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升逛古墓博物馆时的level?

 汐钰文艺范 2018-10-01

对于广大朋友来说,“古墓博物馆”这5个字,似乎笼罩着神秘又撩人的气息,进入古墓博物馆,你可能会感觉到一股阴森的寒风环绕自己三圈然后打了个旋从身边过去了(小编:其实那只是博物馆空调太给力了)。相信我,你逛古墓博物馆时的瑟瑟发抖,只是因为你被这些墓中出土的珍奇的宝贝震慑住了!如何才能有底气地面对讲解员如江水般滔滔不绝的文物介绍?想要提升逛古墓博物馆的Level?作为古墓类遗址博物馆之南越王墓的工作人员,小编虽然资历尚浅,不过已为各位看官整理了一份逛古墓博物馆可能用得上的知识点,请收好,不谢哈。

 

 

帝陵选址标准


古墓博物馆很多以对古代帝陵的发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博物馆,所以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古代皇帝是怎么选陵墓地点的。帝王选陵墓,离不开“风水”二字。

 


这里主要讲讲统一时期的帝陵选址的特点。秦汉时,帝陵选择主要考虑地势平坦开阔,土质深厚且承载力较强,易于深挖和修建规模巨大的封土陵,陵墓周边较为开阔,而且远望都城,陵墓整体表现为居高临下,一侧面水的形态。 如,秦始皇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唐代帝陵陵址多选在地势高又敞阔的地方,显示身份尊崇,又可以避免水浸。陵墓前后都应有水经过。而明清帝陵选址更重视山川形势的布局。

 

古墓防盗哪家强?


很多游客都会觉得古墓应该是到处机关重重,搞不好一下子丧了小命。那咱逛古墓博物馆岂不是有绳命危险?

 

 

莫慌,古墓虽然神秘,但总结一下,常用的防盗手段分为人文型和技术型:

首先看看人文型防盗主要采用刻石碑蒙骗或诅咒恐吓盗墓者的方式,常见于汉代墓室。如徐州龟山汉墓,墓前树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字:

“第百上石,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己葬,去服毋今王器,后世贤大夫幸视此书,(目)此心也者,悲之。”

这段话的想表达的意思是:我的墓里没有什么金银珠宝陪葬,不用来盗我的墓了。然鹅~考古工作者清理这个墓室时发现,这座墓室已经被盗墓者光顾过两次了……

另外,山东济宁市博物馆藏有汉墓石刻,上面刻的字有:“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疫设不详者,使觉毋户后,毋谏卖人毋……”粗暴翻译大意为:盗我墓的人,断子绝孙;如果发现了这个墓,也不要告诉别人。

然鹅~这个“禳盗刻石”是在开山采石时发现的,其所在的墓室已经被彻底毁掉,求墓主心理阴影面积……


 

而技术型防盗的方法就比较多了:

第一、用水银防盗,如秦始皇陵地宫,史记说它“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陵墓中使用水银,水银挥发后地宫中都会充满毒气。

第二、以积石和积沙防盗,将许多石块堆积在墓穴周围或者铺在填土中,或者将细沙填积于墓葬周围,因为细沙流动性好,所以即便有人挖出盗洞,也可能会被流动的细沙掩埋,增加了盗墓的难度。同时又有在积石中填入细沙的双重防盗办法。

第三、封堵墓门。使用各种方法将墓门封堵,有的用大石块或者石板封堵墓道,有的使用顶门器从墓门内部顶住墓门,还有的是在墓门或者墓道封石的夹层中浇筑铁水,形成坚固的防线。西汉南越王赵眜墓的墓道就填充了大石块和泥土,而且还使用了顶门器,防盗工作做得还算不错。


  

 最后一种防盗设施,疑冢。大白话来说,就是建造空墓或者假墓室,来迷惑盗墓者,让他们都不知道墓室的真正所在。

 

抢救性发掘 


在古墓博物馆听讲解介绍时,很大概率会听到“抢救性发掘”这个名词。考古发掘主要分两类:一、主动性发掘,是冲着解决学术问题去的,比如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二、抢救性发掘,是冲着保护文物去的。

发生抢救性发掘的情况,一般是出于意外。有的是某村民举报有人盗墓,由此发现有盗洞的墓室而进行发掘,比如

有的是因为修地铁、盖房子等施工现场发现挖到了人家的墓……比如,南越王赵眜墓。人家本来藏在山岗的山腹中间稳稳当当地过了两千年,没想到躲过了风躲过了雨,躲过了盗墓贼,然鹅~没躲过1983年的施工挖掘机……


 

在上述情况下发现了墓室,若不进行紧急发掘,很大可能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碳十四测定年代


在讲解时,通常都会遇到游客兴致勃勃地对着南越王赵眜的头骨提到“碳十四”这种考古工作中用于测定年代的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游客可能对它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碳十四年代测定法又叫做“放射性碳素测定法”,是测定绝对年代的科技方法的其中一种。那么,碳十四年代测定法的原理是什么呢?生物体内含有一部分放射性同位素——碳十四。生物存活时,通过呼吸来补充碳十四;生物体死后,其含有的放射性碳物与周围环境的交换就会停止,其中的碳十四就会按放射性衰变规律逐渐减少。死亡后的生物,历经大概5730年,其体内的碳十四就会减少为原来的一半。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计算出生物停止与大气停止交换的年代,也就是生物死亡时的绝对年代。

了解原理后,我们可以知道,适合用这种碳十四测定法的文物应该是由生物,或者说是有机物组成,比如丝绸、绢帛、书画、骨头、毛发、木质棺椁等。

然而,碳十四年代测定法也有很多局限性。比如,它只能给出一个年代区间,为±30年,所以其误差有可能就是一个朝代的区别,仅凭借碳十四年代还不能准确地进行时间定位,因此还要借助树轮法等有精确年代刻度的方法进行校正,但依然还是存在系统误差的。

 

闪光灯以及拍照问题


传说在古墓博物馆,对着棺椁、丝绢、帛画等与墓主人有密切联系的随葬物开着闪光灯拍照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由于闪光灯所携带的能量激发了陪葬品与墓主幽灵之间的感应,到了夜晚墓主人就会……

传说是假的,然鹅~博物馆确实会有禁止拍照或者禁止使用闪光灯的情况,实在不是要打击你们对文物的热爱和激情,也不是要阻止你们在朋友圈弘扬传播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是另有苦衷。

博物馆不许使用闪光灯拍照的原因是要防止光线辐射对文物的损害。因为光是携带能量的,光辐射对有机质文物(木器、漆器、书画、纺织品等)造成光氧化。有研究表明,重复多次对丝绸使用闪光灯,会使其发生褪色甚至焦化。但并不是所有文物都惧怕光,无机质文物(陶瓷、玉器、金属文物等)的光稳定性较好,是可以允许使用闪光灯的。

其次,博物馆不允许拍照,有的是因为涉及版权问题,而有的则是为了提高游客的参观体验,防止因为拍照而造成游客拥堵。

最后,欢迎广大朋友国庆节来南越王墓~!

 

参考资料:

钱瑞:《论碳十四测年法在考古学的应用和发展》

张弛:《考古年代学四题》

邵崇山:《风水对古代帝陵选址的影响》

周金波:《汉代墓葬防盗手段述论》

吴敬:《略论我国古代墓葬的防护措施》


以上文物图片均为南越王墓出土文物




编辑:霍雨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