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家精要 | 一针一得---贺普仁针灸传心

 先芝 2016-05-31



贺老临床一直强调用穴如用兵,针灸组方如同排兵布阵,针方精宜显效者,上工也;针方疏精慢效者,中工也;针方粗大微效、无效、反害者,粗工也。正如《医学入门》所说:“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


编者:2015年5月31日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九十大寿,我机构也参加了庆祝活动,时隔一年贺老已离我们而去,但贺老的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需要继承发扬,特刊此文以表纪念。


以往贺老文章链接:

国医大师贺普仁:针灸治疗偏头痛

国医大师贺普仁:一针一得治百病,从医70年秘籍传世

国医大师贺普仁专题(一)丨沉痛哀悼,针灸泰斗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因病逝世!

国医大师贺普仁专题(二)丨一针一得治百病,从医70年秘籍传世

国医大师贺普仁专题(三)丨临床选穴思路

国医大师贺普仁专题(四)丨刺手法怎样练?

国医大师贺普仁专题(五)丨谈经络与腧穴

国医大师贺普仁专题(六)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体会

国医大师贺普仁专题(七)丨神针背后的故事

适宜技术丨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缺血性中风

贺氏三通-针灸传承讲习班


一针一得


针灸治病讲究“辨证”、比如说“配穴”、“手法”等。其中“配穴”一环尤其重要。“配穴”主要看所选穴位与临床证候是否恰如其分,丝丝入扣。而看选穴多少,是不是少而精。


北京地区针灸治病的流派很多。有一些人由于“辨证论治”的基础比较差,而喜欢用群针治病,一开穴就是几十针,大大超过了病情的需要,超过了病人的耐受限度。例如,宣武区,有一个导师擅长针灸术,以针灸群针著称。每日病人络绎不绝,颇得一般人所赞颂。据了解,在那里治过病的人也有不少人确有其效,惟起针后病人疲劳颇甚,多数都需要卧床休息1~2天才能恢复。究其原因,不外针数众多,刺激量大,病人不适应所致。




常言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一个针灸医生在临床实践治病时也要善于谋虑,也就是说要彻底全面地了解病情,精选少量的穴位,即可消除病邪,使机体恢复健康。反之,如果医生不是认真负责很好地进行“辨证论治”盲目地瞎扎一气,不仅与病无益,反而会损伤别人的元气,影响病的治疗。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的经验,学习他们那种坚忍不拔、兢兢业业钻研技术,孜孜不倦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但不是模仿他们的一动一静,墨守陈旧的一套;另外,我们要在他们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整理与提高,然后创出自己的新路。



特别是针灸这门独特技术,尤为必要。因为针的刺激都要通过皮肤,穿过筋骨的间隙,不管多么高超的手法,对机体也会有些损伤。虽然针刺是一种良性刺激,但对患者来说,不必要的刺激总是个额外负担。因此,造成病人惧怕针灸,非迫不得已,补求治于针灸。这是值得吸取,必须加以改进的教训。



我们认为在保证临床有效的基础上,尽量少“配穴”,这就相对减少了患者痛苦,另外在进针时手法一定要灵敏,这一点对减少患者痛苦也很重要。这样,不仅对患者有好处,同时对总结临床疗效也非常有利,能够发现有效穴和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当然,运用一个特效穴位能够在临床治疗疾病,并不十分容易,阻力相当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医生的习惯势力,他们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创新。迷信现行的和旧有书本,总觉得选一个穴位力量不够,靠不住,不放心。他们认为:有局部穴没有远端穴不行,有上部穴没有下部穴不行,顾虑重重,没有敢于斗争,敢于革命的气魄。


其次,是来自患者方面的阻力。①患者认为针灸像吃饭一样,越多越好。②患者不了解针灸的治病道理。又因疾病缠身要求解除痛苦的心情迫切,所以愿意每次治疗时多扎几针。③找我院就诊的病人多数为慢性病,走遍了各大医院,曾遇到“群针”治病的针灸医生给病人造成了一种错误印象,认为多针才能有效。但实际上他们已经上当受骗,还没有觉悟。以上三种情况,我们应当耐心地向广大患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同时应该说明一点,在临床少配穴不是死板的、片面的使用,而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应该多就多,该少就少,我们提倡少“配穴”,只是个方向问题,但绝不等于“万病一针”。


