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对药,1对穴,国医大师这样治产后缺乳

 医道无涯 2016-06-02

1对药,1对穴,国医大师这样治产后缺乳

乳少,又称为缺乳,是指产后产妇乳汁分泌过少或者无乳汁分泌,不能满足婴儿的饮食需求。由于现在女性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乳少成为了产妇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网上有很多催乳的方法,甚至催生了催乳师这一独具特色的职业,但其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些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催乳的妙招。

对药:路路通、王不留行

这里介绍一对常用的对药,即路路通、王不留行。路路通味苦,性平,《纲目拾遗》载:“通行十二经。”功专祛风通络、行气活血,利水除湿。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入肝、胃经,《本草纲目》谓其:“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得配本草》记载: “壬不留行甘苦平,入心肝二经血分”,本品苦泻宣通,入血分通利血脉,行而不止,走而不守,故有活血通脉之功,二药伍用,共奏化瘀通乳之功。这对药可以平时用于煎汤服用,路路通用10g,王不留行用10g。

对穴:乳根、少泽

1对药,1对穴,国医大师这样治产后缺乳乳根:正坐或仰卧,于乳头直下,当第五肋间隙中点取穴。

1对药,1对穴,国医大师这样治产后缺乳少泽:微握拳,掌心向下,伸小指,于小指爪甲尺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线,两线相交处取穴。

针对乳少,我们常常采用乳根配伍少泽这组对穴。乳根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居于乳房根部,有宣通乳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少泽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为本经脉气所出,为井金穴,有清心火,散郁热,通经活络,开窍通乳之效。乳根为病所取穴,少泽为循经远道配穴。二穴伍用,一远一近,通经活络,散瘀消肿,增加乳汁益彰。

乳根——少泽伍用,用于治疗妇人产后乳汁不足诸症。但乳少一证,详审病情,而有虚实之分。

实证表现为产后乳汁少、浓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胀硬疼痛,同时伴有胸胁胀满,情志抑郁等。根据临床体会,乳根、少泽合用,以治实证者为宜。并常与膻中穴伍用,以增强调气散瘀之功,可针刺或按摩。

虚证多见产后哺乳时乳汁不足,甚或全无。乳房无胀感而柔软,乳汁量少清稀。同时伴有面色无华,神疲倦怠,进食量少等。症属虚证者,乳根、膻中重用灸法,亦可与足三里、三阴交参合,用以调和脾胃,益气生血,增加乳汁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