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人说缺心眼怎么办?

 粟子好甜 2016-06-02

【作者】:岳晓东

【主播】:君君,妙音


妙音:晴雯是《红楼梦》中宝玉房中的大丫头,为金陵十二副钗之首。她生得美艳如花,是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的“病西施”,如同“一盆才透出嫩箭兰花”般娇嫩可人,晴雯又有着“能说惯道,抓尖要强”的伶俐“巧嘴”,并兼具有不安身份的狂性子,可以不屑主子的恩典。曹雪芹评论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诸多红学评论家也认为“晴有林风”,为黛玉之影。但这位“俏丫头”“勇晴雯”却命运多舛,落得个“招人怨”而“抱屈夭风流”的下场。深究下来,这主要是因为她太缺心眼了。


晴雯在所有丫环中甚是出彩,她没有其他丫环的温言顺从和趋炎附势,反而极具个性,敢怒敢言,因而稳居副钗之首,与鸳、平、袭、紫齐名。可惜的是,这位如芙蓉般的晴雯,因其美貌而被王夫人误以为“举止言语”轻薄,怕将宝玉勾引坏了,于是将晴雯驱逐出大观园。晴雯固然抱屈,但细观晴雯之脾性言行,实在是个缺心眼的丫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君君:晴雯的缺心眼首先表现在心直口快,得理不饶人,因而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晴雯私底下得罪了不少人,偏偏自己又不自知,所以不懂得收敛。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坠儿因偷了平儿的镯子,晴雯得知后,一把将她的手抓住,向枕边拿起一丈青来,向她手上乱戳,又骂道:“要这爪子干什么?拿不动针,拿不动线,就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丢脸,不如戳烂了你!”坠儿疼的乱喊。


晴雯的确是“长了一张巧嘴”,只是这嘴“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性情爽利,口角锋芒”,话说的刻薄不饶人,私底下却不免得罪了不少人,因此在她被王夫人撵出去之时,没人敢也没人愿意为她求情。


晴雯的缺心眼也表现为极端刚烈,不懂进退自如。晴雯是个直性子,在处事上如尤三姐一般,刚烈有余而柔和不足,不懂得处事留有余地,非要争个鱼死网破才罢休。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王夫人从王保善家的口中得知晴雯行事轻薄,恐带坏了宝玉,因此特地过来盘问晴雯关于宝玉之事,晴雯却推说自己不大留心,王夫人看不惯晴雯“花红柳绿的妆扮”,让王保善家的“好生防他几日,不许她在宝玉屋里睡觉”,更喝声让晴雯出去,晴雯只得出来。这气非同小可,一出门,一头走,一头哭,直哭到园内去。到了晚上搜查大观园的时候,轮到查晴雯的箱子,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王保善家的也觉得没趣儿,便紫胀了脸,要知道王保善家的是王夫人跟前的红人,得罪了她少不了间接得罪王夫人,可是晴雯就这么不管不顾地豁出去了,惹得王夫人愣是将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晴雯从床上拖起来,撵回了兄嫂家。


妙音:晴雯的缺心眼还表现在与宝玉关系过于亲密,不避忌讳。贾府等级森严,人分三六九等,晴雯本属丫头之流。却在宝玉面前表现得任性骄横,哪里还有半点丫头的样子,反而是宝玉处处好脾气的顺着她,生病时护着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宝玉正闷闷不乐,偏偏晴雯失手将扇子骨跌折,“哎呀,蠢才,蠢才,将来怎么办?以后自己当家做了主,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二爷近来气大的很,动不动就给脸子瞧,昨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丢了那么把扇子算的了什么,先是那些玛瑙碗,珍珠膏,也不知摔坏了多少,也没见你生这么大气啊?就那么把扇子就这样,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把我们打发了,再去挑好的使,岂不更好吗!”宝玉一听气的浑身乱战,两人闹的不可开交,众人都进来跪下央求。事后宝玉服软,拿果子给晴雯吃,晴雯却自嘲:“我毛手毛脚的,连扇子都跌了,还配伺候吃果子,要是再打了盘子,二爷还更了不得了呢。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无非是借人所用。比如说这扇子吧,原是扇风的,你要撕着玩儿,也可以啊。”晴雯听了,笑道:“既是这么说,我最喜欢撕扇子。”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呢?”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晴雯因晚上吹凉生病,宝玉偷偷让人请了太医过来,更是惦记着晴雯之事,好生照顾着。因宝玉将贾母新赐的孔雀裘烧坏了,晴雯不顾生病为宝玉补孔雀裘,宝玉在旁一时拿出一件灰鼠斗篷替她披在肩上,一时又拿个枕头给她靠着,惹得晴雯央求道:“小祖宗,你只管去睡罢,明儿把眼睛熬抠了,可怎么处啊。”原先这些院内的打闹逗趣也是常事,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夫人见晴雯生的美艳,衫垂带褪,大有春睡捧心之态,冷笑说:“好一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啊!你每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今儿且放着你,明儿自然揭你的皮!”王夫人自然对晴雯与宝玉间的亲昵事有所耳闻。


晴雯抱屈而死,其中固然有王夫人的偏见,但晴雯为人处事缺心眼也是自身悲剧的祸端。晴雯如果能够在性情上多加修炼,未必会落得这么个结果,可惜这个聪明而刚烈的丫头最终还是沦为贾府的牺牲品,直到死前还心心念念着宝玉,如诸联所言“晴雯之死也使人惨”。


