其实也说明,你已经渐渐放下它们了,这个举动不过是在说明你与过往的一个告别,是一场非正式的仪式,在你内心深处进行着,不管你承不承认。

前几天,我要写些东西,想从旧物里找一些素材时,才发现手边上存有的一些其实早已烂熟心里,不经由他们也能自然而然忆起,而有些物件甚至于没有继续收藏起来的必要,那些堆积得拉不开的抽屉,我都不知道到底都装了什么。

以前我以为没有了他们,我的生活一定无法完整地过下去。可渐渐的,随着年事渐长,我越发从不断丢失的过程里获得了某种轻松,我不再那么纠结于过去,其中的某个细节,某个人的语言,嘴角和手势,我不再那么看重曾经经历过的不愉快,相反,有些错位的回忆,让我常常忆起那个过程中有过的十足快乐的几个瞬间。

我变得越来越不惧怕独处,因为不用再在独处的时候频频回忆过去,很多时候,我常常窝在沙发里,屋里亮着台灯,满脑海就只有当下的一刻,我该看点书,看部心念已久的电影,听会音乐……

谁说过的,生命如同一段旅程,只有肩上行囊轻了才能走得更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放下许多不必要的东西。

道理谁都懂,可真要做到,却花上了漫长的时间。有些改变也许岁月变迁让你被动着做到了,真正的改变却是要由着自己从心而发,你要意识到不断丢下一些旧物、旧观念,也许才会更加认真且深刻地从现阶段里去迎接新的事物、新的观念,去做一个崭新的自己,而不是停留在过去,将自己活成一个缝缝补补,期期艾艾的人。

以前总是听过来人说,当一个人真正成长成熟,便会学着独立,学会宠辱不惊,学会狠心丢弃不值得的感情和无需再有牵绊的旧物。而后,活成一个愈发纯简通透的人。

就像小的时候我们羡慕复杂,羡慕那些有故事有经历有内容的人与事,而当自己长大,经历了这些,却会回过头去羡慕孩提时的简单,这个过程似乎是双向的,可简单到复杂容易,复杂重回简单却要经历削骨剜肉的痛。

可这样的痛不过也只是成长的一部分,是与过去挥别,换取新生的代价,是剔除生命中那些耗费自己心力,却毫无积极因素可言的旧事物,这是我们渐渐成长,渐渐主动选择的过程。

也是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们会更加明白纯简不是没有内容,相反正是这些非物质形式的东西构成了现在的自己,让自己活成一个越好的人。

而这也许才是旧物还存在于身边,甚至是意识里该有的意义,也许也才是最好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