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阑尾炎?别着急“切”!针药并用有良效!

 山东中医竹林 2016-06-03

阑尾炎?别着急“切”!针药并用有良效!

2016-06-03 陈腾飞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阑尾炎,相信您在生活中听说过吧!阑尾就像胆囊,虽然都很娇小,但都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阑尾炎面前,很多人的选择都是一刀“切”,但这势必会破坏身体的完整性,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解除阑尾炎的苦痛,还能留住阑尾?中医针药并用有良效,快来一起瞧!


20101118日接到患者电话,诉其方从医院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刻下腹痛。因无法面诊,建议先接受医院治疗一日,第二日再为之治疗。并令之速买薏米、赤小豆煮汤,勿煮太烂,渴则饮汤,饿则食米。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必须保持大便通畅。

20101119日,至患者住处是下午5点。患者已输液两次。因及时治疗,症状已略有缓解,谈笑自如,活动亦可。右肢屈伸自如,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问发病前有暴食辛辣史。患者诉1118日晚躺下觉腹部稍胀,半夜即觉腹部不舒,第二日则能明显感知痛处了。患者一系列症状完全符合阑尾炎初期的表现。

诊右脉滑而有力,略数,左脉滑,按取关尺见涩。舌红而暗,苔薄偏少,色微黄。问其口苦,口干渴,欲饮冷。下午3点排溏便一次,无肛门灼热,亦无明显臭秽,小便黄。

四诊之中,唯左脉涩象难明。问而知其月经将至,或许有关。先为之针刺,配以大黄牡丹汤治法之思路。先针双阑尾穴(左侧压痛明显)以代大黄、芒硝之解毒通便,再针右三阴交以代丹皮、桃仁之活血化瘀,次针右阴陵泉及太冲,以代冬瓜子之行气化湿排脓。共计五针,皆用泻法。

患者素来针感好,故稍稍行针,诸多穴位之针感即可上传入腹部。此时再诊其脉,滑象已去大半。留针40分钟。

留针期间乃思处方之法。由大便及舌苔可知宿食积滞和湿象不明显,由食欲尚可及素来便秘,可知患者肠胃厚实。

由口苦口渴,饮水多,小便黄,知内热明显。症状已不急迫,大便已通一次,故用大黄牡丹汤去芒硝加味而成。

酒大黄(后下)10g,丹皮12g,桃仁10g,冬瓜子30g,芦根20g,黄连9g,当归6g,茯苓20g,红藤25g

大黄不用生者,是因刻下无需急下,微微保持通畅即可。加芦根是清热生津,又有排脓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用之总无坏处,且可使药甜一点。按理苔不腻,以不用黄连为妙,但其口苦明显,故用之。当归者,活血而性温,可起反佐效应,并且症状不急迫,用之也有扶正以祛邪的考虑。茯苓甘淡,首先可固护脾胃,其次又能利水湿,给邪气以出路。红藤是治疗肠痈的特效药,即大血藤,《中药学》中有记载,但未留意。此时用之是得自余无言的医案,而余无言又得自杨栗山之《寒温条辨》,用之治肠痈至少一两,但觉得症状不急,用25g亦足以起效。

起针后再次压麦氏点,疼痛较前缓解。

患者于20日中午才买到药。服药前先诊其脉并针刺治疗。双脉不如昨日之滑而有力,右脉之涩象亦消,可知病势稍衰。唯右脉寸部弦,思而不得其解,后来想到患者有轻微发热的症状,自觉像感冒,或许感受微风使然。一路行走时腹部阑尾处仍不舒服。口渴稍减,其余依旧,未再排便,但有排便之意。

针刺取双阑尾穴、右阴陵泉穴、右丰隆穴、左三阴交穴、左太冲穴,计六针。用丰隆者,防止邪气入络而成慢性疾患,尚有化浊之效。针感亦佳,能逼近腹部,患者尚觉阑尾处有针感持续片刻,不知是何穴之针感上传。诸穴皆用泻法,三阴交施泻法后又行小幅度、高频率之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针刺后脉象隐约有些变弱,极不明显。

告之中药煎服法,若泻下次数多,大黄不必后下。前四剂日服一剂,后三剂隔日一服,每服空腹最好。此服法欲求彻底治愈,不使其转为慢性病而时时发作。服药一剂后,大便通畅,月经亦按期而至,腹部疼痛好转,七剂药服完则完全康复。

急性阑尾炎古称肠痈,诸家治法不同。陈士铎《洞天奥旨》有清肠汤,效果不亚于此方。赵守真先生曾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次以大黄牡丹汤调治。余无言先生用大剂红藤合大黄牡丹汤治疗。方慎庵则用针刺,取归来、气海、足三里等穴,治疗一次即可伸腿,下地行走,治疗三次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