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亦安画廊 | 塔可:碑录

 zxw5587 2016-05-31


塔可,《老君洞》

45×30cm,泛银,硫化钡纸

2015


塔可的艺术实践常常来源于中国的古典文本,比如诗山河考(2014)就是由探寻《诗经》中的地理与风物展开而来。


其最新的作品碑录(2015)的创作灵感,也来自于是清朝乾嘉时期金石学家黄易的一系列访碑日记与册页。碑录的展览将展出一系列全新的摄影与影像拼贴作品,但作品还涉及文字,绘画和装置在内的诸多媒介。


塔可,《岱庙石》

45×30cm,泛银,硫化钡纸

2015


塔可,《龙门石窟》

45×30cm,泛银,硫化钡纸

2015


创作的访碑图主要来源于重返黄易在文献与图像中涉及的地域,用影像的方式重构(或者说虚拟再现)出自于黄易日记与绘画中的景观。塔可利用不可见的地域的重合与可见细节的对应,用貌似客观(影像)的手法对貌似主观(绘画与文字)的重构,探索不断叠加重构的记忆本身,娓娓道来物质(遗迹)本身的可替代性。


如果记忆是一种物质,那它一定是被动但积极的,更有一种无形无相,但无所不在的悲剧性笼罩其上。



塔可,《嵩阳书院》

45×30cm,泛银,硫化钡纸

2015


而塔可使用泛银的硫化钡相纸强化这一感觉——图片只在一定的角度可以被顺利的观看,如果转换角度,或者调整光线,大部分的图像都会消融在一层银色的反光之中,画面的明暗,层次也将变的模糊,难以捉摸。


黄易将访碑历程记录在日记中,离世前又将自己创作的册页展示给前来探望他的朋友们看,并寄去北京和杭州,而他所制作的400多件拓片也被广泛复制和流传。塔可紧随着黄易的探访足迹,但并非从学者的角度,而是通过其富有诗意的独特视角来传承历史。


塔可,《灵鹫山》之一

22.5×15cm,泛银,硫化钡纸

2015


塔可,《藏龙涧》

45×30cm,泛银,硫化钡纸

2015



塔可

1984年6月出生于青岛市。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与纽约。


200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移居美国纽约市,次年就读于罗彻斯特理工大学(RIT)摄影系。2008年转读纽约艺术学生联盟,进入Ronnie Landfield工作室。

2009年回国,开始以影像的方式进行对于《诗经》文本为主体的地域考察方案《诗山河考》的拍摄。

2015年开始基于金石学的《碑录-黄易计划》的拍摄。


作品曾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亦安画廊,上海民生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三影堂摄影中心,紐約前波画廊,等画廊与机构展出,并被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塔可,《龙泓洞》

110×73cm,泛银,硫化钡纸

2015





亦安画廊4月9日新展开幕

勿以类聚 — 艺术家群展

展览时间:2016年 4月9日-5月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