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华忻坊
2016-04-15 15:52阅读:6,889
杨树浦路1991弄1-201号
大拆迁四面楚歌中而一枝独秀的华忻坊 建于1921年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街坊 编号YP-082 广式里弄 1921年 广式里弄 1921年 华忻坊建于民国10年(1921年),由盛杏荪(盛宣怀字杏荪,中国官商第一人)出资建造,作为华盛织布局职工住宅。 上图为杨树浦路1991弄的华忻坊弄堂口。 华忻坊现已被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扩大名单(2016-02-05) ,见沪府〔2016〕11号文件。 上图:“华忻坊”,弄口石砌的牌匾上书此三个魏碑大字,后落款处还有“十年九月”一排小字,可知其落成于1921年,至今也快百龄矣。 弄堂特有风俗:常常无事于窗前凭栏眺望,看人吃饭洗澡最为有趣。这使我想起卞之琳那首著名的诗,似颇可形容这一风情:“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这样的弄堂里,当年的小孩们放学后时常玩起的“躲猫猫”游戏,大弄堂、小弄堂,隔壁人家的三层阁、二层阁,几乎都是小孩们的藏身之地。所以,哪儿拐角,哪儿登楼,楼上楼下,如数家珍。值得提一句的是三层阁上有只“老虎窗”,最是儿时的“向往”。的小孩们放风筝、看国庆焰火,都喜抢占这一最佳位置。 华忻坊地处提篮桥朝东的杨树浦,虽也算是黄浦江的沿岸,如今被打造成“北外滩”概念的黄金地盘,已成开发商觊觎之“热土”,然而早在三十年前,“北外滩”和“外滩”是没法比的,就像“小龙虾”和龙虾根本不属一个档次一样。外滩只要过了白渡桥,一路向东就全是工业区,只能委屈地被称为“下只角”了。 一、石库门里弄住宅 石库门里,前楼后楼亭子间,前后客堂灶披间,二层阁,三层阁,楼梯底下马桶间……虽地段不一,然石库门的格局总体相似。 石库门中最佳的房型是前楼,朝南二楼的宽大窗户,采光通风均为一流。如住楼下的前后客堂最大益处就是“接地气”——即什么事都可放在户外的弄堂里进行。尤其是夏天,下棋打牌自然不用说了,其他诸如小孩做功课、大人喝茶聊天,甚至连吃饭睡觉洗澡这样极度私密的活动,也可在弄堂里进行。过去所谓“石库门弄堂无隐私”,真是一点不假,邻居对你家事的熟知程度往往超出你自我的估计,甚至说出某某家孩子屁股上一颗痣的精确方位,也绝非没有可能。 弄堂最早还有晒台和天井,后因住房紧缺,故又将晒台天井也改建成房间。所以,一个门牌内居住个四五户人家是不稀奇的,多则住七八户的也是常有。每天清早,在共用一个灶披间里,就显得异常的拥挤和热闹!洗脸刷牙的,淘米洗菜的,洗衣拎水的,大家忙忙碌碌都凑在一二个水池前,碰着拎不清的大嫂,也许你正在刷牙或洗碗,她却从你身后伸进一只“夜壶”来接水,实在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弄堂里还有公开淴浴的习俗,当然都是以男孩为主。之所以搬出户外进行,也属无奈之举。众所周知,由于老弄堂居民的住房狭小逼仄,一般都没有专门浴室。所以许多小伙子索性将自来水龙头接到弄堂里,在自家的门口,着一条裤衩,搓洗冲淋倒也痛快,有的人居然还边擦肥皂边与邻居聊聊球赛、看看“野眼”什么的,大家都见怪不怪觉得很正常,这大概也算是上世纪弄堂内绝无仅有的一大景观了。 二、新广式里弄住 老广式里弄住宅,总体布局排列为行列式,单开间毗连。在单体平面上去掉了石库门及前天井,总进深相应减浅,平面布置为前客堂,层高为二层,底层在3.3米左右,二层在3米上下,后有单层灶披间,在结构、用料上比石库门里弄住宅稍差些。住宅设备,有的屋内无自来水,有的有水、电,无煤气和卫生。一般是三至四户居民合住一幢。 在老广式里弄住宅基础上,华忻坊的新广式里弄住宅诞生: 民国8年(1919年)以后,出现了新广式里弄住宅。新广式里弄住宅,基本上保持老广式房屋的形式。总体布局亦呈横向联排的行列式,单开间毗连,砖木结构。在单体布置上,房屋开间由原来的4米左右缩为3.5米;进深由14米改浅为6.5米;房屋层高由原来的3.8~4.2米,改为底层3.3米,二层3米左右; ![]() 该里房屋为坐北朝南,横向联排的行列式,单开间毗连、砖木结构立帖式,层数为二层,房屋正面为砖墙及玻璃门窗。住宅设备简陋,有水、电,无煤气和卫生设备。 ![]() 华忻坊位于杨树浦路1991弄和2011弄。坐落在杨浦路以北,周家牌路以南,西邻依仁里,东近临青路的方形基地上。该里设二条坐北朝南的主通道,出入口分别通杨树浦路1991弄和2011弄。主通道宽为4.26米,全里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 ![]() 按语:在撰写本博文时,有个问题曾经萦绕在我心间很久,为什么华忻坊这样的貌似寻常的老弄堂,会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建筑呢?何况华忻坊周围已是大拆迁,一片萧瑟。在周边大拆迁的四面楚歌中,华忻坊为何一枝独秀的而被保护呢? 经过我实地勘察和网络上资料的检索,“华忻坊为何被特别重视和保护”的疑惑得到了初步解答。华忻坊的与众不同,就是华忻坊突破了一条弄堂一种建筑风格之常规,这里有两种民国时期的建筑:一是石库门里弄住宅,二是新广式里弄住宅。这就是华忻坊作为已被保护的上海弄堂住宅的最大特色。 |
|
来自: 我爱祖国爱人民 > 《0▓▓▓ 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