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的英雄

 昵称535749 2016-06-01
2016-05-31 04:01 | 豆瓣:黑暗之刺

我想,是时候向国内读者介绍尤·奈斯博了。这位来自挪威的“怪杰”是该国史上最畅销的作家,也是凭一己之力杀入欧美主流阅读圈的犯罪小说家。自成名至今,每一本书都不出意外地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其作品拿遍包括“瑞佛顿奖”与“玻璃钥匙奖”在内的所有北欧犯罪小说大奖,还获得权威的英国匕首奖和美国爱伦坡奖的提名。之所以称他为“怪杰”, 是指他不走寻常路的创作经历。奈斯博曾经玩过乐队,就职金融行业,去澳大利亚休假期间写出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一部《蝙蝠》,结果一鸣惊人,正式开始职业作家的生涯。新近在国内出版的《雪人》正是哈利·霍勒警探系列其中的一部。

《雪人》的故事发生在挪威地区。一封署名“雪人”的匿名信,一系列离奇的女性失踪案,一桩桩血腥残暴的凶杀案,开启了警探哈利·霍勒的新探案。我们在故事中看到,哈利·霍勒身为挪威第一个成功追捕连环杀手的警探,不为上司所重视,女朋友也离开了他,陪伴他的只有孤独与漠然。尽管如此,他还是顶着重压力排众议,通过缜密的思考和强横的行动力将挪威历年的失踪案串联起来,处处碰壁依旧不改初心,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不懈地追缉凶手。然而,真相却却比案件本身更加惊心动魄。

坦白说,奈斯博最大的成功是创造出哈利·霍勒这个人物。哈利·霍勒在很多时候让我想到美国犯罪小说家迈克尔·康奈利笔下的哈利·博斯。都是警探,同样拥有强横的行事作风,同样喜欢孤身犯险,以孤狼的形态直面罪案。可是,显然奈斯博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毫无怜悯之情,他为读者打造出的,是心魔难除伤痕处处的哈利·霍勒,他几乎无药可医:酗酒、冒犯上司、不遵守规则、情路曲折、身边的亲朋好友几乎非死即伤,心底的伤痛始终无法痊愈,凄惨很可能是唯一用来形容他的词汇。哪怕如此,哈利·霍勒却带着残破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扛住背叛和欺瞒去直面邪恶。确实,哈利·霍勒不完美;但是,这个世界又何尝完美?

随着案情的深入,翻脸无情的长官、追名逐利的杂志老板、阿谀奉承的无良医生、怀有私心的同僚、冷酷无情的凶手在并非按部就班展开的故事中陆续粉墨登场,局面自然更加复杂。小说保持了奈斯博作品多线并行的风格,在充满悬念和压力的状态下延伸。于是乎,事件从失踪案发展到谋杀案,再从谋杀案延伸到挪威社会的现实面,每一个阶段都让人无法喘息。奈斯博探讨了人性扭曲之后展现出的邪恶与疯狂、挪威社会无法明言却切实存在的陋习,以及警政界永恒的黑暗面。因此,《雪人》是标准的犯罪小说,但不仅仅是犯罪小说,每一位认真阅读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品味到真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纯正能量。

虽然在大多数时候,犯罪小说存在着套路化创作的弊病,面貌雷同的作品比比皆是。但是,对我而言,奈斯博及其作品则意味着新鲜。在他之前,北欧犯罪小说界曾经拥有马伊·舍瓦尔、佩尔·瓦勒、亨宁·曼凯尔、斯蒂格·拉森诸多大师级作家,奈斯博却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同样是探索邪恶本质的犯罪小说作品,奈斯博不同于前辈作家的严肃与愤怒、不沉浸于政治与新闻的故纸堆,而是在历史与当下的现实中往返穿梭,寻找着不为人知却真实存在的黑暗面。值得肯定的是,奈斯博作品中并不缺乏繁复的构思和布局,拥有冷硬到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充满现实感的社会议题与极尽暴力美学的杀戮场面;以及,触动人心的情感元素与道德批判、与时俱进的快节奏与出众的写作技巧,保持着令人赞叹地原创力量。

如果要在欧洲犯罪小说家的行列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大概只能是凭借六块美金闯天下的英国犯罪小说家李查德了。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极为相似,彼此都是非科班出身、都是在事业的瓶颈期拿起纸笔、都是以出道作获得好评与关注、都是创作集冷硬与惊悚一体的新型犯罪小说。对于读者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奈斯博与李查德同样创作出犯罪小说世界里令人难忘的硬汉,李查德笔下的浪子神探李奇,奈斯博则创作出北欧硬汉哈利·霍勒。美国犯罪小说家迈克尔·康纳利曾说过“奈斯博是我最喜欢的惊悚作家,哈利·霍勒是我新的英雄。确实,如果对前半句还有所保留的话,那么在阅读过《雪人》之后,我坦然承认,哈利·霍勒也是我新的英雄,我期待他再度去力挽狂澜!


新的英雄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