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妊娠试验在葡萄胎中失效?

 昵称29516777 2016-05-29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是一组与妊娠有关的疾病,起源于胎盘的滋养细胞。所有形式的 GTD 都会产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 GTD 的诊断和随访中有着重要作用。


临床医生通常是通过尿妊娠试验和超声下「落雪状」改变进行 GTD 诊断。然而,葡萄胎中高水平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能在一些通常用于孕期筛查尿 hCG 的免疫测定系统中出现假阴性结果,这种现象被称为「高剂量钩状效应」。


最近,在 BMJ 杂志上报道了一个病例——患者,24 岁女性,停经 2 月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 2 天,之前月经周期规律。患者使用物理避孕,2 年前经阴道分娩一正常足月活婴,无产前或产后并发症,无头痛、视线模糊或乳溢,血压正常。腹部检查发现耻骨弓上有一个约 18 周大小的妊娠子宫。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和阴道正常,阴道有轻微血性分泌物。


患者在药房里购买了验孕试纸,结果显示为阴性。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增大(22 厘米×10 厘米×9 厘米),异构血管(8 厘米×8 厘米×8 厘米)占据整个宫腔,呈“落雪状”,双侧卵巢增大。复查尿妊娠试验仍呈阴性。鉴于超声结果,完善免疫化学实验定量血β-hCG 值为 1154830 MIU/ 毫升。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肝、肾功能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和胸片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葡萄胎是 GTD 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为≤15 岁或≥40 岁。育龄女性闭经、腹痛或阴道流血时需要排除怀孕,一般通过购买尿妊娠试验试纸进行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糖蛋白激素与两个非共价连接的α和β亚基构成。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怀孕期间的尿免疫反应是对完整的 hCG 分子(完整的异二聚体,包括α和β的亚基)以及部分降解的变体进行检测。


大多数药房购买的尿妊娠试验试剂盒只在浓度≥25MIU/×2 完整的 hCG 分子中才能有效。假阴性尿妊娠试验此前已报道,假阴性尿检也可出现高剂量钩状效应,这可能发生在非常高浓度的 hCG 情况下。


该钩状效果可以通过稀释样品来克服,降低浓度,并允许所述抗体正确绑定到同一分子的两个部分。该钩状效应不是单单在尿液中体现,还被记录在血清中,尤其是当血清β-hCG 的浓度大于 1 000 000 MIU/ 毫升时也会出现。


编辑:高瑞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