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建军:他汀,抗击ASCVD的基石——坚持百年胆固醇学说,从他汀到新型降脂药

 曹娥江 2016-05-31


医 师 专 访

INTERVIEW

《门诊》

血脂异常的防控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经过20余年的临床研究证实,他汀抗击ASCVD效果显著。请谈谈目前中国人群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现状,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防控血脂异常?


李建军教授

关于血脂异常的防控,各国指南都把LDL-C作为一个重要的靶目标,并且都认可胆固醇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血液中总胆固醇升高,一定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影响)。在临床防治方面,他汀的问世无疑给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了一个强大武器。他汀的疗效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可靠性,是毫无质疑的,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已经成为抗击ASCVD的基石,但他汀在中国的应用仍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商榷。首先,中国患者的他汀类药物的服用情况令人堪忧。其次,在实际应用中,中国人群对他汀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升,做到尽早服用、普遍应用、终身服用,理解他汀终身治疗的意义。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患者的LDL-C基线水平不高,大多数在3.5~4.5 mmol/L范围内,这样的基线水平使用高强度的他汀临床并没有必要。此外,对于他汀治疗的不良反应,要客观且实事求是,杜绝不科学的误导。比如一个新的不良反应出现后,媒体往往忽视药物本身的作用,夸大不良反应,会对患者产生一些误导,导致他汀的使用率、普及率、长期服药率得不到保证。这些都是我国目前需要改变的问题。



《门诊》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2016年科学年会(ACC 2016)上公布了大规模临床试验HOPE-3研究[1]的最新结果显示,中等强度他汀联合降压治疗使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降低。该研究28.9%的受试者来自中国,那么该结果对于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防治会有哪些启示?


李建军教授

HOPE-3证实了在中等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中(一级预防),降胆固醇治疗比降压更重要。值得关注的是,试验结果使用中等强度他汀后LDL-C降低26.5%,心血管事件减少25%,其胆固醇与事件的交汇点落在了CTT的回归曲线值上,符合他汀每降低LDL-C 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约20%的基本规律,有力论证了积极有效降低胆固醇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HOPE-3再次验证了无论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他汀都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在一级预防中,HOPE-3研究的数据对中国人群是有相当的参考意义的。中国人群的基线基本上与该研究中的中国受试者相似,假如我们能够应用药物使LDL-C降低幅度达到30%左右,就可以带来明显的心血管事件的减少。从而说明降胆固醇治疗的个体化值得关注,即根据患者的风险采用合适的他汀类药物具有更高的效价比。所以HOPE-3结果无疑对我国血脂领域的发展将起到了推动作用。



《门诊》

美国心脏病学院(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颁布了《2013版成人降胆固醇治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指南》,其中取消了治疗目标值、定义了不同强度的他汀等内容。该指南颁布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您对此怎么看?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具体遵守怎样的原则?是否中等强度他汀在中国人群基线水平上已经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李建军教授

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病因-效应现象”的因果关系,其理论与证据不可颠覆。孟德尔研究,CTT分析与IMPROVE-IT[2]等研究为胆固醇学说提供了更为重要而可靠的科学研究证据。新近公布的各指南虽有差异,但总体来看,靶点LDL-C是十分明确的。2013年ACC/AHA指南取消靶目标,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直接证据证实他汀降低LDL-C预期值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即使高强度他汀治疗也很难把所有患者的LDL-C降到70 mg/dl以下,更不能可能降到40 mg/dl以下。(ACC/AHA指南认为LDL-C控制在40 mg/dl是安全的)。在我看来ACC/AHA并非舍弃LDL-C靶目标,恰恰是因为我们在靶目标值上做的还不够或“能力有限”,鼓励我们在这个区间去探索,并且告诉我们对于LDL-C的控制不必过于“机械行事”。


有资料表明,中国患者的LDL-C基线水平在3.0 mmol/L以下,即110 mg/dl~120 mg/dl左右。大量研究显示,中等强度他汀可使LDL-C降幅达30%,其心血管事件降低也在30%左右,部分他汀头对头的研究提示,相对于中等强度他汀高强度他汀并无额外获益。因此,中等强度他汀获益明显,效价比高,适合大多数中国患者。同时,我认为应该把LDL-C降幅在25%~50%的他汀归为中等强度他汀。



《门诊》

目前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到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15.5%,同时老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预后较差,他汀类药物的治疗非常重要。今年您在《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发表了《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单中心横断面分析》一文,谈及中国老年人群的特征及血脂异常方面的防治现状。那么,老年人群血脂异常治疗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在获益的同时更安全有效的用药?


