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地三鲜的手 2016-06-03
  2016-05-19 小番茄 小番茄

  点击上方“小番茄” 可以订阅哦!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账号:biggerfanqie;

  来源:心在线

  

  

  

  

  糖友的心血管风险和死亡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友。已有临床研究证实,血糖波动对于评价糖尿病及非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一、糖尿病患者的额外风险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即使在正常范围内)与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

  2.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即使在非糖友中也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

  HbA1c水平与糖尿病发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有着密切联系。

  4.血糖波动

  在常用血糖指标外,血糖波动也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代谢异常指标。即使糖友平均血糖相同,血糖波动情况也可能完全不同。因血糖波动导致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引发了众多的临床关注。

  二、血糖波动

  1.定义

  血糖波动,又称血糖变异性、血糖漂移,是血糖水平在峰值与谷值之间震荡的非稳定状态,既包括1天之内的血糖变化,也包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比较显著的血糖变化。

  糖友一天血糖变化情况示意图

  2.评估

  (1)日内血糖波动

  评估指标包括血糖水平的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2)日间血糖波动

  评估指标包括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空腹血糖变异值。

  (3)餐后血糖波动

  评估指标包括平均进餐波动指数、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

  三、血糖波动的危害

  1.血糖波动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血糖波动是冠状动脉疾病(CAD)可靠的预测指标。研究表明,平均血糖波动幅度≥3.4mmol/L是CAD的独立危险因素,相比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作为预测CAD的无创指标更有价值。

  3.血糖波动增加急性心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4.空腹血糖变异值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正相关。

  5.2010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指出,糖化血红蛋白波动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有关。与血糖值高低一样,血糖变异性同样会影响糖尿病住院糖友的死亡风险。

  四、血糖波动增加心血管风险的机制

  1.血糖波动幅度与内皮功能紊乱相关。前臂血流量峰值和前臂血流速率与血浆葡萄糖峰值和餐后血糖波幅呈显著负相关。

  2.波动性高葡萄糖使凋亡相关基因异常,增加内皮细胞凋亡。

  3.血糖波动幅度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

  4.血糖波动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氧化应激增加更为明显。

  5.血糖波动促进脂质过氧化,降低抗氧化能力。

  6.血糖及其他代谢指标波动是导致心血管风险增加的机制

  五、改善血糖波动的方法

  高血糖和低血糖共同决定了血糖波动。餐后高血糖决定了血糖波动的最高值,低血糖可以引起应激性高血糖,其发生风险与血糖波动有关。那么,如何减少血糖波动呢?

  1.降低餐后高血糖

  (1)合理膳食,优化饮食结构。低糖负荷的饮食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相较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更大;同样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血糖调节受损者较血糖正常者的血糖波动幅度更大。

  (2)适当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3)加强血糖监测(如自我血糖监测、HbA1c、动态血糖监测等)。

  (4)优化药物选择,多种药物均可显著降低餐后血糖。

  2.减少低血糖发生

  (1)生活方式指导:少食多餐,避免剧烈运动。

  (2)制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3)规范血糖监测。

  (4)加强患者教育。

  (5)优化药物选择。

  六、小结

  1.糖友心血管及死亡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友。

  2.糖友额外的心血管风险来自于多个方面,血糖波动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3.因血糖波动诱发的氧化应激是内皮功能损伤以致靶器官损伤的重要原因。

  4.合理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有效改善血糖波动,有助于降低糖友的心血管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