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外学府 | 我的巴黎美术学院 一个自我认同清晰的“学校”

 江海报览 2016-05-30



《中国美术报》第019期 艺术教育 20


我的巴黎美术学院

一个自我认同清晰的“学校”

张兴

我自然不能占有巴黎美院;我的所有故事、信息、印象、回忆,都只是一时一地的经验而已,能在多大程度上作为“攻略”,大家自有分寸,这里仅仅怀念他山之“玉”对我这块顽石的感召。



学校大门,创校者尼古拉普桑和皮埃尔·普吉头像中间的建筑是学术宫荣誉大厅和图书馆等


第一次冲击,便是它的名实之“差”。大门很小,没有任何名牌,只在正对的“学术宫”( Palais des études,天井是个帝政时期的大厅,另有两间展览室,一个图书馆,荣誉室以及版画工作室和湿壁画工作室)。主墙上有石刻的校名,而定睛一看,发现中文叫惯了的“巴黎美院”原文写作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也就是(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école),用的是“小学”那个词!留心以后慢慢观察,这个中心词在同源的罗曼司语都保持了相同或相近的词形:école(意大利语),Escuela(西班牙语),Escola(葡萄牙语),?coala(罗马尼亚语),包括我后来去美国交换的机构,也叫做School of Visual Artes(纽约视觉艺术学校)。堂堂一所美术学院,虽然够不上全科的“大学”(université),至少也应该对应 “学院”(collège)、“研究院”(académie),尤其它现在还有行政特色,直接受文化部领导,为什么名字叫得像个小学校?


学宫的天井大厅,典型的帝政风格,刚刚修复完毕


因为一直叫这个名字,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路易十四时期(1648年),当时是王家资助的精英研习院(académie),从1863年拿破仑三世批准独立才改名“美术学校”(L'Ecole des Beaux-Arts)。一百五十多年过去,学校规模扩大了不知多少、建制也发生很多演变,按照中国这些年深入人心的“与时俱进”思维,试想为什么他们还愿意继续叫这个名字呢?在我看来,这里面有一种谦逊,也有一份自得和笃定。

学校主要建筑位于塞纳河左岸、圣日耳曼德佩区的核心地带,对岸是卢浮宫建筑群,里面有多座国立博物馆和卢浮宫学院(艺术品修复专业的学术中心),旁边是法兰西学院建筑群,其中有重要的国家美术研究机构法兰西美术研究院,周围是大量的商业画廊,艺术家工作室和咖啡馆酒吧。在这样寸土寸金、各大机构云集的地方,学校似乎真的就像一个恭恭敬敬、学而不厌的小学生。

另一方面,一批又一批师生从这个校门走出去,在世界各地、美术各个相关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普桑、安格尔、达维特、徐悲鸿,现任教师也个个都是世界知名的艺术家。维系同一个名字,就像在时空之中保存了一份默契。


20世纪30年代徐悲鸿重返母校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并留影


更重要的是,学校有清醒的自我限定和深入挖掘,是名称上的“做小伏低”无法贬损的:

只开一个造型艺术专业,学生完成至少五年的学习,合格后颁发“国家造型艺术高等文凭”(Dipl?me national supérieur d'arts plastiques)——可惜的是,我前几年回国的时候,教育部的认证名单里还没有这所学校,学历也只能对等成“文学硕士”,这中间的认识差距,还是很值得反思的;

全面实行导师制,入学后即通过双向选择(聊聊天就可以搞定)让学生进入以导师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展开充分的交流、体验,实现个性化的继承或反叛;有趣的是,又并不存在“师门”的隔阂,跟导师的关系可以非常松散,允许方便地申请更换或者脚踩几只船;这样就给出了更加自由开放的发展空间,学生的定位没有院系差别,而是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课程、反思、技术打磨过程;


学校艺术史老师Didier SEMIND(笔者论文指导老师)和笔者所在工作室导师Fran?ois Boisrond


没有方向的限制,由学生自己安排课表,最重要的学分是工作室导师给出的评定,另外还要在专门的技术工作室,比如版画、雕塑、壁画、马赛克镶嵌等,修够一定的学分,包括一些人文学科的文化课和语言课;


学校的解剖课现场,学生们在黑板上快速的画出不同的动作,由老师点评


最特殊的是,我的很多法国同学、工作室友,“基本功”都非常的差,学校不以为意地招进来,也不开设所谓素描、色彩的强制训练,这在从考前班、本科基础部磨出来的中国学生看来,起初如果不说鄙夷、至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时间长了我渐渐领悟到,这所学校从来没有试图界定什么是“艺术家”的基本功,不是说不需要或者有好坏高下之分,而是要看技术与自己艺术理念的匹配程度;学校需要学生自己去为创作掌握必要的技能,遇到困难可以求助相应的技术导师,会得到绝对专业、前沿、有针对性的指导,避免盲目摄取一些落后甚至错误的理解和技法。“艺不压身”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中庸态度,不留出短板的余裕,就难有长板的空间,通过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这所学校早就认清了大规模教育能给美术带来的俗套和可以做的规避。

传说爱因斯坦刚到美国的时候被建议换一件大衣,他反问“有什么必要,反正这里的人都不认识我”,几年后名声大噪再听到这个建议时又说“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了”,这同巴黎美院自称小学校,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弘扬中国美术精神 彰显中国美术气派

◆关注美术前沿热点 报道中外美术新闻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国内统一刊号:CN11-0292  

国内邮发代号:1-171

海外发行代号:C9257  官方微信:izgmsb


联系我们:zgmsbvip@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