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晚报

 汇文聚智 2016-05-30

  十五、在美国的不快

  1896年9月3日,李鸿章离开了纽约,到达费城。为了隆重地接待李鸿章,当地官员也进行了精心准备,甚至还陪同李鸿章饶有兴致地游览了费城的大小名胜。在游览的过程中,他也接受了随行记者的采访,并比较了中美两国的新闻业:“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的报纸那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对于一向站在官方的立场上发言的李鸿章,能够对新闻业追求真相的本质提出高见,无疑令人感佩。但他之所以肯定西方世界新闻业的成就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希望争取他们的援助,为实现自己在出访中的外交目的而服务。这足以表明,此次访问,不仅使得李鸿章进一步“开眼看世界”,更令他的外交手段和技巧趋于成熟。这恐怕也是其此次欧美之行的收获之一。

  当天下午,他重登火车,前往华盛顿。因为李鸿章年老腿脚不便,美国政府进行了精心准备,还要将其用轿子抬出车站。但意想不到的是,李鸿章在纽约接受记者访问时,曾提到爱尔兰人的荒谬。许多报刊媒体竞相转载。爱尔兰人看到报道后甚为愤恨,而管理华盛顿车站的地方捕官恰好就是爱尔兰人。所以,这位官员严禁他的部下为李鸿章服务。美国政府派来迎接的马兵官员与捕官商量后,决定暂借四人作为轿夫,但是他始终不同意。马兵官就让车站外的督捕来抬轿,也被捕官赶出了车站。李鸿章等了很久,最后不得不慢慢地走出车站。车站管理人员都目睹了这位捕官对李鸿章等贵宾的怠慢,赶忙命令铁路工人代充轿役,将李鸿章送至马车处,然后乘车前往矮林墩宾馆,稍作休息。

  9月4日,李鸿章乘马车造访美国的国会,美国政府派骑兵沿路保护。随后,李鸿章又前往国会图书馆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李鸿章再次因为在异国他乡中的种种“不适”,颇感委屈。起初,工作人员是不让他在图书馆内抽烟,这让李鸿章颇感不快。要知道,在国内他当着慈禧太后的面都敢抽烟。憋了一肚子气出门后,他“啪”地一口痰吐在图书馆大门前。于是,两个值班的工作人员立即将他拦住,责令他去擦。李鸿章随即示意随从的人去帮他擦,但值班的工作人员不同意。结果,只能以罚款了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