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管理十大误区

 郑公书馆298 2016-05-30
误区之一: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
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企业的质量部门,就是单纯的质量检验部门,只有质量检验功能,而没有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功能,更加没有质量改进和完善功能。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只向检验部门追究责任,而不向生产部门查找原因,更加没有去查找生产流程、管理过程的原因。企业宁愿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质量检验和不合格品处理,而不愿意将丝毫的资源投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保持、改进和完善。
误区之二: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
质量管理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最主要的表现为:完全依靠个人经验和喜好行事,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管理行为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抛开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讲究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漫无目标地将资源、精力分散到各种不知是否正确的事情上。
误区之三:片面强调员工个人改进而不注重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忽视了系统环境对个人意识和能力的影响,没有认识到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有:但凡出现质量问题,只向员工个人追究责任,而不寻找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漏洞和缺陷;片面要求员工提高改进个人意识和技能,而忽视创造员工提高改进意识和技能的条件,不提供培训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和激励等改进的环境;陷于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不合格品泥潭,只知道埋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再发现问题”的无穷恶性循环,并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员工个人素质的不足,只知追究员工的不合格责任,而忽视导致这些质量问题的管理体系系统漏洞和缺陷。
误区之四:对不良质量现象只治标不治本
对不良质量现象只治标不治本,就好比治理环境污染,只清理污染物,而不去堵塞污染的源头,结果是永远忙于“污染-清理-再污染”的无尽循环。主要体现有:对不合格,只有纠正行动,而没有纠正措施,只知消除不合格现象本身,而没有追溯到导致不合格的根本原因并加以消除。 对导致不良质量现象原因,不是追根溯源,而是尝浅辄止和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浮在表面,找一些表面上的原因;对涉及不可控客观因素的不良质量现象,所有原因都往不可控客观因素上推,而不寻找自身可控的主观因素;对不良质量现象治理有如对农作物除草,如果仅仅是把长在地表面上的草割掉,而不是斩草除根,草必然是“春风吹又生”。所以,对不良质量现象必须标本兼治。
误区之五:缺乏以数据说话
片面依靠经验和直觉管理是一个较普遍的质量管理弊端,典型的情况有:对于质量情况,仅有一些主观概念和总体性笼统的评价,而没有准确、详尽基础数据说得清楚、说得准; “情况不明胆子大”、“办法不多决心大”,仅靠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仅凭主观经验或感觉行事,对质量问题只有定性分析,没有量化的定量分析,凡事以“差不多”为判断标准。 设定质量目标只有笼统性的定性要求,而没有可测量的量化数据指标。 质量管理水平到底怎么样?质量技术基础如何?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过程存在哪些问题和缺陷?应当针对性地采取什么质量改进措施?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数据分析。
误区之六:满足于现状
安于现状,不思改进,认为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无需担心质量问题了,这也是质量管理的一个误区:在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认证注册后,出现了不思改进的现象,以为认证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体系文件束之高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质量管理水平反而不如认证之前。没有将持续改进过程落实到位,管理评审走过场,对顾客满意、体系运行、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等形式,对数据分析、不合格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应付了事。质量管理体系出现重大变动(例如,组织机构重大调整、业务重大变化等),而管理体系文件(例如,程序、制度等)依然照旧,长期未作任何修订更新。
误区之七:没有树立与供方合作共赢的观念
在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中,没有树立与供方合作共赢的观念,“单赢”、“单边”的错误思维是损害供方质量的主要原因:对供方管理,“以包代管”或“以卡代管”,误认为“包”或“卡”就是管理;没有认识到组织自身与供方之间是“合作共赢”关系,将供方视为下级、下属甚至下手,高高在上,颐气指使。 只强调组织自身盈利,而忽视供方的合理利益;只强调供方提高质量,而没有为供方提供合理、必要的协助和支持,以帮助其提高质量。“单赢”、“单边”的供方管理,必然导致供方的不合作、怨恨和抵触,自然损害到其质量,也就是损害组织自身的质量。
误区之八:最高管理者缺位
质量管理最高管理者缺位的情况主要有:没有参与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评价和修订;没有为质量管理体系维持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长期忽视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需要,或视其可有可无;没有规范地组织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搞形式、走过场,甚至不参与管理评审;对应该决策的重大质量管理措施推卸责任,交由对决策效果无能为力或无法承担责任的质量或其它部门代为决策;对内部部门和岗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责和权限,分配不清,或所授职责远超过所授权限,甚至只授责而不授权;长期忽视对现代科学质量观和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工具的学习,支持质量管理,不讲科学,只凭满腔热情瞎指挥,“好心办坏事”,或假意支持;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缺位,必然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的权威性、严肃性受到损害,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无法维持正常运行,自然无法取得成效。
误区之九:质量部门角色定位错误
质量部门角色定位错误最常见的情况有: 将质量部门当成“消防员”、“抢险员”,只知“救火”、“抢险”,不知日常防“火”、消灭隐患。 将质量部门当成机动部门,所有不清楚该哪个部门负责的事,全部由质量部门承担。 将质量部门当成纯粹的质量检验部门,只知检验,而放弃质量管理体系其它更重要、更关键的过程。凡是涉及“质量”的事情,全部由质量部门负责。
误区十:不注重事前充分策划
企业的质量工作没有计划,对于企业质量管理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策划,对质量特性也不进行识别、分类和比较;对企业质量管理和作业没有进行策划,缺少质量目标、质量要求和约束条件;企业不进行质量策划就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已建立但在进行重大改进时缺乏详细的策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