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情的乡村岁月---换亲

 王浩然 2016-06-02
 

                      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农村人啥没有都行,没有后代不行。他们把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薪火相传视如生命。

    传宗接代,婚姻是基础。在农村,一个男人能不能娶到媳妇,除了人个能力外,与家庭富足不富足,人缘好不好,相貌俊不俊,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有钱、人缘好的人家,娶媳妇不但不愁,还要挑三捡四。家庭贫困,长相丑陋、名声不好的人家,很难称心如意地娶了媳妇,常常为娶不到媳妇而发愁。

    农村人有农村人的办法,在娶妇上生出了许多新点子。大致有三种:一种男人破钱摔,就是借钱娶媳妇,婚后还债; 一种男人“三家转”,就是用自己的闺女为儿子换媳妇,张家的闺女嫁李家,李家的闺女嫁王家,王家的闺女再嫁张家,一家出一个闺女换一个媳妇,农村人称为“转亲”; 再一种就是本文所说的“换亲”,换亲更直接些,赵家的闺女嫁钱家做媳妇,钱家的闺女嫁赵家做媳妇。这三类婚姻,大都是人穷志短,出于无奈。

   破钱摔也好,转换亲也好,大都没有什么好结局,因为没有感情,要么吵吵闹闹过一生,要么离家出走,要么离婚,有的甚至自杀。美好的姻缘,皆因畸形的婚姻,生出无端的是非,制造了一幕幕人间悲剧。

   大概是1980年前后吧,家乡曾经出现了一起因换亲引起的闹剧,周黑子刚娶进门的新媳妇,当晚突然失踪。

    周黑子换亲,是他爹作的主。要说周黑子家在村子里还算是中上等家庭,他爹给他换媳妇,是因为周黑子黑,一黑三分丑,说了几个媳妇,人家一相看,回家就吹了。周黑子他爹周老黑怕儿子娶不来媳妇,就打算用闺女换。

   换亲媒好说,媒人一说就成,是邻村朱家。朱家儿女都不难看,周黑子他姐去朱家一看,小伙子长的一表人材,没说二话,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是朱家太穷,不过,朱家要是不穷,也不会换亲。可朱家闺女相看周黑子时,立马就傻了眼,周黑子太黑了,黑得刺眼。朱家闺女白,周家小伙黑,两相对比,天壤之别。朱家姑娘回去后,死活不愿意。村子里见过朱家闺女的人都说,这闺女,不是周黑子的人。就连周黑子自己也觉得,朱家闺女嫁给他,那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本来想着没戏了,突然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媒人捎话说,朱家父母做通了闺女的工作,朱家闺女回心转意,答应了这门婚事。媒人说:“朱家说自己闺女年龄小,到20岁结婚,让周家等二年。周家姐姐大,先嫁过来。”周家当然没话说,闺女大的先嫁,闺女小的后嫁,也在情理之中。再说,像换亲这类婚姻,只要一家嫁,另一方就永不悔婚,在农村,也中约定成俗的事。

    周家闺女嫁过去后,日子虽说清苦些,但夫妻两人你恩我爱,两情相悦,还生了个女儿,生活的顺顺溜溜。谁也没想到,周家等了两年,好不容易将媳妇娶进家门,朱家闺女却来了个前脚进门,后脚走人,洞房未进,新郎还没沾边,新娘就失踪了。落了个竹篮子打水,空欢喜一场。

    闺女嫁了,换来的媳妇跑了,周家亏大了。周家当然不干,就去朱家要人,朱家闺女逃婚,他们事先也不知情,但毕竟闺女跑了,有点理亏,就答应周家一定把闺女找回来。找了几个月,也没见闺女的影子。周见找人无望,就把自己的闺女叫回来,要与朱家一刀两断。

    好不容易娶个媳妇,眼看着就要鸡飞蛋打,朱家慌了神,找来媒人说合,一年内找不回闺女,朱家倾家荡产也要出钱为周家娶媳妇,这也是农村所说的“不见人就见钱,不能亏了一方”。

    事情很快就有了眉目,朱家闺女跟本村一个叫张月明的小伙子私奔了。朱家去张家要人,张家不给,但张家态度很明朗,要人不行,但可以给周家补偿,让周家另娶。

    周黑子虽然觉得有点窝囊,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周黑子最终是结婚了,3000元钱让新娘子娘家十分满意,半年内就完成了提亲、定亲、结婚的全部程序。新娘子当然没有朱家姑娘漂亮,但两人看上去很般配,谁也不嫌弃谁,日子过得称心如意。

    周黑子换亲事件以后,家乡那一带就很少有人换亲,并不是从周黑子身上吸取了教训,而是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渐渐富了,有了钱粮,当然就没有人愿意换亲。到了1990年后,农村换亲现象基本上已经绝迹。毕竟,一个贫困落后的时代过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