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兽用中草药方剂与猪病防治应用(十二)

 寒江读舟 2020-01-22

二、古典方剂的应用

(十六)补益剂

1.补气

四君子汤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去皮)各15,甘草(炙)10

【用法】将上述药,加水600毫升,一起煮取200毫升,去渣,加入盐少许,候温灌服。

【主治】脾胃气虚证。各种家畜脾胃气虚,运化失司,食少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功用】益气健脾。

病机与方解】本方主治脾胃气虚。在正常情况下,脾胃同司运化,脾属阴,胃属阳,脾体湿而喜燥,其气以升为健,胃体燥而喜湿,其气以降为健。二者相互协调,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一升一降,互为制约,互相作用,共同完成饲料的消化和精微的吸收,供给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称为后天之本。后天旺盛,气血充足,则五脏受荫,畜体肥壮有力。若脾胃虚弱,胃不纳而气不降,脾不化而气不升,则百病丛生,故而出现食少便溏。脾胃气虚,不能摄取营养化生精微,营养周身,故脉细,四肢无力。气血不能充营于口,故口色淡白。根据《内经》“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方中以党参补中益气,健脾扶胃,为主药。白术健脾除湿,为辅药。脾虚易致湿,故用甘淡渗湿的茯苓利湿健脾为补中之泻药,使补而不腻滞,为佐药。炙甘草调中益脾,为使药,见表87。

87 四君子汤方解

党参

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白术

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

相伍,健脾祛湿之功更显

茯苓

甘淡,健脾渗湿

使

甘草

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注: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

应用

本方是治疗脾胃气虚的常用方,亦是补气剂的基本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均从此方衍化而来。以脾胃气虚,运化失司,食少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证治要点。

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可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兼肾阳虚者,加附子以温肾助阳。
  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均可用之。

参苓白术散

【组成】莲子肉(去皮)15,薏苡仁20,缩砂仁10,桔梗(炒,令深黄色)10,陈皮10,甘草(炒)10,白茯苓、党参、白术、山药各15,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12

【用法】将上述药,加水1 200毫升,加入大枣10个,一起煮取400毫升,去渣,加入盐少许,候温灌服。

【主治】各种家畜脾胃虚弱,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88 参苓白术散方解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益气健脾渗湿

山药、莲子肉

助党参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

白扁豆、薏苡仁

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

砂仁

醒脾和胃,行气化滞

陈皮

理气行滞

使

桔梗

宣肺利气,载药上行,以益肺气

诸药合用,补其中气,渗其湿浊,行其气滞,恢复脾胃受纳与健运之职,则诸症自除

【病机与方解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故肠鸣腹泻。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故形体虚羸,四肢无力。后天虚弱,气血无以生,血虚不能充营于口,故口色淡白。气虚,脉络乏动力,故脉细而弱。方中用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为主药。脾虚湿自内生,故用白扁豆和中化湿以补脾止泻,山药益气补中长肌强阴,莲肉补脾固肠而养胃止泻,苡仁利水渗湿而健脾止泻,为辅药。陈皮理气行滞,砂仁醒脾调中,二药伍之可助主药健脾,协辅药利湿,为佐药。桔梗能载药上行,宣通肺气, 通调水道,大枣补脾,共为使药,见表88。

应用

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临床运用除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 ,脉虚缓为证治要点。
  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祛寒止痛。
  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等脾虚夹湿者。

生脉散

【组成】党参15,麦门冬20,五味子20

【用法】将上述药,加长流水800毫升,一起煮取300毫升,去渣,候温灌服。

【主治】各种家畜暑热伤元气,阴津大耗,久咳肺虚,体倦自汗。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病机与方解《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凑凑是谓津。”汗为畜体津液之一,若暑天炎热,汗出过多,不仅耗津,气亦随之散失,而成气阴而伤之证。肺主气,汗为心液,实为伤肺气、伤心阴,故见久咳肺虚,体倦自汗,脉虚大无力。虚则宜补。方中党参甘温,温而不燥,补脾而生元气,元气足而肺气自足,津液自生,为主药。寸冬清热以养心阴,心阴足而脾胃健(火生土),气有化源,为辅药。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使药,见表89。

应用

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剂。阴津大耗,久咳肺虚,体倦自汗,舌红脉虚为证治要点。
  方中党参性味甘温,若属气阴不足,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本方也可治疗气津两伤的中暑证。

89 生脉散方解

党参

补肺益气以生津

二者合用,益气养阴之功益彰

麦门冬

养阴清热,润肺生津

五味子

敛肺止汗,生津止渴

本方配伍特点:生脉散主治气阴不足之证,用药虽仅三味,但一补养(党参)、一清润(麦冬)、一收敛(五味子),于是,气复津回,汗止阴存,气阴充于脉道,其脉可生可复

注意事项】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本方。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之时,方为适当。

玉屏风散

【组成】黄芪(蜜炙)20,防风、白术各15

【用法】将上述药,加水800毫升,一起煮取300毫升,去渣,候温灌服。

【主治】表虚自汗。症见各种家畜自汗恶风,体弱易患感冒症。

【功用】益气固表,祛风止汗。

病机与方解】家畜体瘦,卫气不固,腠理空疏,则自汗恶风。气虚抵抗力降低,故易感冒。虚则易补,故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实卫,固表止汗,为主药。肺虽主气,其气源于中焦,欲补肺当先补脾,故用白术健脾以充气血之源,为辅药。防风表散,以加快黄芪补气固表的步伐,为佐使药。但防风究属辛温发汗之品,不利于止汗,故与健脾实腠的白术同用,以达止汗之目的。本方属散中寓补,补中兼疏之良剂,能振奋卫气,固密腠理,恶风自汗皆除,见表90。

