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学教育实验之必要

 昵称28525563 2016-06-02
  中学教育实验之必要

  ——《陶行知文集》阅读(二)

  学理与经验是一套分不开的手续。学理在经验上发现,并制裁他的进行,指示他的方向,经验得此制裁指示,始能胜过所遇的困难,以谋改良,但学理未必有罗盘那样准,那样灵。有时指示了错路,制裁必使人亲自感受失败的影响,并使他不得不把他致败的学理、假设来审查修正。万一有根本错误,就使他不得不完全取消,再设别的法了。所以不但学理指示经验,经验亦要改造学理。学理与经验相合,必有进步;二者相离,学理就要变成空思幻想,经验或也变成盲行盲动了。 (这里的学理,就指书本知识,经验指实践中得出的见地。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为的是用于自己的实践中去,所以学理指示经验,而学理还要从实践中总结得来,所以说来自经验。教育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经验和学理一样重要。)

  我们试就此点观察中国现代的中学教育,是否犯了这学理、经验分离的毛病。一般办中学的人,就是依旧贯,或是抄袭颁布的规程,或是仪型别国的制度,终日里只管照样画葫芦。一切教学设施是否符合社会与个人的需要?学生在学校里是否学当其才?出学校后是否用当其学?(每个教育者都该问一问这些问题。我们究竟给了学生什么?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一概漠不关心。那自命为教育理论家的,或与中学从无见面的因缘,或只偶尔参观,只管闭起眼睛来胡思乱想,拿起笔、开起口来高谈阔论,有时或亦言之成理,其实多为隔靴搔痒!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下了理想与经验分离的种子,我们就要看看得是甚么结果。今试一问中国办了若干年的中学,究竟毕业出来的学生能干什么事?喜干什么事?究竟干些什么事?

  要想审查现今中学的成绩,必须先将我们希望于中学教育的分析出来,然后方有立论的标准。我觉得中学生毕业之后,若不升学,应有下列之要素:

  一、应付社会环境所必需之人格。

  二、制裁天然环境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生利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四、消闲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请先看中学毕业生应付社会环境的人格。新近毕业的学生,我不敢说,因为他们与社会上恶势力还未十分亲近,故不容易看出来。至于前几年的毕业生,就我们所知道的来数一数,究竟有几人未买票?未卖票?未拿金钱代人运动选举呢?单拿选举来做一个例,就证明我们的中学对于培养应付社会环境所必要的人格,还没有可靠的方法! (应付环境,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不被不良现象所侵染,不丧失自己的真善美,能够以自己的良好的品行去影响周围的环境,至少也要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教会学生生存,应对环境是生存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在也一样。)

  次看中学毕业生制裁天然环境的能力。我觉得制裁天然环境,首在体力充足。中学学生正当发育时期,上下前后左右一齐滋长,如同暴富的人,得的快,用的快。平日不知储蓄,患难一来,后悔无及。我们青年学生多数不知节省精力,储蓄元气,所以身体强壮的很少。日本大隈伯往往以此警告我们青年,确是实话。不说别的,中学毕业生完全没有眼病的,有几分之几?中学毕业生的目力,有多少是中学校里面弄坏的?我们再问一句,假使一群学生出外参观,中途轮船遇险,有几分之和能游水自救?还有几人能救他的同学呢?此次东南大学入学考试结果,觉得中等学生科学常识极为缺乏。老实说一句话,我们中学校对于培养制裁天然环境的能力,实是很不充分。 (这里讲的是学生身体的健康,身强体壮。看似不足道,但实际上这正是目前学校教育忽略的地方。近年来国家提出的“阳光体育”项目,目的也在于使学生强身健体,身体健康是学习其他技能的前提。)

  次看他们在生利上所需之知识技能。换一句话说,中学毕业生如不升学,就须谋一件自利利他的职业。现在中学毕业生,除升学外,还有两种人:一种是做教员的,这可算为职业。但是从未给他学过师范教育,就教他去做教员,也是我们疏略的地方。此外还有一种就是高等游民,在家里闲吃闲坐,此种毕业生通盘算起来,至少要占百分之三十发上。近来中学已经逐渐采纳职业教育之趋势,气象很好。但希望施行之前,加之慎重之考虑。因为办得不妥,什么教育都是徒劳无功,而且怕还有害! (这里指立足社会的本领。这不仅指书本知识,强调的学生要有一技之长,可以作为日后谋生的手段。现在国家有职业教育专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学阶段则把这一训练给丢掉了。)

