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建文:读懂新教育实验的九个关键词

 大奔h1wmjlcm1r 2023-10-09 发布于江西

读懂新教育实验的九个关键词

——《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读后感

原创|张建文 运城南风学校 

新教育首届明师班学员

来源|河东新教育研究院

【河东新教育研究院】编者按: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一个好校长,既要是理论家,又要是行动派。既要能高瞻远瞩,指明方向;又要能深入一线,带头示范。既要能勾勒蓝图,又要能守住底线。从今天开始,河东新教育研究院公众号将开设“校长专栏”版块,持续推出运城新教育集团四校校长的文章,阐述办学理念,讲述教育故事,领读经典好书,推荐榜样师生,创造美好教育!


第一期我们推出的是运城南风学校张建文校长的经典导读文章《读懂新教育实验的九个关键词——<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读后感》,欢迎大家跟着张建文校长一起读好书,从经典中领域教育真谛,践行新教育理念,行动起来,举起中国素质教育的大旗,汇入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的滚滚长河。

朱永新: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
张建文:创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图片

理解一本书,一个流派,需要抓住其关键词,即核心概念,再将这些核心概念组织成概念框架,最后结合具体的例子去理解,就会对一本书、一个流派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当然,最终的理解,要在实践中,在行动中。

《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是朱永新教授2023年5月刚出版的一本新书,运城新教育集团一行6人于7月份参加徐州年会时,会务组赠予每人一本。会议期间,我阅读了新教育实验的发展简史。这次到北京参加明师班学习,顺手就带上了,在动车上重读了“十大行动”。回来时,补读了新教育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国庆节第二天的上午,闲来无事,把剩余的贡献、问题和发展一章阅读完毕。

现在回顾整本书,有九个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即一个使命,两个愿景,三专发展,四种价值观,五个改变,五个理念,七个学理,九大定律、十大行动。下面我们逐一来阐释。

黄华斌:读懂新教育实验的“时代新意” ——读《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

图片

一、一个使命

一个使命的完整表述是,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首先,新教育实验是一个教育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一个民间团体,共同体成员必须具有教育者身份,自主选择加入,或者退出,但无论加入还是退出,都要遵守相应的契约。

其次,共同体发展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加入的教育人,在教育生活中获得一种实现幸福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三专,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中,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语言密码,从而获得一种和谐而创造的生活。

第三,完整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完整就是全体和全面,具体表现为,为了一切人——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员,即教育社区内的全体人员;为了人的一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通过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丰富的学习活动,让教育社区内的一切人获得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有分数,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只有卓越的教师,只有学校的领导。

新教育实验的十个重要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图片

二、两个愿景与五个改变

两个愿景是:一、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为了实现这两个愿景,必须从五个方面进行改变。

一、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了(1987年由柳斌先生提出),但在分数为主导的应试环境下,很难有所作为,甚至被很多人斥之为走形式,因此陷入了“轰轰烈烈讲素质,扎扎实实做应试”的怪圈。

如何走出这个怪圈?新教育实验以四个改变为抓手进行突破。

1、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所谓行走方式,就是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行为方式,以及与学生的关系。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转为现代教师角色,现代教师角色应该是陪伴学生一起成长的引领者,在共读共写共成长中享受幸福教育的创造者,而不是照本宣科者,不是监控督察者。

2、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学生的生存状态要从单调乏味的被动应试训练的静止状态,变为积极主动协调合作以迎接挑战的活跃状态,从单一的教材学习变为在智慧课程、艺术课程、身体课程、道德人格课程、劳动实践课程等完整的课程体系中获得全面发展的融会贯通式学习。丰富完整的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所以,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就要改变单一课程的设置。

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学习的发展模式,要从抓分数到抓素养、从关注学业成绩到关注生命本身、从关注升学到关注终身发展的转变。新教育实验,是破解教育内卷的最好方式,因为丰富的课程,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素养,也可拥有满意的考试分数,能够实现分数与素养的双丰收。素质教育不等于热闹的活动,活动背后是课程设置,活动必须课程化,才能提升学生的素养。

