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业同业业务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张爱兰dwn3fpyp 2016-06-01

    银行业同业业务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电源模块维修 http:///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各层级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客观变化以及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一大变动特征就是同业业务的迅速增长,尤其是在2010年后,银行间同业业务更是呈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利润的贡献明显提高,加强金融同业间的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是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已成为各银行业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同业业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也随之暴露,一定程度上对于宏观调控和金融体系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其发展动向和对于其的审慎监管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一、同业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

     所谓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简言之就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同业之间的资金融通业务,在以往体现在资金的结算、拆借和存放,因此,同业业务初始存在的价值是调节银行之间的资金头寸以缓解临时流动性问题,但随着该业务的发展,现阶段的同业业务除了实现资金调节的用途外,更多的是指多个金融机构通过某种特定的交易结构,以达到向客户融资以及资产出表为目的的业务,应该说,同业业务特征的变化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系列的经济金融客观环境的变化也造就了同业业务快速发展的环境和基础,总体而言,近年来同业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套利空间。二是金融机构的多样化的经营的差异性催生了同业业务需求。三是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为同业业务提供了市场

1/6页

    基础。但是,笔者认为,上述三点原因并不是近年来银行业同业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准确的说只能称为同业业务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同业业务的“蓬勃”发展,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银行业对信贷资产的渴望,更直接的说是对各类考核压力导致对利润的极力渴求。前些年,为确保国家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中央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金融机构由于信贷规模控制,在信贷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其资产出表、表外融资腾挪信贷资产的需求强烈,这一方面可以腾出更多的额度发放贷款,另一方面还可缓解贷存比压力。同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贷款资产在计算商业银行加权风险资产时,风险权重100%,而同业业务的权重仅为20%25%,导致银行业变相通过同业业务为工商企业发放非标准化债权,将本应占用工商企业额度转换为占用同业的额度。因此,相较于贷款而言,同业业务大规模减少风险资产占用,有助于缓解巴塞尔协议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利用同业业务放大资本杠杆,获取单位资本下更多利润的动机非常强。

     近年来,同业业务发展品种层出不穷,创新的形式花样不断翻新,通过梳理,以前银行业做过的和现在还在做的主流业务包括以下的几种(一是银信理财合作,即商业银行负责筹集理财资金,然后以单一委托人的身份将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和经营。二是票据信托,指商业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的银行承兑票据,以约定的利率转让给特定的信托计划。三是同业代付,指一家银行代替另一家银行来兑现信用承诺。四是票据买入返售,指银行按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票据的活动。五是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业务,指的是买入返售方与资金需求方签订协议,现在买入信托受益权,同时在规定时间由资金需求方赎回的业务。六是同业应收账款投资,同业应收账款投资同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有相似之处,出资方银行将同业或自有资金通过信托计划投向非标资产,与买入返售不同的是,协议并未规定必须在到期

2/6页

    前回购。七是委托定向投资,是从同业拆借或存放资金入手、利用拆入资金形成的同业存单,实现非标出表的目标。

     二、同业业务发展的特征和问题

     经过对近年来同业业务发展历程的梳理,银行业同业业务发展的创新存在以下的特征,在发展过程中亦存在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银行业同业业务具有监管套利特征

     近年来,银行业同业业务变化较大,并且这种变化是行业性的,目前,同业部门已经从流动性补充部门演变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中心,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同步增长且规模逐年上升,从二线前台部门部门变为一线重要部门,所从事的业务已由拆借、存放和票据等传统业务,发展到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等类贷款融资业务,业务品种的快速发展显示出同业业务始终处在目前创新的前沿,一定程度上领先于监管并呈现监管套利特征,形成到监管套利到监管规范到再套利再规范的循环。