李建军教授

老年人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国外一些针对75岁以上老年人的研究亚组分析证实,他汀类药物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治疗中,大多数老年人合并有多器官疾病,服药种类较多,他汀治疗比较复杂。所以,我主张这类老年人使用中等强度他汀,逐步控制使血脂达到靶目标。


在选择药物时,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即安全性,比如缓释剂型的氟伐他汀,可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2013年一项针对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整体人群的最新荟萃分析[3]结果显示,相比安慰剂组,不同他汀均可降低患者主要冠脉事件,其中氟伐他汀降低最显著,高达45%。所以,建议老年患者他汀治疗的基本策略是:选择安全性高、中等强度的他汀,从小剂量开始应用逐渐达标。



《门诊》

在临床治疗中对于他汀的应用应该怎样兼顾安全性和疗效性?在各种中等强度他汀中,氟伐他汀缓释剂型与速释剂型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李建军教授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其剂量、半衰期有关。从临床现有的文献来看,他汀总体是安全的,其中包括目前已经上市的唯一的缓释剂型氟伐他汀,氟伐他汀也是第一个拥有美国FDA批准的PCI术后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适应证的他汀。我们知道,在药物进入体内后,最先进入血液,再进入肝脏,二次效应如果太强,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氟伐他汀形成缓释剂以后,在疗效和副反应上都得到了明显改进,通过对酶的抑制作用时间延长来增加效益,利用半衰期的延长来减少对肝脏的二次效应。据文献报道,氟伐他汀94%的肝脏摄取率确保进入肝脏的氟伐他汀量是胶囊的4倍,相当于4粒胶囊带来的疗效,进入血液的氟伐他汀量则只有6%,不到胶囊的四分之一。这无疑是缓释剂型在他汀领域的一项创新。LIPS研究[4]是首个在PCI术后的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前瞻性试验,结果显示服用氟伐他汀(80 mg/天)4年能降低PCI术后患者MACE事件风险22%,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LIPS研究使氟伐他汀成为第一个经美国FDA批准,可用于PCI术后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他汀。


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中,缓释的氟伐他汀都表现出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实缓释剂比速释剂要好,其机制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索的。



《门诊》

近年来,新型降脂药是全球研发的热点。您对于他汀联合PCSK9抑制剂等新型药物的前景持有怎样的看法?


李建军教授

人类在2003年从一个非洲裔的美国人身体里发现了PCSK9的突变基因。令人感兴趣的是,PCSK9基因丧失突变功能,可出现低水平的血浆LDL-C和apoB。此后多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均发现,PCSK9基因变异后出现丧失突变功能,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关系密切,无疑,PCSK9给人带来了新希望。


在胆固醇控制方面领域,目前已有他汀、依折麦布等药物,但还许多未知的领域有待开拓。比如血液净化,我们已经做了20多例,通过治疗可以使LDL-C降低70%~80%,从对比结果来看,血液净化的效果与PCSK9抑制剂不分伯仲,但维持性较差。未来对于血脂的防治,我认为在他汀的基础上采用联合用药可能是最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Yusuf S, Lonn E, Prem P, et al. Blood-pressure and cholesterol-lowering in persons withou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 Engl J Med 2016; DOI:10.1056/NEJMoa1600177

[2] Cannon CP, BlazingMA, GiuglianoRP, etal. Ezetimibe added to statin therapy after actute coronary syndromes. N Engl J Med,2015,372:2387-2397. 

[3] Naci H,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13; 20: 641. 

[4] Serruys PW. Fluvastatin for prevention of cardiac events following successful firs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02;287(24):3215-22.




医师简介


李建军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既51B病区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国内外40余种心血管专业杂志主编,副主编,编委,已完成在研课题包括国家和省部级基金20余项,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第一和或通信作者180余篇),影响因子总积分400余分。对血脂异常(包括家族性血脂异常、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冠心病(包括介入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