4、改变区域的教育生态。新教育实验从一所学校的成功,扩展到对整个区域教育的影响,发挥辐射作用,进而改变区域教育生态。运城地区学生的阅读素养比较高,就是运城新教育近二十年来推广书香校园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获得了家长的认可,进而影响了整个区域对阅读的重视。

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一个学派的形成,需要五个体系支撑,即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课程体系、文化体系和实践体系。理论体系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各种理论的融合,新教育学派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参照中西方理论创立的。话语体系是指一个学派对自己的理论系统、行走方式、实践方式、文化观念的独特表达,要有一套完整的大家所熟知的具有极强解释力的话语系统,比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照亮唤醒、晨诵午读暮省等,都是新教育实验的独特话语。课程体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比如新美育、新德育、新科学教育等,经由此,才能改变学生、教师和学校。文化体系包括一套价值观,比如合作的态度、公益的情怀、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四大价值观等。实践体系指的是新教育实验的田野意识。新教育实验并不是先有理论体系,再进行大规模实践,而是实践与理论建设互动促进,理论的完善会推动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发展又会完善理论的建构。同时,新教育实验的实验,不是实验室严格的实验,因为教育本身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实验。但新教育实验会参照引进已成定论的科学实验结果指导实践。

5、改变教育科研范式。正是新教育倡导的这种实验方式,完成了改变教育科研范式的目的,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激活了一线教师阅读理论著作的热情,也打通了理论走向实践的通道,实现了一种理论与实践及时互动的状态。

新教育实验的愿景使命——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特稿|如何实现区域教育的创新和超越?有效推进区域新教育实验?如何改变区域教育生态?

图片

三、“三专”发展

“三专”发展,是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

在娱乐多元化的时代,静心阅读变得越来越艰难,尤其是专业阅读,古人说阅读三上,即马上、厕上、枕上,但在当下,这三上的时间,大多数人都会用来刷小视频、读网络小说,专业阅读只能在书桌前,正襟危坐,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圈点批注,前后勾连,查阅资料,联系实例,才能大体读通,稍不留神,又得从头开始。

专业阅读还有一个障碍,浅阅读。我们上学时,除了课本之外,阅读的课外书籍以文学为主,很少涉猎理论著作。这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心理上对理论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进而讨厌理论,说“理论是灰色的”或者是无用的,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为自己读不懂理论找借口;一是完全读不懂理论著作,以致永远在经验上打转,抱残守缺,远离文明的进步。

专业阅读,主要指理论阅读,除了本学科的经典著作,还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当今科学研究的最新结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一方面接续人类文明的历程,不走回头路,一方面利用最新理论成果去创新,去塑造未来人才。明师班学员三年要读完30本专业书籍,单这一项就可以极大地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

当下,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就是教师在专业阅读上的缺失。

专业写作,不仅指为了发表论文、做课题的写作,更是对专业阅读的梳理,对教学生活的反思。专业写作,必须有学理支撑,使用专业话语。公共交往,需要专业话语,既节省交流成本,使交流更通畅,又避免误解,容易达成共识。专业写作,就是运用专业语言,与自己对话,与专家对话,与同行对话的写作。明师班学员在三年的学习中,必须出一本专著,就是对专业写作能力的极大促进。

专业交往,有三层含义,一是与专业的人交往,二是交流专业的内容,三是与人专业地交往。我们只有同专业的人交往,才能变得更加专业,比如我们要学会与专家交往,而不是迷信专家,或者盲目地贬低专家。人生有限,不能浪费在无聊的话题上,因此我们交往的内容必须是专业的。交往的专业内容指的是运用学理分析现象,做出专业诊断,给出专业建议。专业的交往方式能够使得交流顺畅,保证交往能够顺利完成。专业交往的目的是,在交往中,能够发展学生的素养,提升教师的能力,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完成“过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使命。在第一期明师班线下培训中,每天的活动由一个小组负责,尤其与专家的交往,自然而然地就提升了大家专业交往的能力。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图片

