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捡漏”

 文山书院 2016-06-04

话说“捡漏”

2016-06-03 古玩收藏


孔德/文

    在古玩收藏界这个圈子里有很多行话,“捡漏”与“吃药”就是其中的一些行话。而当今,这两个行话在古玩收藏界使用频率最高,是最为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所谓“捡漏”,就是指捡了大便宜。比如你只花了一百元而买到了一件价值一千多元的东西,这算是捡了小漏;而你仅花了几百元或几千元就买到了价值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上千万元的东西,那就叫捡了大漏了。


    “捡漏”一词不知起源于何时,也不知它援引于何事何物,但它表达的意思很清楚。比方说吧,在一条大河里许多渔夫都在拦着河道用特制数目的网捕捞大魚,但还是有少数大魚从网与网间跑掉了,这就也叫漏掉了。而某一条漏掉的大鱼却在下游被钻进一张无意捕捞大鱼的渔夫网中,这渔夫喜出望外,这就叫捡漏。又比如农民在坡地种红薯,在采挖季节挖红薯时却把一窝大红薯因土掩埋而漏挖,后来有专门的人一遍一遍翻地,竟又挖出这窝大红薯,这也叫做捡漏。在古玩行里,捡漏就是指一些价值不菲的古董,因为卖主不懂行而廉价卖给了那些既识货又会砍价的玩家和古董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最容易发生捡漏的故事。这是因为,在那个特定时期,一是古玩市场赝品较少,二是媒体初步介入文物古玩市场,很多人不知道古玩收藏的价值和潜力,三是拍卖市场初步兴起,影响力影响面都不够大。在这个特定时期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一些持宝人无论他是商人还是家庭藏宝者,对自己手持的藏品只知是老货而不懂其身份和价值,这时就让那些既懂文物知识又了解市场价值的玩家捡漏多多。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这些情况都在快速改变,媒体对古玩市场炒作火爆,拍卖行如雨后春笋遍布天下,天价古玩不断刷新记录,老百姓都知道古董值钱,家中若有民国的大路货他也会觉得价值连城,收藏知识在社会上广为普及,全国各地城乡都有古玩城古玩店,在这样的一个形势转变后的时期,捡漏的几率大幅降低,简直到了可能性微乎其微的地步,相反“吃药”成是许多收藏爱好者的现实。


    在今天古玩市场的现状下,虽然捡漏在普遍情况下都成为不可能,但也绝非不可能。比如说,人们都知道明清官窑器现在价格很贵,但人们所认的官窑往往注重题款,而实际上明清官窑器还有一些无款器容易被人不识和忽略,若藏家在这方面独具慧眼,就有可能捡到大漏。其次,宋元时期的各大名窑现在价格偏低,而有些窑口还未被藏界普遍认识,这其中不乏精品,若能在这些方面储备知识增强实战力,就会有大的捡漏机会。再者,高古玉器目前由于赝品泛滥也使得真精之品价格大打折扣,这时出手收藏也是捡漏的大好时机。


    公允而言,捡漏与吃药这些事情,只要有市场存在,二者就是长期共存的。但是,捡漏的事情永远只会奉献给那些有雄厚知识积累、有干练的实战经识、对市场了如指掌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