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基础知识—补气药

 panyunbo 2016-06-03

多味甘,性平或偏温。主入脾、胃、肺经。具有补脾气,益脾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肺气虚证。因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故脾气虚则精神倦怠、食欲不振、肚腹胀满、粪便泄泻等;肺主一身之气,脾气虚则气短气少,动则气喘,自汗无力等。以上诸证多用补气药。又因气为血帅,气旺可以生血,故补气药又常用于血虚病证。

1、 党参 甘、平,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生津。本品为常用的补气药,用于久病气虚、倦怠无力、肺虚喘促、脾虚泄泻等,常配白术—茯苓、炙甘草等(四君子汤);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常配黄芪—白术、升麻等(补中益气汤);用于津伤口渴、肺虚气短,常配麦冬、五味子、生地等。反藜芦。

2、 黄芪 甘,微温。入脾、肺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水退肿。本品为重要的补气药,适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气短、泄泻等,常配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等;对气虚下陷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等,常配党参、柴胡—升麻等(补中益气汤);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用黄芪—升麻跟、黄芪—浮小麦、牡蛎等;用于表虚易感风寒等,可配防风、白术;补益元气而托毒,多用于气血不足,疮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口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适用于气虚脾弱、尿不利、水湿停滞而成的水肿,常配防己、白术。阴虚火盛、邪热实证不宜用。

3、 甘草 甘、平,入十二经。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和药性,本品炙用则性微温,善于补脾胃,益心气。治脾胃虚弱证,用白术—甘草,配党参—茯苓等(四君子汤);清热解毒,用于疮痈肿痛,常配金银花、连翘等;治咽喉肿痛,可配桔梗、牛蒡子等;润肺止咳,治咳嗽喘息等,常配化痰止咳药,肺寒咳喘或肺热咳嗽均可应用;缓和药性,调和诸药,许多处方常配伍本品。湿盛中满者不宜用。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

4、 山药 甘、平。入脾、肺、肾经。健脾胃,益肺肾。本品性平不燥,作用和缓,为平补脾胃之药,不论脾阳虚或胃阴亏,皆可应用;益肺气,养肺阴,用于肺虚久咳,可配沙参、麦冬、五味子等;补益肾气,治肾虚滑精、尿频数等。

5、 白术 甘、苦,温。入脾、胃经。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本品为补脾益气的重要药物,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胀满、倦怠乏力等,常配党参、茯苓等(四君子汤);用于脾胃虚寒、肚腹冷痛、泄泻等,常配党参、干姜等(理中汤);健脾燥湿,利水,用于水湿内停或水湿外溢之水肿,用白术—茯苓,配泽泻等(五苓散);补气固表,用于表虚自汗,常配黄芪—浮小麦;治胎动不安,常配当归、白芍、黄芩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