四、四种价值观

价值观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新教育实验二十多年的发展,能够凝聚人,发展人,一步步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做人做事的四种价值观,这四种价值观即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一、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由农耕文明发展而来的一定是实用主义,而非理想主义。理想,在现实中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新教育实验能够执着地行走二十多年,成为中国教育界规模最大、坚持最久的民间组织,靠的就是这种理想主义。理想不等于幻想,它来自于中国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同时,理性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激情,热情不能长久,而激情却可持续。理想源于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源于对美好未来的坚信。

二、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当前教育界最严重的问题,专家教授搞研究不是为了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而是为了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他们远离教学一线,远离校园,却写着关于教育的种种理论。一线教师只是埋头教学,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几十年前的经验,有效无效不知道,反正,大家都这么教,我就这么教。昨天这么教,今天也这么教,明天还这么教。一旦改革,就坚决反对。一听讲座,就昏昏欲睡。新教育实验,带着理想走入田野,用理论观察、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理论,真正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了教育研究的范式。

三、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的生存法则,人类世界也需要竞争,但更重要的是合作,尤其在共同体内部。在共同体内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每一个成员的使命,而为了完成这个使命,就需要合作。明师班40个成员分成了五个小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克是竞争,相生是合作。每个小组负责一天的活动,哪个小组做得更好?自然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小组内部合作完成活动,顺利交接给下一组,在复盘时指出问题,提醒下一组注意避免,就是合作。明师班第一期线下培训大家收获满满,就是合作的结果。

四、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公益事业,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资本的介入,造成了教育界的种种乱象。新教育实验二十多年来,一直坚守教育的公益属性,用公益的情怀推动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新的选项。朱永新教授获得一丹奖后,更是将全部所得捐赠出来做明师班等五大项目,就是公益情怀的体现。唯有公益,才是自主自由的,才能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而不是为了争夺利益异化教育。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价值观——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

图片

五、五种理念

新教育实验有五大教育理念,分别是:

一、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指的是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要系统化,活动丰富化,评价要多元化。不仅提升学生的智力,还要让他们能够舒展自己的身体,优雅自己的仪表,能够学会高雅休闲的方式,可以在交往中自如地表达,有条理地做事。为了一切的人,指的是促进所有人的发展,包括学生(全体学生)、教师、家长以及教育社区中的每一个成员。为每个人寻找表现的舞台,让每个人有成功的体验,使每个人成为独特的自己。

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当下需要的东西,比如学业成绩、升学考试,还要教会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素养。运城新教育的使命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就是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就是让学生获得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因此,我们的阶段目标是好成绩,终极目标是高素养。南风学校的核心素养可以用九个关键词来表述,即好奇心、想象力、幸福感(小学),同情心、意志力、认同感(初中),天下心、批判力、责任感(高中)。九个关键词形象地勾勒出了南风学校各个阶段毕业生的画像。 

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判断一个学生的精神状态,就看他(她)眼里是否有光,是否敢在公开场合自信地表达,是否自然地向他人求助或者伸出援手。而要想拥有这样的精神状态,需要有足够丰富的课程,足够多样的活动和足够大的舞台,让每个学生,一定能够在某一方面是最好的,某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学校要为每个孩子拥有高峰体验创造机会,失败是少数人的成功之母,而成功是大多数人的成功之父。在南风学校,每周有小桥音乐会,每月有少年演说家,每学期有期末庆典和大剧,每年有孔子诞辰日、读书节、艺术周、体育节、立校日等重大活动,总有一个学生属于某个舞台,站在舞台C位,成为全场观众的焦点。

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在工业化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同质化人才,以成为流水线上合格的工人。但在信息化时代,差异成为重要的标准,因此,培养有个性的人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学校而言,没有特色,就无法培养具有个性的人。培养个性的前提是丰富,在丰富的课程和活动中,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长期发展下来,就形成了个性。拥有个性的人才具有创造力,才能为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南风学校,有阅读跑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个学科的经典书籍,跟着导师共读。有学生喜欢经济学,阅读《穷查理宝典》《穷爸爸富爸爸》等,用经济学分析想象,变得理性;有学生喜欢心理学,用心理学原理分析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成为大家的心灵导师;有的学生喜欢哲学,跟着导师阅读周濂的《打开》,并自己啃读《理想国》;有的学生喜欢物理学,跟着导师阅读《从一到无穷大》,还自读了《时间简史》《黑洞简史》《费曼讲物理》等书,俨然成了一个物理学小专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阅读中找到了方向,形成了个性,迈向了卓越之路。

