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寒露养生

 无锡红叶杨 2016-05-31

?


学习国学经典,品鉴文化精品,细读哲学人生,让生活充满正能量!



慎起居,避风寒


《黄帝内经》“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阴盛阳衰,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收阳养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注意腹部保暖,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此外,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这样可以预防秋季感冒、腹泻等秋天常见疾病的发生。


时令饮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燥”邪当令,而燥邪消耗津液,最容易伤肺伤胃。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秋燥伤人。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梨、柿、香蕉、萝卜、冬瓜、藕、银耳、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运动养生


到了寒露,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且菊花已普遍开放,美不胜收,如此美景,不赏游一番岂不可惜,所以白露时节很多地方都有去登高的习俗。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精神调养

寒露已是深秋,日照减少,树叶将由绿转黄,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可晒晒太阳,吃全麦面包、香蕉等,补充5-HIT(5-羟色胺),以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同时,与家人朋友多交流,保持快乐的心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