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原创 作者:王新庄律师 时间:2016-05-30 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本来应该是清晰的,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夫妻一方或双方,为了侵吞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他人财产,各种虚假诉讼近年来大量发生。如果面对这个问题?杜万华大法官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答复。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夫妻共同债务,是夫妻共同向外举债,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从形式上看,这种债务有两种表现形式: 1、夫妻以双方的名义向外举债形成的债务。这种债务一般直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争议不大。 2、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向外举债形成的债务。这种债务,在离婚时和债权人起诉时往往发生争执:签字的一方认为是夫妻共同债务;而没有签字的一方认为不是夫妻共同债务,认为仅仅是签字方自己所负的个人债务。下面对此分别予以说明。 二、离婚时,怎样认定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的性质? 1、法律依据。杜法官指出“在涉及夫妻债务的内部法律关系时,按照婚姻法第41条的规定进行认定,即在夫妻离婚时,由作为配偶一方的债务人举证证明,其所借债务是否基于夫妻双方合意或者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举证证明不能,配偶另一方不承担债务偿还份额。”婚姻法第41条的规定是“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判定法则。因此,离婚时,是否夫妻共同债务,关键看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就是共同债务;反之,就是个人债务。 3、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分配方面,由提出是夫妻共同债务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另一方不承担举证责任。 三、债权人起诉时,怎样认定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的性质? 1、法律依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是“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2、判定法则。当债权人起诉时,是否夫妻共同债务,关键看借款是否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就是夫妻共同债务;反之,就是个人债务。 3、举证责任。举证责任的分配方面,债权人只要证明债务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就可以了。而主张不是夫妻共同债务的一方则要承担非常困难的举证责任,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证明夫妻不采取共同财产制,并且债务人知道该情形,这个经常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里的除外规定在一般情况是没有价值的,不用考虑。 4、新的动向。由于上述规定在对外债务方面几乎彻底绑定了夫妻双方,使得没有享受债务利益的一方不得不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对此,杜万华大法官指出“在涉及夫妻债务的外部法律关系时,按照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的规定进行认定,同时明确,在该条但书规定的两种情形外,如果配偶一方举证证明所借债务没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配偶一方不承担偿还责任。”这样,夫妻一方的外部债务是否夫妻共同债务的标准,就重新回到了婚姻法第41条,即以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为准。 四、执行阶段,能否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把没有参加诉讼的配偶直接追加为被执行人? 夫妻一人所欠债务,在执行阶段能否直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从而把没有参加诉讼的配偶直接追加为被执行人?答案是不能。杜法官指出“有的基层法院直接引用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把未参加诉讼的配偶另一方直接追加为被执行人,这显然不合适。”理由是: 1、司法解释(二)是裁判标准,不是执行标准。我们当时制定这个司法解释本身就是司法审判的裁判标准,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只能在审判阶段不能在执行阶段。在2015年12月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我们专门强调,夫妻共同债务应当通过审判程序来认定,不能由执行程序认定。 2、如果夫妻共同债务可以通过执行程序认定,那没有参加诉讼的配偶一方就失去了利用一审、二审和审判监督程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五、执行阶段,能否根据其他理由把没有参加诉讼的配偶追加为被执行人? 1、对夫妻一方所欠债务,起诉时应当同时起诉夫妻双方,避免日后执行纠纷。同时,夫妻另一方如果知悉,也应申请参加诉讼,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这些纠纷或麻烦如下面2~4所述。 2、如果已经起诉夫妻一方并且已经判决,那么法院是可以追加另一方为被执行人的,只是不能引用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 3、被追加为被执行人的夫妻一方认为不能执行自己的财产,有权依法提出执行异议,但法院可以驳回异议。 4、如果该执行异议被驳回,被追加为被执行人的夫妻一方认为执行依据有错误,有权依法提起案外人申请再审之诉。 5、此再审申请,直接导致立案审查、提审或者指令再审、再审三个诉讼程序。 6、再审时,鉴于原审诉讼遗漏当事人,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撤销原审判决,发回重审。这样还可能引起重审、上诉、再审等一系列新的诉讼。 六、打击虚假诉讼的措施和进展 1、虚假诉讼聚集的主要纠纷:一个是民间借贷纠纷,一个是家事纠纷。两者又经常互相交叉。 2、夫妻共同债务方面,一方举债的虚假诉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举债给其配偶造成损害的情况;一种是夫妻合谋以离婚为手段,将共同财产分配给一方,而将债务分配给另一方,借以达到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目的的情形。这方面目前按前面几条所述进行打击和防范。 附件:《家事审判改革为相关立法提供实践依据———专访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第三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