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三招对付宝宝积食

 一笑而过我爱你 2016-06-01


导读:

“借中医国粹,解育儿难题”。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瑰宝,是医学科学、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的结合,博大精深。福建省中医育儿协会致力于宣传、普及和发扬中医育儿理念,为0-14岁的儿童及孕妈妈提供科学的育儿、教养服务平台;开展中医育儿业内学术交流及研讨会;建设小儿推拿保健服务交流与中医育儿网络技术平台,指导家长应用中医医疗知识培育孩子,让孩子远离抗生素等药物的侵害,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由于婴幼儿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一旦饮食不节,就容易积食,引发呕吐、肚子疼、发热、厌食、咳嗽、腹泻、便秘等不适反应。


如果孩子早上有口臭、舌苔厚腻、口唇干红或晚上睡觉手心、脚心、腹部灼热等,或3岁以下小儿食指青筋变粗,很可能积食了。建议家长先饮食调节,再考虑用药,若发烧超过38.5℃或病情不减,要求助儿科医生。

饮食调节   

中医育儿

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下降、咳嗽等积食症状,但还没有外感症状时,可采取饮食调节治疗。


这时,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此外,还要让孩子多喝水,保证睡眠充足、及时排泄,少去公共场合,积食情况就会逐渐缓解。


药物消食

中医育儿

一旦患儿的症状没缓解或有低烧时,要考虑用消食药了。


1、大便干者:适合肥儿丸等,烂积丸等,帮助消积、化滞。


2、内热者(表现为嘴唇红、睡觉烦躁、舌苔厚等):适合健儿清解液、小儿清热宁等,帮助消积、清热。


3、咳嗽者:适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


4、呕吐者:适合藿香正气等。


小儿推拿消食

中医育儿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进行积食推拿,帮助消食、清热。下面三种方法,前两种有消食退积之功效,最后一法能清热、安神,对于发热的积食患儿可以三法联用,每天每种方法分别推拿10分钟。


●退六府:沿患儿左上肢尺侧(即下方),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泻大肠:沿患儿的食指,从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清天河水:沿患儿左上肢正中线(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间部位),从腕关节向肘关节推,每分钟150--200次。


除此以外,还可取白萝卜2斤、生姜2两、大葱4棵,剁碎后炒热,放在患儿肚子上,用手搓至肚子发汗即可,也能消、退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