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一剑也要下天山 2016-06-01

夏天到来啦,炎热的天气去哪里游玩一番呢?当然是青城山啦~~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青城山是一座雅俗共赏的名山。人们以为,“问道”是高人雅士的意趣,“寻幽”则是普通人的乐事。到青城山游玩“寻幽·问道”即可兼得,在酷热中寻一份幽静,找一份清凉。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青城之幽,幽在山林的深遂。一入青城山,顿觉炎炎烈日不复存在,参天的古木将整座山包裹得严严实实,满目的葱翠与青碧,让心突然沉静了下来。或许是“蝉嘈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吧,尽管走在山径上,蝉鸣之声不绝于耳,可是,这聒噪的声响却更凸显了山林的幽深与寂静。人心并未随着蝉声而去,反而寻到了另一个安静的出口,越发沉静下来。微润潮湿的气息,铺满青苔的小径,游人们细碎的脚步声,一切都被幽深的山林笼罩了起来。世界似乎一分为二:一个色彩斑斓,热烈而喧嚣;一个泛着微弱的绿光,沉默而安静。可那些热闹与喧嚣又有何干系,似乎只需拥着这簇绿光,守着这样的寂静与安宁,日子就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地老天荒。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青城之幽,幽在道路的久远。寻幽而上,龙隐栈道在山林间弯延,时隐时现,像一条隐没盘憩在半山的游龙。脚下的路,石板早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用石板所铺就的这条栈道穿行在山林间,似乎望不到尽头。让人忍不住想起,曾有多少游人往来于这山林之间,又有多少脚步踩着栈道的青石板,只为拜谒仰望这座名山,所有的生命来来往往,最终不过沦为历史长河中被湮灭的流沙,消弥无踪。可唯有这石阶栈道,唯有这“寻幽”的道路才会记录下追随者的虔诚,才会把在它孤独而漫长的生命中曾有过的痕迹小心掩藏起来。时光终是无情,青山终是依旧,一切似乎变了,又或者,没变。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青城之幽,幽在凉亭的简朴。一路行来,偶尔会有凉亭在某个拐角处安静伫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是故人的回归?或友人的离去?凉亭的飞檐上或铺着青苔或长着野草,水泥或木制的亭柱上很少挂着牌匾,看起来极为简单朴素,可是却能让走累了的游人舒适小憩,待稍稍缓过劲儿后,再继续前面的路程。或许青城山崇尚的就是这样一种简单质朴,不需要奢华与高调,也无需精致与刻意,以一种原本自然的方式去送往迎来。即便安静地沉默着,也要给归来或离去的人们一个安定从容的拥抱。一顶凉棚、一截石板、几方石凳,让你安然歇脚,看层峦叠嶂,听流水清风。世俗的人们最终的追求不过只是那一瓢水、一箪食、一席地而已。生活,原本的模样是尽可能的简单。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青城之幽,幽在溪流的相随。沿水而上,一路总有或大或小,或缓或急的溪流迎面而来,有的流成了平静的山泉,有的流成了清澈的浅滩,有的流成了急速的飞瀑,溅着水花,欢快地自高处呼啸而来,无数的水分子变成了烟,变成了雾,变成了空濛而湿润的气息。远远望去,整个山林变成了一幅遥远又让人想要亲近的水墨画,一笔淡一笔浓,一笔深一笔浅,每一笔的峰回路转都蕴含着山的坚定和水的温柔,还有那一路行来,不离不弃的默默相随、相伴、相守。九曲红尘中,多数一开始结伴而行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多数原本浓烈的感情,说着说着就淡了;多数打算要紧握的手,牵着牵着就松开了。如果有人愿意陪着你一直走下去,请一定郑重对待,心存感激,他或她的相随相伴,将会是坚守于苍茫人世的那抹亮色与温暖。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寻幽”青城山。一路行来,默默不语的风景让人疑虑顿开,灵台清明。无需答题解惑,更不必再问道寻经,我们苦苦思索,想要的答案早已融入所见之中。当那颗在这个忙碌世界高速运转着、被烈日炙烤着的心安宁下来的那一刻,不用“问道”,也已然“得道”。因为,我们用尽一生的时间不过是为了擦去六根的尘埃,心安即是归处。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炎炎夏日,当然去青城山寻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