君君:不少红学家都认为,“晴有林影,袭乃钗副”,同为宝玉的贴心丫环,晴雯如芙蓉花明丽耀眼,而袭人则是如桃花般低眉柔顺,结局也截然相反,晴雯是被撵了出去含恨而死,而袭人则换得了圆满的姻缘。观晴雯之言行举止,虽然性格突出,但与袭人相比,晴雯的确是不大会做人,何况她还是贵族的丫环,这主要是因为晴雯的人格有些过于自负。在心理学中,自负人格的突出表现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自我评价过高,极端的自我专注;经常有自我陶醉性的幻想;期待他人的特殊偏爱和关注。自负的人在团队合作时,虽不乏责任心,却时常自负傲慢、妄自尊大,漠视他人的自尊和利益,并对他人的批评不屑一顾。


晴雯虽是个丫环,却比其他丫头都长得美。凤姐曾说过:“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得好。”王保善家的也认为晴雯“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由此王夫人十分担心她会把宝玉勾引坏。可见晴雯的确是美人胚子,眉眼间还有点像林黛玉。凭晴雯的美貌,一向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的宝玉自然是偏爱晴雯的,这样的美貌和宠爱也助长了晴雯的性情,有趣的是,晴雯的火爆性子尤令宝玉喜爱,而其美貌和性情互补,使得晴雯在怡红院里颇受宠爱。


但是,这份宠爱也导致了晴雯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偏差,有时候真把自己当成了大小姐。


妙音:《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与宝玉的最后会面,晴雯也对自己的遭遇忿忿不满:“只有一件事,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就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呢!我不服,我死也不服!”对于宝玉的到来,她也显得宽慰不少:“早知担此虚名,我当日就另有道理了,我死,死了也有冤无处诉啊!”从中可得知,晴雯与宝玉之间并无私情,也无勾引宝玉,一切不过是虚名。从晴雯的认知而言,她觉得自己并无不妥,反而是行的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因而她做事一贯是爽直透彻的,这是晴雯最惯用的自我防御机制,她以为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她怒斥丫头们是因为丫头们的确做错了事,就连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她也是自己一窝蜂地将箱子倒了个底朝天,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做亏心事,别人也就没有小辫子可抓。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么?显然不是,宝玉为她千金一笑而献上扇子任其撕,为她暗中打点找来太医看病,甚至放任她一起打闹嬉戏,明眼人看在眼里,又会作何感想呢?总之王夫人是“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凤姐觉得她“轻薄些”,袭人也觉得:“太太只嫌她生的太好了,未免轻狂些。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心里是不能安静的,所以很嫌她。”即使是行的再端正,也不要将自己孤立于别人与环境之外,还需要看看周围的反应,毕竟人不是孤立于世的,善于感知他人对自己的情绪,与人交善,这才是处事之道。晴雯的教训也在于此,她太过于专注自我的做人正直与清白而不知检点。晴雯是个聪明人,却是瞻前不顾后,引起他人的嫉妒和王夫人的误解,最终自身难保。


晴雯的爽直火爆的个性与伶俐善言的巧嘴也同样令人叹服,但是却不能掩盖其认知的误区和性格的缺陷,如果晴雯能懂得审时度势,不断完善自我,也不会落得个“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的下场。


情感小贴士:如何远离缺心眼?


缺心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缺心眼之人往往为人直爽开朗,对事不斤斤计较,并爱打抱不平,仗义执言;但缺心眼之人也常遇到不少烦恼,如直言直语而引起非议,心直口快而得罪他人。说到底,当缺心眼的表现影响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工作乃至人际关系时,它就是一种人格缺陷,需要加以调整完善。其实,缺心眼的人往往会变得自我为中心,这本身就需要改正。对此,人们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不断反省


就是学会“一日三省”。这是远离缺心眼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人觉得缺心眼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困扰不便时,他才会愿意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因此,人要在为人处事中不断反省自我,今天的言行举止,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表现了什么冲动?为什么自己老是在说错话?自己在哪方面缺心眼了?人只有不断反省,才能不断进步。


2、学会换位思维


就是学会换位思维。很多缺心眼的人,都过度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在行动前没有很好地与外界沟通交流,因而变得孤芳自赏。例如有些人喜欢在别人说话时不断插嘴,发表见解,也有些人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推测他人的想法。这些都是自恋自负的表现。相反,当人们试图将自己思考的落脚点转向他人,那他就会逐渐走出自我中心,学会多关注他人,少表现自我。


3、学会同感共情


就是学会感同身受。学会关注别人还是不够的,人还要学会同感共情,在沟通中通过对他人语气、身体语言等表露等来感知他人的情绪。其久而久之,人必然会练就一颗细致的心,这既是对人自我成长的挑战,也是对人情商开发的要求。人只有能充分感受他人的情绪,才会愿意调整自我的言行。


4、学会三思后行


就是学会谋定而动。不少缺心眼的都是急性子,或者毛毛躁躁而虑事不周,因此缺心眼的人遇到挫折或者急事容易直率冲动,需要的是给自己强迫冷静的时间,心理研究发现,当过度愤怒或者焦虑时,稍微能将情绪压几秒,就能极大耗去这些消极的情绪体验,结果大相径庭。因此,遇事多思量多冷静,三思而后行。此所谓“宁肯不说话,也不要说错话。”


5、学会审时度势


就是学会把握时机。所谓缺心眼,就是缺审视周围环境的“心眼”。因此,缺心眼之人欲“长心眼”,就要学会把握细节,纵观全局,将事件等串联起来思考,这样才能带来更好的后续发展和完善。当然,改变在于点滴之间的积累,绝非一时一日之事。


好了,本期的节目就是这样,如果你喜欢本节目中的文本内容,可以阅读岳晓东老师的《红楼梦人物心理分析与情感世界》,想了解更多岳老師的文章可关注岳晓东心理工作室,如果你也对心理学感兴趣,可关注岳老师的新作《心理諮詢基本功技術》和《欣賞你的大腦》,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本节目会在每周五下午播出,感谢您的收听,请记得,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主播君君,我是主播妙音,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