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堂赵明书法篆刻课徒散论(50)

 薰然堂主人 2016-06-02

◆线条可以有起伏,但以不伤韵为底线。全玩刀,不行;全玩笔,也不行。刀笔结合才行。正、反、合的理解,可以;阴阳平衡协调的理解,也可以。因为是同理。

◆忠实的临摹容易得到原印的规模,如果继续深入思考,对原印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作出些总结,会事半功倍的。

◆再牛叉的印刷都不如印花真迹。原因就是,印泥打的印花是有层次过渡的,尽管这个层次过渡有时并不太明显。写意印风尤其比较在意层次的表达,因为它的存在会涉及到印面的阴阳虚实对比变化。上等印泥+上等连史纸+玻璃板+作者钤印经验=艺术真实的印花。

◆做印其实就是增加厚度!这个厚度可以是局部的细节,也可以是全局的烘染。技法为审美主旨服务!

◆临摹的基础是要将每根线条清理还原出来,并赋予它现在一定的美学意义。你的临摹可以将线条再梳理一遍,将原印的温润,柔中带刚的味道表现出来。

◆临摹的着眼点宜从大局出发,首先抓住章法大的特点,尤其是原印的空白是怎样安排的?其合理性?荒率处是否有现代审美意义?然后,再推敲线条特点。什么样的工具就有什么样的线形特征。我们现在的技法怎样的去再现,去表现?包括荒率处、残缺处的再现和表现。

◆篆法一是要下功夫,二是要有辨别能力,三是要有全局组合能力意识。技法要培养综合能力,不是一招,而是多种技法的熟习和运用。如果担心考虑的很多,会丧失天趣,只能说明我们掌握天趣的火候还没有成熟。粗头乱服的深处往往都是殚精竭虑的付出!要知豪放在精微。

◆对齐或者不对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审美判断。即使在齐与不齐中,也是应该有各种可能的形态变化的。你需要更多的关注这个实际问题,直线、竖线之间的对立、连接、碰撞等,多分析经典作品,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

◆一再提醒大家,篆刻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把印泥考虑进去。在印泥钤纸的作用下,朱文印的线条会变粗,白文印的线条会变细。这个线条的误差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印而异、因印泥而异、因纸张而异。

◆简单的理解话,刀和笔是变化的两端,最好是不要各执一端。刀法的爽利要和书写的笔意结合起来,刚柔相济,阴阳协调才好。

◆从篆书到篆法,印外文字入印一定要经过印化加工,其火候一是自己掌握,二是要经过大家的审美检验。对你的探索,没有什么不好,我是支持态度的。只是提醒你一下,要结合得好需要深思。

◆章法重在勾搭,但要勾搭得有趣,让人接受,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你的篆法来源属于自己的信手拈来,优势是比较鲜活,缺点是少些蕴藉,少了些学术厚度。如你喜欢这路篆法,建议你写写《中国砖瓦文字大字典》,里面的许多文字形态可以直接移来入印的。

◆你的感觉很好,有自己的艺术理解。你现在篆刻创作,短板的是你的篆法较为薄弱。宜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写,一是刻。写字典,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细腻地感受它的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刻是为了把纸上的笔墨关系转化为和石头联系在一起的刀笔关系。坚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一定的练习量!

◆要把线条向笔画方向靠拢,不然,你刻的时候会没有参照依靠。如“墨”字中间可以刻成点,如吴昌硕的“墨”字,不能刻成你现在这样的牙齿状的。记住,刀法的背后必须要有笔墨的支撑。

◆要抓住秦印的线形特点来创作,努力做到有板有眼。先求象,后再求个性。什么是秦印的线形特点呢?大的方面,就是圆,圆起圆收;小的细节,在圆起圆收中也掺杂着粗细变化的。怎样感悟秦印的圆起圆收的线形特点呢?最好最捷径的方法就是写秦诏版。等写的有些熟练了,可以试着用秦诏版的字来组合入印。这就是从篆法到章法的练习了。你现在的创作,线形距离比较大,不是秦印那个味了。所以,需要你静下心来,从源头开始研究起。不怕慢,就怕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