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阅读】“体验”视角下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郑公书馆298 2016-06-02

本文转自《设计》杂志。《设计》杂志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沟通设计界和产业界的迫切需求,展示全球设计精英和设计教育界的新思维和新作品,促进社会公众设计意识的提升,并将作为中国设计的专业媒体代表,参与国际设计交流,推广中国设计之国际影响。


“体验”视角下

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 饶倩倩 许开强 李 敏



摘要

近年故宫博物馆花式卖萌系列的文创产品引起了惊人的销售热潮,针对这一现象, 本文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做出了新思考。在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注重体验的趋势下,本文欲从“体验”的视角审视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在产品的体验设计、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理论研究基础上,探索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新模式——体验设计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以期为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提供更系统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体验设计 文创产品 设计与开发


 21世纪,整个社会迎来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物质需求升级为情感诉求和精神诉求,因此提升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体验价值成为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体验经济刺激了体验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基于体验的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将迎来新契机。


1

绪 论


1.1论题来源

伴随着各大文博创意体验园、旅游文化体验产业的兴起,体验经济迎来文化体验产业的发展热潮,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趋势。近两年,印有清朝康熙皇帝真迹复制品的“朕知道了”纸胶带等一系列文创萌物引发市场热潮,这些现象引发了我们思考当今社会的“消费文化”,一件消费品可区分为实用功能类和无用功能类,一件物品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类。[1]文化产品除了充分认识文化内涵(无实际功能)表达外,应该合理地添加相应的实际功能,才能让消费者在充分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知文化。当今的产品创新设计经历了从追随功能——追随形式——形式追随情感——追随体验的演变过程, 基于大众越来越注重产品体验的生活习惯,将体验设计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重视体验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载体)中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1.2 论题创新点

理论切入点:分别对文化层级、用户体验层级进行理论研究,发现映射关系。


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从层面的角度来看,可包括物质文化层面、社群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三个层面。用户体验层级理论主要来源于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级,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需求组成的层级刚好符合人们从本能层面(感觉需求)-行为层面(交互需求)-情感层面(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与情节、品牌、用户追求的个性)的一个发展规律。


如图表1所示,将两大理论层级对比,不难发现文化层级、用户体验层级存在某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下文主要围绕多层级体验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图表1 理论创新联系图 图表来源:笔者自制


2

体验”视角下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


体验设计是主张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并以用户体验为设计目标,坚持用户为中心的一种行为方式设计。文创产品的体验设计强调文创产品在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均考虑用户的体验,更重要的是用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方法将文化内容创意的表达体现在产品上,这样才能创造出让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文创产品,并享受产品背后的文化精神内涵。


2.1 概念生成阶段:文创产品的文化-文化载体-用户的定位分析

人-产品-文化,这三个主体诠释了人体验文化的过程。人是复杂的群体,产品种类繁多,文化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只有准确定位这三个主体,文创产品才能准确、高效地将文化传达给用户。


文化的定位前提是建立在对文化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涉及文化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社会背景等。文化的定位决定文创产品要表现的文化,是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文化载体即物品,指的是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形象所要融入的物品形态,一般包括收藏礼品、文化用品、玩具等。文创产品的受众即消费群体,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对同一种文化的理解不同,从而对文化消费的偏好也不一样。


2.2 产品设计阶段:文创产品的本体体验元素分析

人与文创产品本体产生体验实际上就是人(用户)与文创产品的形态、功能、色彩、材质、纹理等元素发生关系,从而产生丰富的体验。形态与色彩会给人视觉的第一冲击感,功能给人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操作体验,材质与纹理给人更多的是触觉上的体验。这些元素形成的感官体验结合用户所拥有的丰富生活经验、不同生活方式一定会形成深层次的心理感受和文化感知。如图1从左到右所示,①陶瓷+木材材质组合,②飞利浦的自然唤醒灯将光、声音应用到产品表达,③汉堡包的味觉、嗅觉冲击感,均体现文创产品中五感官元素的应用。


2.3 文创产品商品化阶段:文化创意的品牌体验

品牌体验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强势的品牌标签会让人产生丰富的品牌联想和个性化的优越感。文化创意形成品牌效应,需要定位明确、个性化、系列化的产品输出。日本著名文化创意品牌——无印良品,从品牌自身的定位、输出的产品、产品展示等都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文化体验。


3

体验设计在文创产品中的具体应用


3.1 文创产品的体验层级分析及设计方法

根据用户的体验需求层级可分为本能层、行为层、情感反思层,文创产品同样可以通过这几个体验层级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传承文化。


3.1.1 文创产品本能层级的体验设计

本能层次的体验设计原理源于人类本能,即由于人的生活经验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下意识的反映,存在于意识和思维形成前。人类对外界的本能感知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形态、色彩、表面纹理及质感等,这个层级是实体物质层,是有形的、直观可触的。


基于文创产品的本能层级主要是注重文化的物质特色表达,可用具象转化的方法将传统文物的造型、装饰纹样等直接通过工艺和技术表现在现代产品上。这类文创产品比较适合博物馆文物、旅游观光纪念品等。


3.1.2 文创产品行为层级的体验设计

行为层级的体验设计主要是源于人的生活方式、人使用产品的方式、中间过程等,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完全性等。在文化中, 对应的仪式风俗层面,比如民族祭典行为、宗教信仰行为等。例如,2008 年红点奖作品“上上签”就是将生活用品——牙签结合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用符合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产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赋予产品行为层级的新体验。


3.1.3 文创产品情感反思层级的体验设计

情感反思层又称精神层、心理层,它是在人看到产品第一印象和产生使用感受后而产生的一种使用感受的反思、产品价值的衡量,对应产品的意识形态层面。对文创产品而言,反思层可包括产品的故事性、产品情感、产品文化特质,注重产品的内部意涵和文化意义等。这类产品主要通过故事情境法、比喻的手法通过产品传递文化内涵。如图3无印良品CD机。


3.2 文创产品的体验设计原则

3.2.1 强化产品文化主题,提高文化识别度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明确主题即明确定位文化概念、文化载体以及文创产品的受众,在此基础上展开设计,从而在产品上准确、有效地传达文化内涵。后期可以展开系列化家族产品设计,用不同形态表达统一的文化理念,如今年文创热潮中的故宫娃娃系列就是用不同的元素、相同的材质和手法表达、强化故宫这一主题文化。当然,在产品的后期展示过程中将购物环境打造与产品文化一致的主题,从而增强了产品文化的整体体验感。


3.2.2多感官参与唤起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是人们生活方式、精神观念的积累,存在内心深处。产品信息是感官先感知,形成最初感觉,接着在使用产品、与产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某种认知行为,最后基于认知行为的情绪反馈便是用户对产品的主观认知即情感了。从宏观角度讲,多感参与能激发人深层次的心理体验, 长期积累便是一种文化印象及文化记忆了。多感官体验是最有效、最直接刺激用户产生美的兴奋感,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图1 五感官元素的文化内涵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