五、让师生与崇高的人对话。如何与崇高的人对话?一是通过阅读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人物传记,在阅读中,在那些伟大人物遭遇磨难的时刻,在他们做出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刻,向他们提问,并做出自己觉得符合人物精神的回答。渐渐地,我们就会被他们崇高的精神所感染,所渗透,所激发。二是聆听窗外声音,听当代各行业名家的讲座,现场进行对话。在明师班的学习中,我们听了很多名家的讲座,杨佳教授的故事非常感染人。回到学校,我们要给师生们讲杨佳教授的故事,把崇高精神传递出去。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把教育常识变成社会共识——不忘初心使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图片

六、七个学理

任何一个学派都需要有学理支撑,新教育实验也不例外。新教育实验的七个学理分别来自于哲学(人本论与行动论)、伦理学(崇高论与和谐论)和心理学(状态论、潜力论和个性论)。

一、从哲学中,新教育实验挖掘出两个学理,一是人本论,一是行动论。人本论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避免植入别的目的而异化人。发展人是目的,其它一切都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把人当作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人是有尊严、有个性的、可以自主做出选择的自由的存在,教育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去引导,去发展,去促成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行动论,指的是“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行动,是摆脱了劳动对土地的依赖,工作对关系的依赖,是一种独立自主的自由选择的生命状态。在南风学校,聂校长常常说一句话,我们都是行动派。有好的想法,说干就干。在做中修正,完善,成长,自我实现。没有本质不变的人,只有在行动中不断塑造自我的人。

二、在伦理学中,支撑新教育实验的两个学理是崇高论与和谐论。崇高论指的是在与崇高人物的对话中,不断脱离人的低级需求,成为道德高尚的人。遵循道德发展规律,促使学生一步步从自然功利境界上升到道德仁爱境界。人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即本能;一种是社会属性,即道德。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完成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过渡,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人的生理需求是实际存在的,是实然,我们要承认,要面对,要满足。同时,人也要社会需求,即爱与被爱的需求,奉献的需求,是应然。从实然到应然,就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体现。

和谐论是指学校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通过每月一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与自我相处,与社会相处,与自然相处,通过调节各种关系,实现和谐发展。和谐是一种能力,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够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和谐在一个人的内部,是情感与理性的和谐;在外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比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等。要建立和谐的关系,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守好底线和边界,不触碰交往双方的底线,不越界,即使想要帮助别人,也需要争得别人的同意。一是具备因人而异的调节能力,不能用一种方式与所有人交往,做到不固执。

三、在心理学中,新教育实验主张状态论、潜力论和个性论。状态论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决定于他(她)与环境的关系。人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成长的,因此,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供一个安全的场域,让学生能够在这个安全的场域里去探索,去犯错,去反思,去获得成功的体验。新教育十大行动中的家校共育、数码社区、书香校园、完美教室、理想课堂,都是为了营造一个适宜学生发展,改变学生存状态的成长环境。

潜力论是指,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有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种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只有我们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滋养,每一颗种子都能够长成应该有的样子。对每一颗种子,我们要找到他(她)生长的节奏,不能拔苗助长,而要像春风一样轻轻地去唤醒,去照亮。每个孩子都是方仲永,如果不按照其生命节奏去培养,往往会变成伤仲永。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潜力不同,不能让乌龟与兔子去赛跑,不能让兔子向乌龟学潜水。

所谓个性论,指的是尊重人性差异,为每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提供适宜它发展的环境,促使其按照自己的禀赋去发展。所以,对学校而言,特色教育,就是为了塑造学生的个性。“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材”是才能,是材质,是个性,每个人的个性不同,用处也不同。教育就是要不拘一格育人才。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新教育实验本体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为了生命的幸福完整——朱永新教育作品选暨新教育实验阅读推荐书目

