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漠西行

 偅稲覆辙 2016-05-29

历时8小时长途跋涉数百公里,我们终于在走过白杨树,穿越戈壁沙漠之后,到达了传说中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敦煌,城市中心竖立着无数中国人都熟悉的形象

我们从小就从课本中学到敦煌、莫高窟,令无数人向往,以前交通不便能得以圆梦一游的人少之又少,而今如果仅仅只想敦煌一游,大可乘飞机直达敦煌。但我还是希望一路跋涉经历满目荒凉再走进这座瓜果飘香的古老城市,巨大的落差所带来的视觉和心灵冲击更加震撼。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汇点,主要以农业、旅游为主,敦煌更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敦煌被四面漫漫黄沙包围,只有东西长,南北窄的区域是戈壁沙漠上的绿洲,而如此美景只因党河雪水滋润了肥田沃土,而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对绿洲的侵蚀,人在绿洲已然完全忘记了身在沙漠包围之中。

下午5点烈日当空,在酒店安顿好以后研究了一下敦煌的旅游指南,发现这里有很多与西游记有渊源的地名,比如白马塔、雷音寺等等。按路途远近,首先选择了白马塔。打的买票入园,除了一座砖塔别无一物

于是接受司机的推荐去了西晋古墓,白杨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树高且直,走了一段的士转向沙漠,没有了道路,车轮卷起漫天的黄沙,黄沙之中可以看见车的两边全是墓地,纵然烈日当空照,也觉有点瘆人,不由想起《盗墓笔记》《鬼吹灯》所描写的场景。开出几公里后,的士停在一座小房子前,说是古墓管理处,房里只有一人,拿着手电带我们进入小房子前方的墓道,沿台阶往下行,用钥匙打开关闭的墓道门,继续向下,墓深大概十几米吧,渐渐的外面的阳光已不能带来一丝丝光线,只能靠手电光指引。这就是砖砌的墓道门,能相信这是西晋时期修建的吗?

墓道上方的壁画依然清晰可见,色彩依然鲜艳,动物形象栩栩如生,连我这啥都不懂的门外汉都不禁惊叹中国古人的杰作

沉迷于壁画的精美,我居然忘记了身处墓室的惶恐。

整个墓室呈拱形结构,以砖为建材,整个墓室的建筑不使用粘合剂,墓顶处采用了彩绘。

关于西晋古墓的发现颇有戏剧性,据介绍80年代初海关查到一批走私出境的西晋彩绘砖,通过走私者的交代,层层追查到盗墓者,从盗墓者的口供和实地指认,敦煌文物部门找到了这座西晋古墓。在墓室角落,盗洞赫然可见,盗墓也是“技术”,我们知道墓室的砖头没有使用黏合剂,靠的是每块砖之间相互的支撑,取走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因为失去支撑力导致墓室的整个坍塌,只有在墓室的四个角落打洞才不至于令墓室坍塌,而从地面知道墓室的角落那就需要技术和经验了。

墓室为夫妇合葬,棺椁已移走,据说是当年是左右墙边各一具棺椁,被盗墓者盗走的就是棺椁前供台上的彩绘砖,现在我们已经无缘一见了,不知道存放在哪家博物馆去了。现在墓室中只放着墓室主人夫妇的画像

在墓室的四个角落不到一人高的地方各有一块凸出的砖,这是摆放长明灯的地方,室内两侧各有一间矮矮小小的耳室,不知道做什么用的,可能在《盗墓笔记》有写,可惜看的时候没有认真记着。

返回地面的时候碰到导游陪同的日本游客。

回到小房子,参观了一下室内的陈列品,跟刚陪同我们的人聊天,才知道他是敦煌文物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平时就一个人在这里看护古墓,有游客就兼职做解说。西晋古墓彩绘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起源,我们的脚下是古墓群,敦煌人的墓葬讲究头枕山脚踏川,这个习俗历经千年不变,考古发生历朝历代的墓葬居然有层层叠叠埋葬的,只能说在选址方面英雄所见略同。

好一个风水宝地。

听文物管理员介绍盗墓的过程,我们始终有一个疑问,沙漠上土质疏松深达十数米的盗洞很小很窄,如何能保证挖出的沙土不会一边挖一边塌,他笑笑说,这个办法很简单,用一点点水稍稍湿润一下就不会塌了。那在这一眼看不到边的土地上到底有多少古墓呢?回答是上千座。我们开玩笑说晚上带上铲和水就来盗墓,估计墓没盗上,自己反把自己吓死了。而看护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这里,旅游季节尚有一点点的游客,平日里不知道是何种的寂寞。(特别说明、;这里没水没点手机有信号)

去了两个地方天还是没有黑,我们让的士送我们到鸣沙山,因为第二天才会进入鸣沙山月牙泉,因此我们没打算购票进入,而是沿山下的村子往前走,村舍大多改成了旅馆,穿过枣林,已然是景区沙地摩托的游乐场,看大门的老大爷很尽职的没有让我们进入,但很热情的跟我们聊天。

从枣林中回到村子,途中偶遇一小伙子很奇怪的问我们怎么能找到这条路,我们说顺便走走就走到这里了,估计他当我们是想逃票的游客,他还告诉我们他从成都到这里,在村里的青年旅社做义工,已经一周时间了,说树上的枣可以随便吃,是旅社老板的,我们笑着回答已经尝过了,没熟不好吃。沿着景区骆驼回家的路路过有苹果园,村里的人友好的打着招呼。

穿过密密的树林,我们已浑然不觉身后数百米就是沙漠,厚厚的黄沙如何能没有侵蚀这么近的村庄

西北的城市都有一个夜市,基本上我们的晚餐都在每个城市的夜市解决。

沙漠中又干又热,旅途中为了减少上洗手间尽量少喝水,所以身体已经极度缺水,特意在夜市中找了家粥店,店中有各种粥和小菜,味道相当不错。

文/丁丁猫

“户外自助游”专栏作家

微信号:huwaizizhuyo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