  末了,请谈中学生毕业后的清闲方法。我们做事不能一天做到晚,一晚做到天亮,中间必定有空闲的时候。人当忙时不会走岐路,一遇空闲,危险就来了。所以古时教育,注重闲时的修养,现今的教育,也注重空闲时的消遣方法。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种种正当娱乐的良好习惯,使他习与性成,将来离校之后,继续将他空闲时的精神归给在这种正当娱乐当中,这是很重要的教育。(这段话引人深思。人在忙时,因为有事可做,所以不致出现问题,但人一闲下来,就容易生出事端。所以让学生学会积极的娱乐和休闲更显得重要。现在学校里,学生除了上课,作业,很难看到其他积极有益的消遣活动。所以很多少年跑到网吧去休闲,久而成瘾,令人担忧。这说到底,还是学校对学生的消闲引导不到位。如果在学校经常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体育、文艺活动,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培养学生一项有益的课余爱好,也许网吧的吸引会减少几分。)二年前我有一个朋友,专门调查一个都市中等学生的嗜好,他说别事不提,中等学生沾染赌风的人,百人中约有五十人。这话或者太过,但也不是毫无根据。试问学生何乐而为此?直言之,就是他们在学校里没有充分学到正当的清闲方法,学生之沾染这种习惯,他们固须担负责任,但学校实亦不能辞其咎责!

  不升学的既如此,那想升学的学生又怎样?人说起来,大都以为中国高等教育机关不够,不足以应济需要。但是就我所观察,高等教育机关不是取不足额,就要勉强取足。投考的人数逐年增加很快。但是中学生学业上的准备,此中学生的人数增进得慢。这真是我们中学校应当赶快注意的一件大事!

  把以上所说的总结起来,就是以前的中学实在不能满足人意,处处都有改良的余地。然则改良的方法究竟何在?

  随便要改良什么教育,都离不开实验。若想改良中学教育,亦非从实验着手不可。我们的问题,就是如何审查社会需要,依据学生心理,准备种种适当教学机会,便学生得以发展他应付社会环境的人格,制裁天然环境以及具有生利、清闲的种种知识技能。不遇困难则已,一遇困难必不轻松放过,主要求一个相当的解决,必将解决方法得到才算了事。如有几个方法解决,必得到那最有效力的解决方法才算了事。一天不得到的,就一天继续实验,必使他屡试屡验,至十分觉得真正得到相当解决才能罢休!

  实验是探未发明的新理,所以往往是反常的。因为他是反常,所以他往往招舆论的抨击,受法律的限制。这两样事,都能予实验以莫大的阻碍。若想在实验上得到充分的效果,舆论固应予以相当的谅解,法律亦应予以特别的自由。但是,教育的实验和别种实验,例如理化的实验,有一点根本的不同,因为供理化实验的是物、是材料,供教育实验的是人、是学生。学生进学校是要达求学的目的,所以实验教育时,以不妨害学生学业为最要。未行实验之前,第一要有研究的人才,第二要有条理的组织,第三要有缜密的计划。(教育是一项实验,随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学校情况调整实验措施,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成长问题,要真正为学生成长服务,不能为了实验拿学生当牺牲品。新教育实验也是实验,当然也要有研究的人才,要有条理的组织,有缜密的计划。新教育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可谓研究人才,教体局不仅支持而且不断组织教师学习与交流,为促进实验提供了可靠保障。各校都有自己的计划,都在按计划具体实施。从目前来看,这项实验已经收到了很好的实效。现在需要的是进一步深化实验,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实验的中学可分两种:一是规模最大,设备最周,人才最好,学生最好,教学最良,而费钱最巨。其一切设置、教学都依那最高的理想进行:一是费用小而成效大的。其校中一切设置、教学,都依那必不可少的讲划进行。前一种固然要紧,后一种在中国更是要紧。我们很希望能早些发现,使内陆学校可以参考。

  凡中学如得其人,并得其法,都可酌量实验。但有几种中学校因所处地位的关系,行使实验最为便利,更不能辞其责。我意就是各处高等师范或大学教育科之附属中学,附属中学比平常的中学责任重些。他除准备学生升学和服务外,还可为下列几种职务。

  甲 发现学理 由实验而发见新的学理。

  乙 印证学理 由实验而印证他人所发见之学理之确否。

  丙 实习学理 即通行之实地教学。

  丁 推广学理 即模范之意

  素来中国各处附属中学或只做(丙)项或兼(丙)(丁)两项性质。(甲)和(乙)差不多是从未着手的。但是以地位言,都是教育的机关所附设的学校,对于实验一层,似宜特别注意。因为不但发现新理不宜落后,即他人所主张的学说,亦宜加以印证,是断不能盲从或囫囵吞枣的。如果各处所附设的学校,或中学或小学,能注意实验,我国教育界断不致如现今及以前之毫无贡献。

  心得:其实何止中学教育需要实验,所有的教育都是需要实验的,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出新的道路,使教育更合理,更有益,使学生成长更顺利更快乐,也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任何实验也好,改革也好,都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有人为之不懈努力。我们不能只希望社会先造好一个大环境,我们坐享其成,而应该勇敢地从自己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就负的责任担负起来,如果一线教师都这么做了,那么实验不就近于成功了吗?教育是不能等的,不能总指望考试制度的改革,总指望教育制度的改变。所有一切都没有自己的行动来得实在。新教育强调,行动就有收获,我们需要的是为实验所付出的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