采用一针治一病,必须有过硬的思想和扎实的基本功以及有熟练而准确的针刺技术。如果针技跟不上去,那就不如多配几个穴位,也许其中有的穴位会发挥一些作用而取效,因而这些医生也能治好几个病人,而且沾沾自喜,其实是哪个穴位治好病?他们并不清楚,有些穴位是不必要的,徒增病人皮肉之苦,多穴弊病不止这些,未必没有(或许已经)因此而发生的医疗事故。


今后,针灸的发展,在“配穴”方面,必须由繁到简,然后由简到精。这种精选穴位的工作是很艰巨的,需要全体针灸工作者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实现“配穴”少而精这个大方向,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我们在临床上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很不够,还要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工作。为了引起针灸同行重视这一工作,我首先列举数十例有效处方供同行们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未完待续)


一针一得

---贺普仁46种疾病的治疗经验


 1.急性咽痛


其症恶寒发热、咽干、疼痛继而肿胀,甚至咽不下饭,呼吸困难。


针:三棱针急刺少商出血数滴,既能止痛又退烧,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暴发火眼


主要症状为结膜充血、眼球微痛,有异物感、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


针:患侧耳尖放血。


或太阳穴放血。


或内迎香放血。根据病情轻重,灵活应用。


3.偏头痛


本病特征多数为左侧头部发生剧烈疼痛,数日或数月反复发作,有时恶心呕吐、目(眼)流泪、影响视力等。


针:一针两穴,丝竹空透率谷,留针30分钟,即可治愈。


4.落枕


其症颈项强直,酸楚疼痛,左右不能回顾。


针:绝骨,用“龙虎交战”手法,针感可以窜至颈项,效较显著。如治疗不及时成为慢性者,效不佳。


5.漏肩风


肩背部疼痛,有压重感及发冷感,不能高举及外展。痛得严重时彻夜不眠。


急性针刺条口,慢性针刺膏肓。


6.胸胁痛


本症多为发作性刺痛或剧痛。咳嗽及呼吸时疼痛加重。


针:丘墟透照海。


7.心绞痛


主要症状是心窝部突然发作,收缩性剧痛,如灼、如刺、如钻,甚至有时痛从前臂尺侧窜到腹部或小指。大发作时胸内闷塞,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出虚汗,脉搏不整。临床上多数病人巨阙穴处有压痛,阴郄穴处有条索。如紫宫处有压痛,乃心脉梗死之症。


针:内关(双穴)重补。或针极泉。不效加膻中、然谷。


8.胆道蛔虫(中医称蛔结痧)


主要有吐蚴或便蚴史,剧烈绞痛、恶心、呕吐,脉象乍大乍小,面色忽红忽白。无手术指征。


针:至阳一穴即可。


9.急性腰疼(包括风寒和外感)


其症腰部疼痛,动转困难,不能弯腰,不能后仰及翻身。


针:委中,缓刺放血。血色由深变浅即止。疗效往往都很突出,或刺养老。


10.腿股风(坐骨神经痛)


从臀部、大腿之后外侧至膝关节附近疼痛,直立时痛更甚,抬腿时痛亦加重。


针:环跳重刺激,不留针。如慢性可刺气冲,确能助气血之运行,起到镇痛之作用,昆仑更佳。


有人认为针灸只能止痛治点急性病,这种认识非常片面,事实可以驳倒这种错误论点。例如:


11.慢性关节炎


膝关节疼痛,屈伸困难,气候变化时加重,有时肿胀及关节作响。


针:阳关透曲泉或阳陵泉透阴陵泉,一针即有效,如效果不显著,可刺风府,搜一身之风即可取效。


12.网球肘


针冲阳。


13.阳痿


阴茎柔靡不能勃起,或性交顷刻泄精。常伴有腰酸、头晕、耳鸣、健忘、脉细弱,有两组处方:


(1)双环跳:针尖斜下内下方,使针感窜至小腹或阴束。


(2)双大赫:针感直达龟头。


14.输尿管结石


中封。


15.胃肠炎


尺泽、委中。


16.失语


哑门、通里。


17.聋症


听宫、翳风、中渚。


18.高血压


曲池。


针灸对传染病也有奇效。例如:


19.痢疾


为外感病,有传染性,其症酸痛下痢赤白,有黏液,恶寒发热,里急后重,天枢处有压痛。


针:曲池穴,有消炎止痢作用。


20.疟疾


主要症状为寒热往来,发有定时,至汗出后而热退身凉,有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的,还有三日一发的。


