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物保存很久不扔,对某些人来说是一种不舍,更是一种情怀

 乐康居 2022-02-09

文|凤姐谈情说爱

背景:难得在家清闲,拥有着大把的时间,如果不做些什么,那可就太浪费了。趁着阳光正好,我打开家中窗帘,让阳光倾泻在屋内,于是便开始整理一些东西了。

似乎能够回忆起以往在家的时候,父母总是吐槽,家里我的东西太多太乱,不知道我保留着那些“破烂玩意儿”有什么用,甚至还不允许他们丢掉。

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过是一小会的功夫,我就从床底柜子里整理出一大堆小说和漫画。都记不起这些是几年前的东西了,大约是十年前,又或者是更久,因为原本白色的书页已经泛黄。

看着这些整理出来的东西,我的内心五味陈杂。望着它们,仿佛就在看着自己的嫁妆一样,不,应该说比嫁妆更要珍贵。

以前总是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很富有,却生活的如此节俭,甚至连一个皮夹包用掉皮了都不舍得扔掉。而到了今天,看着这些我舍不得扔掉的小说与漫画,虽然不富有,但似乎有点感同身受的味道了。

01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恋旧情怀

其实像这种旧物舍不得丢弃的行为并不奇怪,很多人都有念旧情怀。

也许有很多人都不能够理解,一个老旧的物件,如果不能够发挥它的用途,放置在家里也只不过是徒占空间罢了。其实,像这种不舍得丢掉老物件的行为,是一种怀旧或者恋旧的情感,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我们大多数人身上。

我的姑姑就是这么一个恋旧的人,经常在她的家里,经常可以看到二三十年前的物件。或是一个脸盆、一床被子,再或者是一件衬衫、一条连衣裙,她都能够保存完好。如果不是她那次说这些物件上的故事,我还真的以为这是崭新的东西呢。

姑姑年轻的时候喜欢游山玩水,每去一个地方、一个景点都要买下当地的特产和纪念品,用于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其中有一件东西让我十分震撼,那是大约20年前,姑姑去了一趟死火山,然后在火山下捡到了一些纹路奇特的石头,现在依旧躺在她平平无奇的衣柜抽屉里。已经过去20年了,当姑姑把那些石头从抽屉中拿出,握着那些石块,仿佛能够感受生命的力量,似乎能够抓紧那逝去的时光。

如果足够细心,我们会发现在自己的周围,有更多有恋旧情怀的人,甚至连你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偶尔也会突然出现那种怀旧的感觉。所以恋旧并不奇怪,可以说的上是一种及其普遍的情感了。

恋旧也不是一件坏事,所以无需排斥,反而恋旧的人更加看重感情。如果在你的身边有着这种人的存在,那么你大可与他们深交,因为大多情况下,恋旧的人都是有情有义之人。

02每一个物件身上都有过一段故事

其实一个物件不仅仅是物件而已,在它的身上,承载着许多的故事与回忆。当然,在外人眼中,是看不出这些旧物身上的故事的。

我有一个邻居老爷爷,记忆中的他十分慈祥,总是笑呵呵的,一笑起来,眼睛都看不到了。他喜欢出去溜达,每每到夏天的时候,他总喜欢端着一个破旧的搪瓷茶杯跑去树荫那里与别人聊天。

一手端着搪瓷杯,一手摇着破蒲扇,身上穿着破旧的大背心,这应该是时隔多年,我依旧对他最深刻的印象了。

老爷爷的家庭条件十分好,所以不至于那么多年一直用一个破旧的搪瓷杯,除非是这个杯子对他有着特别的意义。后来,从奶奶那里得知,他是一个老党员,年轻的时候参过军、打过仗。他手中经常端着的那个搪瓷杯,应该是他参军时的器皿,无论是喝水、喝粥还是吃饭,他在部队中,都是这个搪瓷杯陪伴着他度过每一天。所以我们看似破旧的搪瓷杯,对着年老的老爷子来说却是珍宝,谁都碰不得。

直至后来,多年前他不幸去世,也是近百岁的高龄了。在他患病住院的那期间,我有随着家人去看望过,在医院他的床头,安静地躺着那个破旧的搪瓷杯,里面装的不过是清汤寡水的白米粥而已。