     ,二!银行业同业发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以及复杂性的特征

     如前所述,和传统的银行业同业业务相比,国内银行业同业业务的业务品种发展较快,品种较多,且产品的结构日趋复杂,参与的机构更为广泛,银行业同业合作机构已扩展至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子公司、私募等,依附于业务链条上各家机构往往均在异地,以便增加监管的成本,同业业务发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正是基于此种业务特征,同业业务的风险特征也正伴随着同业业务的急剧扩张发生着深刻变化,相应的,风险的复杂性、传染性、隐蔽性和危害性一定程度上都呈现出增强趋势。同时,由于交易链条的不断延伸,参与银行往往需要与其他一家或多家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合同外的诸多法律文件,业务中涉及担保则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就会更加复杂,操作风险明显上升。

3/6页

     ,三!银行业同业发展围绕资产出表开展,部分业务具有会计处理不规范的特征

     由于受到信贷规模、同业授信规模和风险资本硬约束的因素,近些年来,银行业的同业业务一直围绕表外融资和资产出表展开,以腾挪出更多的空间开展资产业务,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不论是表外融资也好还是资产出表也好,部分业务品种从设计上看并未出现问题,但在具体操作上却存在会计处理上的不规范,因为针对资产出表而言,一家银行实现了出表,另一家银行必须进表以实现平衡。比如(在委托投资业务中,正常的模式应该是委托行把资金以同业存放形式存入受托行,受托行开具存单,委托行再将存单质押给受托行,受托行用自由资金投向委托行制定的资产项目,在此情况下,委托行实际上出具融资性保函,会计科目应计入涉及融资性保函或投资类的科目,并计提全额风险资本,而受托行业务发放的贷款必须入表并占用信贷额度,但由于有担保,风险资本可不计提,这种情况下,等于是委托行占用了受托行的信贷额度,但实际的做法是,受托行并不会真的使用自己的资金来投资委托行的项目,而是直接利用委托行的存款进行投资,在具体的处理上,委托行只计入同业存款科目,而向监管隐匿投资的实质,而受托行则依据委托投资的协议,并不将资产做入表处理。会计记账的不规范必然导致报表信息的不准确,使得该类业务透明度下降,统计数据失真。 ,四!银行业同业业务扰动宏观调控效果

     近年国内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增长有相当部分是得益于旨在规避监管政策的所谓“通道业务”。在“通道业务”中实际资金需求方的信用风险一般不由提供通道服务的金融机构承担,而往往是由实际提供资金的商业银行承担。实际提供资金的商业银行通过各种“通道”可以将信贷资产和投资资产、表内和表外科目相互转换,从而达到调节监管指标的目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了监管指标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通过“通道业务”获得资金的客户大多为平台和房地产企业,这显

4/6页

    而易见的影响了国家有关信贷政策,同时容易导致政府和监管层对银行业运行情况产生误判和采取不当策略,形成恶性循环,同业资金融通带来的大量派生存款也成为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银行业同业业务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

     商业银行同业资金融通业务具有单笔资金数额大、波动性强的特点。不少银行为了赚取更高收益,大量依靠短期同业负债资金滚动对接长期资产,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使得流动性风险激增,同时,同业业务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使得风险传染性的增强以及局部风险事件通过同业链条扩散的可能性显著上升,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出现叠加放大的效果。

     四、建议

     ,一!加强对银行同业风险经营和创新的引导

     在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创新方面,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动力和能力,面对可观的利润回报和投入产出比,其他银行也纷纷参与其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很多同业创新存在模式上的瑕疵,而较多银行业仍积极参与,体现了银行业在利益的诱导下,集体对于风险的淡漠。同时,商业银行要发展,离不开创新,但金融创新一定要符合实体经济的需求和政策导向,符合相关会计计量原则并充分披露,因此,监管部门应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经营和金融创新的引导,使银行业金融创新能够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二!适度进行杠杆叠加,信用风险关系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合理的错配和杠杆运用是金融机构增加利润的必要手段,但是过度的杠杆叠加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稳健度大打折扣。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挤泡沫、去杠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也会对商业银行的客户、合作金融机构乃至整个实体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因流动性收紧、监管治理同业业务措施等引起的银行间资金成本上行、银行融资

5/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