图片

七、九大定律

一、态度决定一切。在《培育智慧才能》一书中,提到影响学习效果的几个维度,放在第一位的是态度和感受。态度和感受会影响学生上课的学习状态,是积极主动地投入,还是被动参与,甚至抗拒?如果是抗拒,那么接下来的知识建构、思维提升和意义诠释对他(她)而言全无意义。态度决定状态,而关系则决定态度。所以,师生之间首先要建立信任的关系,有了信任,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进而影响学习状态和效果。

二、说你行你就行。这句话的核心是信任与欣赏。人的成长是在人际交往的互动中发生的,一方的情绪会影响另一方的情绪,尤其是教师具有天然的权威性,教师的信任和欣赏,会给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我们有一个成语,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希腊有一个皮格马利翁的神话故事,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要信任和欣赏学生,并且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有成功的高峰体验,他们就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三、体罚近乎无能。在南风学校有两条底线,其中一条就是“不得体罚和侮辱学生”,使用的就是这一教育定律,因为体罚正体现了教师的无能。禁止教师体罚和辱骂学生,就是为了倒逼教师进行专业学习,找到更好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专业地与学生交往,促进学生进步,而不是妨碍学生发展,甚至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致命伤害。当体罚发生的时候,就是教师权威下降、理屈词穷的时候。

四、读书改变人生。排在新教育十大行动之首就是“营造书香校园”,对阅读的强调无论如何都不过分。人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由文化塑造,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一部分是现实。人无法脱离历史而存在,而阅读是进入历史的最好方式。理解了历史,才能理解自己和现实,才能在具体处境中做出合适的选择。至于阅读对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苏霍姆林斯基做过实验,提出两套教学大纲,学科阅读是一套大纲,教材学习是一套。大量学困生的存在,就是缺少第一套教学大纲造成的。

五、课堂属于学生。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把课堂还给学生。《道尔顿教育计划》这本书以道尔顿学校的教育改革实验为基础写成,把教室变成学科实验室,教师负责一个学科实验室,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划选择进入学科实验室的时间,选择合作学习的同伴,选择与导师讨论的时间。这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道尔顿学校的孩子们连续30年所有学生都进入了名牌大学继续深造,就是例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创造奇迹。

六、性格主宰命运。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中有“推进每月一事”活动,每月一事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主宰命运。《富兰克林自传》一书影响了很多人,富兰克林从一个印刷所的学徒成长为一个政治家、物理学家、作家、社会活动家、美国的开国元勋,靠的就是他在“反思—改进”中养成的一身好习惯,好习惯造就了好性格。有了好性格,不仅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还影响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七、特色就是卓越。在运城南风学校,我们主张“底线之上,自由创造”的原则。所谓底线有多层含义,对于学生而言,具体表现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为底线,一方面是学业底线。在学业底线上,要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达到及格线以上。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其它丰富的校本课程。学生自己选择的校本课程,经过长久的学习,就塑造了每个学生的特色。另外,必须在丰富的艺体课程中各选一门作为自己刻苦训练,完成高标准考核才能过关的项目,并成为自己拿得出手的技艺,形成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卓越,就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在。

八、理想创造辉煌。新教育实验的四大价值观之一就是理想主义,理想主义在我们的现实语境中,是一个贬义词,几乎等同于空想。这表明在现实中,理想主义的稀缺性。理想是方向,是动力,是激情。有了理想,才能坚持,坚持才能有持续的收获。有了理想,才有动力,才能克服一个个困难。有了理想,才能将热情转化为激情,才不会被种种挫折所浇灭。新教育实验坚持二十多年,是对理想主义的最好证明。

九、爱心产生奇迹。相信、欣赏的前提是爱,理想主义来源于爱。从教育的角度,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唯有热爱,才能成为卓越教师。一方面是对学生的爱,爱可以改变我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可以感染学生对学科的热爱,从而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

新教育实验的九个定律——态度决定一切,爱心产生奇迹
朱永新:以减法思维,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的教育生活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的加法太多