90 玉屏风散方解

黄芪

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

白术

健脾益气,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力

佐使

防风

走表祛风邪,合芪、术则扶正为主,以祛邪

应用

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自汗恶风外,舌淡脉虚为证治要点。

若自汗较重者,可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加强固表止汗之效。

对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因表阳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均可加减用之。

注意事项】若外感自汗,阴虚盗汗,不宜应用本方。

2.补血

四物汤 

【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药各15,川芎10

【用法】将上述药,加水600毫升,一起煮取200毫升,去渣,候温喂料前灌服。

【主治】营血虚滞证。各种家畜一切血虚,血滞,及母畜发情不正常,白带,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功用】补血活血。

【病机与方解本方是补血活血的基础方,很多补血调血的方剂,都从此方化裁而来。补气责于脾肺,补血责于肝肾。正如前人所说,本方为“肝经调血之专剂,非心经生血之主方。”方中用熟地入肾滋阴养血,为主药。白芍入肝敛阴益血,为辅药。二者为血中之血药。然熟地,白芍属纯阴之品,无丝毫流动之机,故加当归补血调血,行血中之气,为佐药。川芎善于走串,有行血祛瘀之能,兼制熟地、白芍之滞弊,为使药。二者属血中之气药。本方既补血,又行血,所以为血虚血滞之专剂,见表91。

91 四物汤方解

熟地

甘温以滋阴养血填精

白芍

养血柔肝和营

当归

补血养肝,和血调经

使

川芎

活血行气,调畅气血

四药配合,功能养血和血,可使营血调和,因此血虚者可用之以补血,血瘀者用之以行血,构成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调经之方剂。

应用

本方原治外伤瘀血作痛,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妇人诸疾。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以血虚,血滞,及母畜发情不正常,白带,舌淡,脉细弦或细涩为证治要点。
  本方多用于血虚而又血行不畅的病证。若兼气虚者,加党参、黄芪以补气生血;以瘀血为主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以温通血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流产者,加阿胶、艾叶,以止血安胎。
  对胎产疾病属营血虚滞者,均可应用。

注意事项

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脾胃阳虚不宜使用本方。
  主要用于治补血,故熟地量重。

归脾汤

【组成】白术10,茯神(去木)9,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10,党参10,木香(不见火)6,甘草(炙)5,当归5,远志(后两味从《内科摘要》补入)5,生姜5,大枣5个。

【用法】将上述药,加水1 000毫升,一起煮取500毫升,去渣,候温灌服。

【主治】

心脾气血两虚证。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脾不统血证。便血,舌淡,脉细者。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方解】本方主为劳伤心脾而设。家畜若劳累过度,必伤及气血。如出汗则伤心血,出力则耗肺气,脾为肺气之源泉,故又伤脾气。心血伤则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气伤则倦怠盗汗,食欲不振。脾虚统血失权,散出血久不愈。治则以补心脾为主。方中用党参补中益气,白术健脾摄血,黄芪补气升阳以固表实卫,甘草补脾益气以生心血,为主药。当归补血和血,龙眼肉养血补心,为辅药,茯神宁心安神,枣仁养肝宁心,远志利窍安神,为佐药。木香醒脾理气使补而不腻滞,生姜、大枣补脾开胃,为使药。诸药合用,气血双补,心脾同治,气旺能摄血,使血归经,血旺能养心,使心脾复常,诸证自愈,见表92。

92 归脾汤方解

党参、白术

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

黄芪

补气升阳,固表实卫

甘草

补气健脾,调和诸药

龙眼肉

既补脾气,又养心血

当归

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加补心养血之效

茯神、酸枣仁、远志

宁心安神

使

木香

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

生姜

调和脾胃,以资生化

大枣

应用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不足的常用方。以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证治要点。

用于便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若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常用于胃溃疡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属心脾气血两虚不统血者。

3.补阴

一贯煎

【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10,生地黄20,枸杞子10,川楝子5

【用法】将上述药,加水800毫升,一起煮取300毫升,去渣,候温灌服。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症见气滞不畅,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

【功用】滋阴疏肝。

病机与方解】本方主治肝肾阴虚之证。阴虚则生内热,故方中用生地滋阴清热,寸冬清热润燥,沙参滋阴生津,为主药。枸杞甘平纯补肝肾,旺水强骨,又协主药润燥生津,为辅药。当归补血活血,血足则肝肾自充,故能助枸杞旺水强骨,为佐药。肝肾亏虚,肝气易郁,故在大剂补养药中少加入川楝子,理气行滞,使补养无腻滞之弊,为使药,见表93。

93 一贯煎方解

生地黄(重用)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北沙参、麦冬

清热润燥、滋阴生津

当归身

益阴养血而柔肝,配合主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

枸杞子

川楝子(少量)

疏肝泄热,理气止痛

诸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则胸脘胁痛等症可解。

应用

本方是治疗阴虚气滞而致脘胁疼痛的代表方剂。以气滞不畅,咽干口燥,舌红少津为证治要点。

若大便秘结,加蒌仁;有虚热或汗多,加地骨皮;痰多,加贝母;舌红而干,阴亏过甚,加石斛;胁胀痛,按之硬,加鳖甲;烦热而渴,加知母、石膏;腹痛,加芍药、甘草;四肢痿软,加牛膝、薏苡仁;口苦燥,少加黄连。

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阴虚气滞者,均可加减治之。

    【注意事项】由于本方中滋腻之药较多,故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