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寻记忆中的徽州

 xindiandengshw 2016-06-03

        清早起来,拉开窗帘,新安江被一片浓雾笼罩。看一遍昨晚发的文章,发现一错误,将杜甫老先生的诗句“花径未曾缘客扫”写成“花径不缘为客扫”了。不说字意,即使从上下句对仗关系,也一眼就能发现这是个错误,但昨晚竟然未曾发现。看来乡村野史得改成乡村野叟——已不胜酒力了,几两白酒下去,思绪不再敏感。

        去小溪,王村是必经之路。我之所以和歙县南乡特别有缘,是因为我的高中就在王村中学。这是全南乡唯一的高中,那广大的山区,地域占半个县,有能力上高中的山乡子弟都集中在王村,成为我的同学。

        曾有几次,我从王村边上经过,但“近乡情更怯”,不敢越过新安江,去看一眼王村。我怕岁月冲刷,洗净了当年痕迹;怕时代洪流,裹挟来无尽的砖头、水泥,覆盖住宽阔的石板路,取代了时空无限延伸的老宅、旧街。

        虽然没有看到任何指示牌,但车过王村时,我还是从穿镇而过的道路认出了它,因为那条路每一个小小的弯势,从一个曲面到下一个曲面的间距,我太熟悉了,它受到江岸的限制,无法改变。除此以外,已没了当年任何痕迹:我住过的那幢道光年间的老宅——下雨屋顶就会漏水,用脸盆接着,叮叮当当;我常去吃小馄饨的那家小店……

       从屯溪去小溪,走的是江南岸。 游完小溪,去岩寺(现徽州区),得再过王村,来到新安江北岸。这是从上游方向看去,王村就在前方的拐弯处——

       这是王村对岸的浯村,大树下就是当年的渡口,高中期间,我每周要过2次:周日傍晚或周一早晨从家里到学校,周六下午从学校到家,单程步行十里——

        浯村、王村,隔江相望,前方为新安江下游方向,往烟村、雄村,直到深渡——

        站在富礼的江边看对岸的汉沙村,汉沙村的后面就是我上初中的学校,那时叫歙县篁墩公社五七中学——

        岩寺,是皖南事变后重组新四军军部的所在地——

        岩寺有个先生巷,但因岩寺已彻底变样,一直记不起在哪里了,在新四军军部旧址看到这唯一保留着的门楼,一个激灵:先生巷就在这里了——

       果然如此,先生巷就在边上,但早年的深宅大院都已不见了,只有这个门牌还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老巷子。“一个40年前的旧地,仅凭一个门楼就记起来了”——


        丰乐河从岩寺流过,沿着这条河,可进入一条幽深的丰乐河谷,这是其中的一个农家乐村——

       从岩寺,过潜口,前方有个岔路口,右拐就是去呈坎,直行就是 丰乐河谷,这是当年去黄山的必经之路,现徽州绿道的的文杨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