记忆中的那个搪瓷杯,就这样陪伴着这位慈祥的老人度过了他的大半生。虽然通过奶奶了解了一些老爷子身上的故事,但依旧很难想象,在这个搪瓷杯身上,有着老爷爷什么样的故事。但是我愿意相信,搪瓷杯身上的故事一定不平凡。

也许当别人知道一件旧物身上的故事,那么就不会将它们当作是毫无用处之物,反而是心中感慨万千,更有甚至同样将它们视为珍宝。就像是我知道这位慈祥的老爷爷的故事,便认定他手中的搪瓷杯是不平凡的存在。我想在老爷子心中,它不仅仅是一个杯子,更是多年陪伴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老物件,与昂贵的历史文物相比,又何尝不是一种珍贵的存在呢?只是要看我们如何去定义它们的价值罢了。

03不单是物件而已,更是情感寄托

(1) 眼中的旧物,心中的珍宝

经常会听到有子女抱怨,在家中的某个角落,总是陈杂着一堆旧物。当对家庭进行大扫除的时候,或者是搬迁的时候,家中的老人总是很反对将它们丢弃,有时候甚至与子女闹矛盾。这种现象想必在大多数人的家庭中都有发生过,子女眼中没有任何用处的旧物,反而恰恰是老人心中的珍宝。

一个拨浪鼓,有可能是父母逗儿时子女的玩物;一双小绣花鞋,有可能是父母的父母亲手为孙儿孙女精心制作;一本故事书,有可能是儿时子女睡前的读物。长大以后的子女看这些并无太大感触,而为人父母却将这些小玩意儿视若珍宝。

为人子女很难理解这种情感,但一定要尊重父母的感受,不要随意将它们丢弃,因为在这些物件上承载着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也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子女有出息、生活条件逐渐转好的情况下,老人们更希望居住在农村而不是迁往城里。

且不说上了年纪的人有这种念旧情怀,就是年轻人,偶尔也会看到一个物品就勾起过去的记忆,从而感慨时光流逝、岁月不在。也许在你书桌的抽屉里,或者是随身携带的皮夹子里,依旧存留着你年幼时的照片,在外人看来,这只不过是几年前的物品而已,但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它比任何珍宝都要珍贵。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尊重别人收藏旧物不舍丢弃的行为,而不是把这种行为当做是一种吝啬或是小气。因为我们不是物品的主人,所以无法体会物品身上的故事,也无法理解那种视若珍宝的做法,但一定不要对别人的行为嗤之以鼻。

(2) 寄情于物:那些无法言说的感情

这种怀旧的情感,在我们身上普遍存在,这也许是与千年之前老祖宗的习惯有关。

上学时期课本的古诗中,经常会有诗人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寓情于景等。古人往往把某种情感表达得非常隐晦,就是那种藏着掖着、不点明不说透的感觉,这也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几千年过去,这种习俗依旧是没有变,我们一直得到了老祖宗的真传。其实这种恋旧怀旧,只不过是这种习俗的一个体现而已。

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老旧物件,我们已经知道它身上的故事,以及蕴藏的那些感情,却很难用言语来演说、用文字来表达,只能放置在那里,用心去体会其间的奥妙。

感慨万千过后,我将这些书籍做了简单的分类。看着这些整理好的小说与漫画,不免勾起太多回忆,记忆中的我们,青春仿佛被这些东西所填充。不过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我没有那种偷偷摸摸看小说的经历,因为我的父母都算是比较开明,他们挺支持我阅读这些书籍的,甚至偶尔外出还会给我带来几本漫画。

小时候的快乐就是那么简单,三三两两好友一起去书店看课外书,然后满载着书籍而归。其实我都分不清整理出的这些书籍,哪些是我当年购买的,哪些是好友的了,那时的我们看完一本就交换着来看,也许这种行为在现在看来算是知识共享吧!

整理过后的书籍,我依旧将它们放在了床底的柜子里。很庆幸多年过去,它们依旧保存良好,没有被老鼠所啃食,这次不免也多了点心思,偷偷地在柜子里放了几颗樟脑丸,将这些书籍连同我青春美好的回忆一同藏进这几近被遗忘的柜子里。

不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那么一件旧物,它们虽然被尘封在不起眼的位置,却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它们占据的不仅仅是空间而已,更是占据了我们心中的一段回忆、一丝不舍、一种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