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期湖南的邮电

 谦谦书生 2016-05-30

  作者:刘国武

  1.邮政

  湖南近代邮政产生于光绪末年。1899年长沙邮局成立,至1905年,全省干线步班邮路全长约3600公里。民国初年,湖南邮政事业发展迅速。至1920年,全省各县均已设有支局、代办所或信箱1777处,邮程达35,984公里,有汇总业务的邮局共78处。国民政府建立后,调整了邮政业务,设管理局于长沙,置一等局1个,即常德;二等局24个,三等局59个,支局5个,代办所334个,村镇信箱306个,城市信箱54个,有邮政储金机构10处。信件已分为普通、挂号、快递、航空等类。战前各个县市都有了邮政业务,有部分乡村也通了邮政。

  抗战爆发后,邮政也被纳入战争轨道。国民政府一面维持战区邮政,一面在大后方扩展邮政。战时湖南邮政的发展表现为:增加邮政点,扩充邮政线路,开辟运输渠道。在增加邮政点方面,主要是在原有各县市局的基础上,增设支局或代办所,同时将符合条件的二、三等局升格为一、二等局。加强邮政人员的培训,国民政府曾多次举行初级邮务员、邮务佐等方面考试,选拔邮政人员。1939年湖南有甲等邮务员8人,乙等邮务员43人,邮务佐11人,差役114人,共计176人。至1940年增加甲等邮务员24人,乙等邮务员65人,邮务佐39人,共计128人。在扩充运输线路方面,重点有:长沙经常德、沙市、老河口、南阳、洛阳到陕西;衡阳至吉安、金华、温州;衡阳经湘西达贵阳;衡阳至桂林等省际干线;在运输方面,以汽车为主,不少邮局都有邮政汽车,采取分段运输之方法。此外还有轮船运邮,人力车运输等。但由于遭受战争影响,交通吃紧,邮件往往难以及时到达。

  2.电讯

  电讯包括电报、电话业务。湖南电讯业务兴起于光绪末年。1896年从湖北蒲圻经岳州至长沙长达450多里的电线架设完工。次年5月,长沙电报局成立。民国建立后,湖南电讯业务也得到了发展。截至1930年,全省有电报局71处,一等局1处,即长沙;二等局1处,即常德;三等局6处,即岳州、湘潭、衡阳、宝庆、洪江、津市;四等局3处,即益阳、洪江、城陵矶;另有59处支局。其线路主要为四大干线,以长沙为中心,通往湖北、贵州、两广。在电话方面,1930年全省有2/3的县装有地区性电话。不过这些电讯业务大多是为政府机关服务的,民间使用很少。

  抗战时期,电讯事业与国防联系更加紧密,国民政府于1938年6月制定了《非常时期全国电信统制办法》,规定“报话局所人员无论国营、省营、民营,均须遵照随军进退电令”,“确实执行其一切业务,不得擅离职守,致误戎机”。为此国民政府一方面加紧取缔私设电台,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后方国营电讯,形成了以重庆、衡阳、西安为中心的电讯中心。湖南的主要线路有:汉口经衡阳到广州的载波电话线路,重庆至沅陵的长途电话,长沙至衡阳的载波电话,芷江至洪江,衡阳至曲江,衡阳至桂林,洪江经邵阳、永丰、湘乡、湘潭至长沙,长沙至株洲,衡阳至邵阳,长沙至汨罗,邵阳至新化,永州至桑植,慈利至常德,沅陵至永顺,郴县至汝城,沅陵至龙山,郴县至荔浦,靖县至芷江,靖县至锦屏,郴县至道县等电话线路,电讯业务遍及全省。截至1940年,湖南省设有电政管理局1所,一等电报局和二等电报局各6个,三等电报局9个,四等电报局11个,五等电报局41个,代办处7个,收发处10个,总计91个。较战前有所增加。截至1943年12月,全省有电讯员工2531人,仅次于重庆和四川省,居第3位。

  战时湖南的电讯事业较战前有较快的发展,设施在不断完善,人才也经过专门培训,如1938年9月在长沙开办了报务员培训班,另有一些是经过考试选取的。这对于抗战,扩大湖南与国内外的联系和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处于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电讯业实行统制,民间仍难以使用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未经对证核实,本站只提供传播途径。

编辑:周愉景 更新:2014-03-20 15:11: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