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你学习腹部解剖(一)

 易木9601 2016-06-03


一位合格的外科医生,首先要对人体的结构了然于胸。


来源:Grant 解剖学操作指南(第十五版)图书

作者:Patrick W.Tank

主译:欧阳钧


腹部为躯干的一部分,位于胸部和盆部之间。腹腔借膈肌与胸腔分隔,并与盆腔相连。腹腔脏器并非左右对称,因此需要留意,用“右”和“左”来命名时是指标本解剖位置下的右侧和左侧。


表面解剖


尸体组织经固定后结构致密与骨性标志较难区分。将尸体置于仰卧位,并尝试触及以下结构(图1)


图1  腹部表面解剖


腹部的解剖术语有助于临床描述。四分法和九分法是常用的分区方式。四分法经脐平面和正中矢状面划分腹部(图2)。四分法适用于一般描述,在本解剖指南中用于描述器官的位置。九分法的划分是基于左、右锁骨中线,肋下平面和髂结节间平面(图3)。临床上可利用九分法进行更具体的描述。


图2  腹部的四个分区


图3  腹部的九个分区


腹前外侧壁浅筋膜


解剖概述


腹腔脏器受腹前外侧壁保护。构成腹前外侧壁的各层结构见图4。该部位浅筋膜较特殊,其浅层为脂肪层,称Camper筋膜,深层的膜性层称Scarpa筋膜。膜性层附着于大腿的阔筋膜,并与会阴部筋膜相延续。


图4  腹前壁的层次


解剖指导


皮肤切口


1.参见图5。


2.自剑胸结合(C)沿正中线做切口,环绕脐至耻骨联合(E)。


3.自剑突(C)沿肋缘做切口至腋中线(V)。若胸部已解剖,此切口已完成。


4.自耻骨嵴下3 cm(E)起,沿腹股沟韧带下3 cm横切至髂前上棘下3 cm,向后沿髂嵴下3 cm切至腋中线(F)。


5.自V至F点沿腋中线做垂直皮肤切口。


6.自脐至腋中线做一横行皮肤切口。


7.由中间向外侧剥离皮肤,沿腋中线切除皮肤,放入组织盒。


浅筋膜


1.于中线旁开7.5cm处用探针撕裂浅筋膜(图6)。腹壁浅动、静脉位于此区域内,不必费力寻找。


2.向下解剖浅筋膜至腹外斜肌腱膜。于切口内侧面,用手指将浅筋膜与腹外斜肌腱膜分离(图6,箭头1)。观察深面含脂肪较少的纤维结缔组织(Scarpa筋膜),并与Camper筋膜对比。


 图5  皮肤切口


图6  移除腹部浅筋膜


3.寻找在中线旁开2~3 cm处进入浅筋膜的前皮支神经。修洁一根皮神经。这些皮神经为肋间神经(T7~T11)、肋下神经(T12)、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L1)的前皮支。查阅有关皮神经节段性分布图,并注意以下几点。


·T6分布于剑突处皮肤。


·T10分布于脐部的皮肤。


·T12分布于耻骨联合以上的皮肤。


·L1分布于耻骨联合部位皮肤。


4.沿切口外侧,用手指分离浅筋膜与腹外斜肌(图6, 箭头2)。于腋中线附近, 寻找进入浅筋膜的外侧皮神经。外侧皮神经是肋间神经或肋下神经的分支。可修洁一根外侧皮神经的分支。


5. 向下剔除浅筋膜,暴露腹外斜肌下缘(距大腿近端约2.5cm)。


6. 自中线、腋中线、大腿近端剥离浅筋膜,置于组织盒内。


临床意义


腹壁浅静脉


腹壁浅静脉与胸外侧静脉在浅筋膜内吻合,构成股静脉和腋静脉之间重要的侧支通路。下腔静脉或肝门静脉梗阻的患者,可能出现腹壁浅静脉曲张,脐周可见海蛇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