图片

八、十大行动

新教育实验的学理之七大学理之一就是行动哲学,相信只有行动,就会有收获。行动也是破解分数与素养难题的抓手,人人都知道素养好,只要分数的偏颇,但没有抓手,只能回到对分数的片面追求。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分别是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十大行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环境塑造,从家校共育、数码社会,到书香校园、完美教室,最终落到理想课堂,都是给学生营造一个便于学生成长的学习环境。家校共育、数码社会是外部环境营造,书香校园、完美教室是内部环境建设,理想课堂是所有环境建设的聚焦点,它们共同构成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环境基础。家校共育,可以有效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营造立体环境。数码社区,打破校园围墙的限制,联通世界,引进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融入未来世界铺平道路。

如果说家校共育与数码社区是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那么书香校园,则是内部大环境的构建。“唯有书香能致远”,阅读素养是学生走向未来的最核心素养。南风学校有一套完整的阅读课程体系,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每天要读三个绘本,在教室由教室带着共读一本,在宿舍午休时自读一本,晚上回到家里亲子共读一本。到了二年级是长文挑战,一个几千字的童话,每天坚持阅读。三年级开始阅读桥梁书,插图减少,字数增加。四年级进行千万字挑战,每个学生一个学年要完成一千万字的阅读量。五六年级开始广普阅读,涉及政史地物化生等各学科简单的科普书,为学生建立丰富的知识背景。七八年级开始阅读跑班,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阅读倾向,选择一个领域跟着导师共读,啃读一个领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进入高中,开始综合性研究性阅读,选定一个主题,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论文和书籍进行阅读,撰写研究性论文。除了课程,南风学校还有各种阅读活动,如每年的读书节,每周的读书推荐。当然,还有经费支持,每个班每个学期都有购书经费,用来补充班级书库。建立班级书库,就是为了让书籍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阅读是完美教室最重要的指标,完美教室的核心是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班名、班旗、班徽、班歌、班级愿景、班规、班级组织系统。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安全与自由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师生共读共写,共同成长,彼此支持又互不干涉。一个班名往往会跟着班主任好多年,三年,六年,一届又一届,甚至整个职业生涯。一个班名蕴含着一个班主任的教育理想、愿景、生命体验与成长历程,也蕴含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记忆。

在前面由大到小环境的层层熏染下,教育的聚光灯就打在了课堂上。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日常场景,于是构筑理想课堂,就成了必然。在新教育实验的课堂上,课堂是开放的,师生关系是润泽的,态度是积极投入的,学生的行为是训练有素的,学习方式是独立自主且合作的,师生就一个主题展开探讨,在多元对话中达成临时性共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同行者,引领者,帮助者,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朋友。

第二类是组织学习活动,从聆听窗外声音,到推进每月一事,再到培养卓越口才和师生共写随笔,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成长。聆听窗外声音是为学校生活引入活水,丰富认知世界;推进每月一事是通过习惯改变性格,为幸福人生奠基;卓越口才,是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事务的必备能力;师生共写随笔,则是师生交流的最佳方式,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最佳渠道,是共同生活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开辟了多种渠道,搭建了多彩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巅峰时刻,感悟人生真谛。

最后一类是学习内容,即研发卓越课程,无论是环境塑造,还是组织活动,都需要课程化。只有课程化,才能使无形的环境得以显现,让丰富的活动可以操作,让实施过程可评估。唯有借助课程化,其它九大行动才能落到实处。在南风学校,既有开班典礼、期末叙事、孔子诞辰日、立校日等仪式课程,又有小桥音乐会、少年演说家、童话剧、英语剧、艺术周、体育节等活动课程,还有智慧课程、身体课程、艺术课程、道德人格课程、游学实践课程等。所有的课程都承担着完成“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师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使命。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图片

九、结语

从一个使命到十大行动,新教育实验既有远大理想,又有实施路径;既有理论支撑,又有田野意识;既有环境建设,又有活动设置;几乎涵盖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九个关键词去理解新教育实验,脑海里一下子清楚多了。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就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了。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新教育实验的人学使命:培养“完整的人”

做最好的自己,未来因你而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五十讲)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图片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