针:以三棱针在大椎处点刺数下,拔一火罐于其上,吸出恶血,疗效甚佳。久疟灸脾俞。


针灸对神经、精神方面的疾患疗效更为满意,比一般镇静药的优点为多。例如:


21.癫痫


其症陡然跌仆,不省人事,抽搐,口吐白沫,目斜视,发作后移时而起。


针:长强周围(前后左右)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或针刺大椎、腰奇,均有抑制发作的功能。


22.癔症


本病起于诸般精神功能障碍,故其症发作千差万别,发病前多有精神不快。


针:双内关同时进针,行强刺激,可起到通心开窍之作用,必要时人中可刺。


针灸在临床上还有止血作用,在紧急药品供应不上,特别是在战争年代里,就更有意义,大家应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经验,以备急需。例如:


23.鼻衄


鼻内出血,通常为一侧鼻孔出血,也有两侧多量出血,常引起头疼、眩晕、耳鸣、面色苍白、肢体倦怠等。


针:上星穴,需刺激,或刺少商出血。


24.鼻炎


针飞扬。


25.脑溢血(属于中风闭证者)


中风是一种发病急骤,并很严重的疾患,凡患此病,就有九死一生的危险。其症猝然仆倒,不省人事,痰盛,牙关紧闭,面色潮红、脉弦硬。


针:①四神聪放血,平肝息风。②十二井穴放血,通经开窍,止血。脱证:灸关元。


26.先兆中风


四神聪、合谷、太冲。


针灸除治疗内科病以外,还能治疗皮外科方面的疾患,而且疗效也很满意。


27.乳痈


其症乳房红肿,热痛。


针:足临泣,针尖向上刺,刺激量加大,使针感沿经向上窜至肋部。


28.瘰疬


多生于颈下或腋下,小如粟,大如核桃,肿胀疼痛,破溃后经年累月难以收口,渐至骨蒸潮热,形体消瘦。


针:曲池透臂臑或火针点刺局部。


29.湿疹


急性局部红斑,发生水疱,以后则成红痂,周围糜烂,瘙痒,多发于乳、面、肘、手足等部。


针:曲池。用烧山火疗法。


30.痤疮


背部痣点。


31.发际疟


大椎放血。


32.肠痈


本症初发,突然腹痛,恶心、呕吐、恶寒、便秘或下痢,其痈初期多漫及全腹,但不久即固定于右下腹,右腿不能伸直,麦氏点出现压痛。


针:阑尾点。足三里和上巨虚之间的向外处,重刺激。


33.肛门瘙痒


会阴及肛门剧烈瘙痒。


针:公孙。


34.痔


阳溪、后溪。


35.肛裂


孔最。


36.牛皮癣


委中放血,坚持治疗有效。


37.鹅掌风


手掌皮肤发硬、发干、刺痒、脱皮。


针:劳宫。


38.发际疮


多于项后,形如黍豆,痛时如锥如燎,痒时坐卧不宁,顶生白头,破后流水,此起彼伏,俗名“气不忿”。


针:大椎放血或委中放血,以泄太阳经湿热。


39.串腰龙


水疱累累珠形,大小不等,灼热疼痛。


针:龙眼点刺出血。


有人污蔑针灸是精神作用,小儿科有许多疾病适宜用针灸治疗,用事实驳斥了说针灸是暗示作用的人。因为小儿思想尚未开展,还没有思维能力。但针灸疗效很突出,例如:


40.小儿腹泻


乳食不节,下痢不止,有时腹痛,不欲饮食。


针:曲池、足三里,或刺会阳。


41.小儿疳积


体瘦、腹胀大、毛发焦落,不欲食,大便异常秽臭,小便混浊,潮热,哭时涕泪皆少。


针:四缝。挤出少量黏液或血液。


42.阴痒


阴门初感灼热,次即瘙痒难堪,重时影响睡眠。


针:蠡沟。


43.崩漏


隐白。


44.缺奶


少泽,回乳,光明。


45.子宫肌瘤


灸痞根。


46.断奶


因某种原因,乳儿不需哺母亲的乳汁,两乳房胀大,乳汁流溢。


针:光明。


读而思

duersi

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本文摘自《国医大师贺普仁一针一得治百病》,作者:贺普仁,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培训中心(微信公众号wfas-edu)整理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wfasedu@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